还没骂得自己难过,突然有吃饱了百姓“扑通”跪倒在他面前,哭着喊道:“青天!”杨寄心里顿时慌了,丢下粥碗去扶那个跪的。没料到,这个人像起头似的,周围呼啦啦跟着跪倒了一片。老百姓要求并不高,谁对他们客客气气,谁不让他们饿肚子,谁看起来像个好人,他们就真心地喜欢谁。
杨寄扶起这个,跪倒那个,应接不暇。那些真挚的哭泣声,像是孩子好久没有见到娘亲。杨寄止不住鼻头发红,想着自己和桓越暗室之谋做下的混蛋事,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他不知扶面前这黑压压一片中的哪个才好,只好自己也一屈膝跪倒了:“杨寄我对不住大家!叫大家伙儿吃苦了!好日子会来的!会来的!”
好日子什么时候来,他并不知道,心里酸完,在没有烧掉的衙署里和衣而卧,乱糟糟睡了一夜觉。第二日,他们的探马传来消息:桓越从江边乘着战船,一路扶摇向西,江上关卡尚未建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逆流而上。再过几日听闻,桓越不费兵卒,便让上游的沿江的几座小城尽竖降幡,将建邺做团团包围之势。
时机应该也已差不多了。杨寄收拾心情,点数自己这方的残兵剩勇,又东拉西扯吆喝来一些渔船,浩浩荡荡回到了建邺。
和桓越所夺取的城池相比,杨寄攻打历阳,算得上是唯一的胜仗。虽然几千人输不到一半回来,但好歹把历阳这座要塞抢回到自己一方手中,且把桓越从历阳城里打跑了。皇甫道知虽然心里还是对杨寄毫无好感,但此刻危急,正是朝廷要对将帅之才,做出虚怀若谷姿态的时候,他含着微笑,在朝堂上代天行事,好好为杨寄摆了一顿庆功酒。
“可惜如今猛虎环伺,不能放开一饮。”皇甫道知冠冕堂皇地说,“杨校尉勇而有谋,指挥得当,打下这样的逆犄之战,真是国之大幸!不过,危急关头,实在不敢让杨校尉多饮了。我与太傅已经议定,下旨拜你为中领军,荡平桓越这个逆贼。”
杨寄愣了片刻,放下酒杯道:“慢来!我当中领军?陛下的旨意?我怎么有些没明白?陛下不是……”
皇甫道知微微笑道:“前头小皇帝被桓越挟持,只怕凶多吉少,听说已经被弑驾崩了。国家岂可一日无君?孤与太傅已经商议过,另立我庶长兄之子为新帝。陛下现在正在演习礼数,明日加冕礼成。刚刚孤说的,就是当今皇帝陛下的旨意了。”
啊哈!杨寄在心里好笑:原来立个傀儡皇帝分分钟的事啊!转瞬,他又觉得那个沾染了他“翁翁”一身血而不肯洗的白痴小皇帝,就这样什么都不是了,估计真的要“凶多吉少”了,也真是个可怜孩子。
皇甫道知说:“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也请杨校尉早做准备,不要耽于儿女私情,还是这两日就出发吧。”
妈的,这人小气得连他和阿圆团聚两日都不肯!杨寄现在有了底气,毫不客气说:“咱们老家的土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王要我卖命地打仗,我愿意的;但是,如今这么点人,去打这么多城,实力完全不对等,摆明了找死。我杨寄一个人死掉没啥大不了,大王也愿意把朝廷的中军也这么葬送掉?那到时候,桓越要入京,也没有人挡得了他了。”
皇甫道知脸色暗沉,颌角变得峻厉起来,他恶狠狠问:“那你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