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独立电影人>第十七章 制片人制度

编剧一般都是不跟组的,更何况前世的张耀也只能算是胁从编剧,所以几乎没有过进组学习的机会。

虽然现在已经拍了一部电影,也获得了很多褒奖,但他对自己的能力也心知肚明,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就跟之前导师讲的一样,学校里大部分知识都是纸上谈兵,跟实际操作还是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去应聘用人单位还要求有工作经验呢,就是这个道理。

换做关海飞的话,有《活埋》这样一部作品估计尾巴都已经翘上了天,而张耀心理年龄可比实际年龄大得多,前世已经经历得足够多了,不可能因为一点小成就就忘了自己姓什么。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一点他的心态还是放得很正的,现在有机会进入剧组心里也很是期待。

“我那朋友参与投资的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惊悚悬疑剧,影片预算超过一亿,请的也都是大牌明星,从班底到格局都是奔着大片去的。”

导师进一步的介绍情况,张耀听得却是有些愕然,问道:“老师,一个亿的投资确实不小了,这也能在中途掉链子?”

一般来说,投资越大就会越谨慎,前期工作肯定要做足,现在这样一部大制作居然中途出了问题,按理来说可不应该。

导师又喝了一口水,拧上水瓶盖子才道:“就是因为投资太大,所以我那朋友才火急火燎的到处寻求帮助,不然的话投入的钱就真的只能打水漂了。”

张耀点点头表示理解,影视圈里面电影拍到一半黄了例子并不少见,可能是因为早早的就烧完了预算没有钱再继续,也可能是演员、导演相关的原因,怎样都有可能。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砸进去的钱肯定是无法再收回来的,这比上映之后票房失败悲催多了,所以只要能有挽回的余地,谁也不会愿意摆烂。

“老师,你说是因为创作的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

既然要进组,基本情况还是要了解清楚的,也可以让自己避免往后发生同样的事情。

“嗨。”导师叹息一声,双手拄着办公桌道:“其实这个事情本身,也是他们操作上有问题,你最近要是关注过娱乐新闻应该就有所了解,外界早已经是传得满城风雨,都不看好这个作品了。”

张耀一惊,道:“老师,莫非你说的是笔记惊魂?”

娱乐新闻总是让人喜闻乐见的,更何况张耀还是行业中人,关注得要比别人更多一些,当然也了解影视圈的动态。

“原来你还真看过。没错,就是这个。”导师也点点头,道:“其实这个电影已经将近杀青了,可是制片人不满意原有的结局,所以僵持在了这里。”

张耀回忆一下之前看过的报道,道:“报纸上好像说是投资人和主创成员理念不合,已经闹掰了,所有主创就离组了的话,拍摄还真没法继续下去。”

“媒体总是听风就是雨,事实倒也没有那么夸张,不过原来的编剧团队已经离开倒是事实,洽谈几次之后都达不到制片人的要求,所以干脆直接清理了事。”

“还真是有钱任性啊。”张耀摇摇头无法理解这种行为。

关键时候将编剧团队赶走实在有够脑残的,这完全就是作死,如果对结局不满意的话拍摄之前就可以要求修改,改到大家都满意了再开机不是更好么?

事实上,大部分电影几乎也都是这样操作的,所以一部电影只是打磨剧本就会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深思熟虑之后才能避免往后掉链子。

少数一些大牌导演倒是无所谓,甚至都已经开拍了还没有剧本的牛人也存在,可前提是导演得镇得住场才行。

大牌导演不差投资,演员也唯他马首是瞻,整个剧组都围着他转,想怎么折腾都可以,没这个魄力还作那就是找死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想要掌握影片拍摄的话语权,都在学习好莱坞的模式,也就难免会发生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

导师也叹息了一声,然后道:“制片人的操作有问题是事实,不过剧本同样不容忽视,谁对谁错也很难说清,也没有那个必要去纠结这些。”

可能是对影视圈的现状不满,导师摇摇头,接着才又道:“张耀,活埋这个电影已经将你的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了,悬疑惊悚方面你剩过大部分人,所以我才推荐你过去。同时,我也一样希望你能多学习学习,假以时日,你肯定是最让我感到骄傲的学生。”

“谢谢老师,我会的。”

如果能够帮上忙解决剧组的困境,这个过程里自己也会有所收获,一举两得自然是最好的,只是从导师的只言片语里,张耀听得有些忐忑。

导师的朋友是幕后投资人之一,本身并不认识制片人,对方会买他的账吗?

制片人是投资人的代理人,也是剧组的实际管理人,一部电影从策划筹备到最终上映,整个过程都少不了制片人参与。

至于对拍摄的话语权,好莱坞施行的是制片人制度,制片人调查市场敲定影片类型,统筹剧本创作,敲定导演、演员,同还负责剧组财务等等等等。

可以说所有一切都是制片人说了算,该怎么拍钱要花在什么地方都是制片人决定,导演的话语权很小。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是最有利的,只是这种制度严重制约着导演往往被制片人风格所融合,根本无法随心所欲的创作。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制片人制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