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深层心理学>第一节 深层的意义

各位,根据一些接触,对于心理疾病、障碍,或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仅有唯一的一个困惑.

那就是:有部分心理疾患者,动辙就绝望地认为心理疾病无法根治、伴其终生、不断复发.

但他们对心理问题成因的理解,却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竟不肯“牺牲”相比于一生十分短暂的一年半载的时间来探索心理,寄希望于他人很快给出一个十分简单、表面、通俗到常识化的解释.

而没有繁琐的分析过程,和对自己经历的追溯.

而这种常识化的解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众化的、他们从小就了解过。

所以,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发表一下对心理学的看法,以阐述深层心理的意义所在.

非得极尽深入地分析,才能与莫名而来的无尽绝望对等;并袪除绝望.也非得探索一些不为人知的独特隐因,才能摆脱根深蒂固地不良大众化共识。大众化有个特点:当大众的信念是正能量的、积极的。那么在大众中的某个个体就是积极乐观的。当大众的信念是消极的,个体也无法摆脱消极。比如说:癌症。大众的认识就是——几乎等同死亡。绝大多数个体都无法摆脱这种悲观。于是我可以这样说:“我不敢妄自宣称自己的方法有多有效;但我誓死保证是够独特的。”即便天天看、人人看,也不会成为大众化。

言归正卷——

在过去的很长时期内,心理学都给人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

只要稍微关注心理学的人,人们自然就联想到他的心理有问题。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人们心理压力的增大,与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社会对心理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各种心理书籍也层出不穷。

但是,社会对心理学的态度还不是完全接受的。

正如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总是偏爱外向型人群,而排斥内向人群。

接触心理学;或者喜欢思考,不好交际的人,往往被归于后者一类。

但是,我想说的是,内向和外向并无好坏之分;内向和外向也不是那么能够简单区分。

用话多话少区分外向与内向更有失偏颇,因为你并不了解他所说的话是否发自内心。

那些看似善于沟通和交际的人,他的内心其实从未完全、真正地融入别人的世界.

这可以从他们离校、离职……中可以看出:与同学、同事分离,并不能让他们感觉有多惆怅.

反而那些"不善言辞和交流"的人,在与人分别时,是那么的惆怅和不舍.

有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刻意迎合外界,强行让自己变得外向,而并非内向本身。

过分内向的人,往往压抑自己,顾虑太多,过于善良,攻击性冲动大多内倾,造成内伤。

所以人们往往害怕内向的人,害怕他终有一日爆发,让人猝不及防。

过分外向的人,全无顾虑,即便犯下凶案,也能吃好睡香,也就不惧犯罪。这种人是社会的隐患。

所以,只能寻找一种中间的状态,不应过分偏好哪一类性格。

心理分析的最终意义,就是把心理学本身移情为来访者对父母的感情,尤其是父母的阴暗面。

所以,除非心理特别健康的人,一般人都是避谈心理学的;就如不敢面对父母的阴暗面一般。

而心理疾患者,更是对父母的阴暗面抱有深深地自责,对心理学更是极端敏感。

不是极端依赖,就是极度抗拒。

人们往往对深入了解自己感到莫名的恐惧,其实就是害怕面对父母的阴暗面.

但事实上,越是正视阴暗面,越能获得健康.因为和父母越紧密,自我和自主就越能保持.

因此,如果有人带着狐疑地眼光问你:“你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你大可以回答他说:“你的问题就像是在问我,当我的父母感情不和时(或者父母受到外界危胁),为什么要去面对,而不是逃避?”

这绝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种真切地替换.

在后面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这二者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恐惧只是因为外界对阴暗的夸大暗示.

具体来说:是一种外界的过度保护所致。

就好像你的亲朋好友对你说:“千万别信这个,千万不要去看那个,千万不要去那里……否则你会上当受骗、‘走火入魔’,不可自拔。”

这种极尽夸大暗示之词,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也不管当事人本人对待陌生事物的看法和防卫机制如何。

但是,人们往往又会听到另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论调:“千万不要溺爱孩子,这样会毁了他,以后会失去自主性。”

我们本不应该对这些变化多端的论调太过在意,因为这不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释放的“情感垃圾”而已。

就如人们常常能够听到一些惊世骇俗之语:"心理问题跟意识没有任何关系,只和行为有关."……

常人听来没有感觉,但对于一直相信意识心理学的心理患者则会感觉不知所措.

其实这也只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就像有人说:"地球是圆的."

但一部分人偏偏爱说:"地球不是圆的."

因为这种常识太过普遍,人们往往不需要太过常识的东西,而喜欢制造一些新意.

弗洛伊德曾说过:"被压抑的往往是满足的."

意思是说:人们对于一种毫无疑义的事或者无条件的快乐,往往容易真正遗忘.而继续追求未知的东西.

这就是为


状态提示:第一节 深层的意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