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临盆的张太后看着下首的齐老夫人,扶着宫人的手,骤然一沉,不由惊恐的睁大了眼睛。
“伯母,真的是您”张太后没有想到,她竟然在此时此地,看到了镇国公府的太夫人。
那个已经在二十多年前,就众所周知已经亡故了的齐家太夫人。
“娘娘,确实是老身。”巫宁起身,点了点头,却并未跪下。
于公,她是超一品的国夫人,按照大晋礼制可见天子而免跪;于私,齐张两家乃是世交的通家之好,她是看着张氏长大的长辈,自然也不用下跪。
“齐伯母,您怎么”张太后此时脑子一片凌乱,似乎还弄不明白当年到底发生了何事。
这逝去了二十多年的故人,为何会出现在行宫,站在她的面前?
“娇娘,”似乎是看出了张太后的疑虑,巫宁不由叫出了张氏的闺名,“娇娘,如今,您又要生了吗?”
言罢,巫宁就一脸神色复杂的看向了张太后的肚子。
此时,张太后已经怀胎九月有余,肚大如球,一副即将临盆之像。
“是啊。”张太后闻言,不由一愣。
还真是巧啊,当年信儿出生的时候,也是齐伯母在宫中陪着她
等等,张太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脸色一变。
她记得,当年似乎正是在信儿出生之后,齐伯母出宫几日,就突然暴病而亡了。
难道当年齐伯母的死和信儿的出生有关?那信儿岂不是张太后不由伸手扶住了自己的肚子,睁大了双眼,看向了一旁的老夫人。
“娇娘,看来你都猜到了。”巫宁见此,却只是暗叹了一声,摇头不再说话。
张太后见此却后退了一步,无力的坐到了身后的软塌之上。
她猜到了,她猜到了什么?
她不过是一直想不通,当年太医都说她怀的是公主,可为何她生下的却是皇子?
她想不通,为何她在生下信儿,进位贵妃宠冠六宫之后,父亲却要辞官归家,致死也不肯踏入京城一步!
她想不通,为何先帝多年来,表面宠爱她的儿子,可到了最后,却仍要置她们母子二人于死地!
此时,在看到死而复生的齐太夫人之后,她之前想不通的太多事情,竟然都隐隐的露出了苗头。只是,这个结果,她又该如何接受
“齐伯母,当年当年到底发生了何事?”半响之后,张太后已经振作了起来,坐直了上身。
巫宁不由暗地点头,这张氏,到底是当了太后的人,果然反应得够快。
“娘娘,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您又何必一直耿耿于怀!”巫宁却没有接过话头,反而低头一叹,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娘娘,此次老身在入宫之前,倒是碰到了一个人。”巫宁端起了茶盏,向一旁的十三娘递了个眼色。
“那人自称是清河崔氏的大老爷,让老身替他转交一物与您。”言罢,便见十三娘双手呈上了一个香囊。
张太后本还在为当年之事,有些猜测不定,此时突然见到这个香囊,不由回过神来。
这个香囊,确实是她送给崔玉的。
当日,陈氏那个贱人的儿子在宫中**,而后,崔家抢先攻入京城。
在那样的情况下,她为了能让信儿顺利进京,就亲自取了这个香囊,派人送到了崔玉的手上
此时,再次见到这个香囊,张太后不由百感交集。没有这个香囊,她进不了京,也不会再和崔玉苟合,自然也就不会再有腹中的这个孩子
张太后想到孩子,不由自主的伸手抚摸着肚子。也许,这个孩子,才是她唯一亲生的骨肉!
“齐伯母,那崔玉,如今人在哪里?”不过片刻,张太后就回过了神。
“人就在行宫之外。”巫宁看着张太后点了点头。她放下茶盏的手,却微不可见的向身后的十三娘,比了一个简单的手势。
崔玉回来了吗?张太后一愣,他人既然回来了,怎么不直接回宫,反而要齐太夫人替他传信?
“来人,”张太后随即扬声道,“去空门口接崔大老爷进来。”
在张氏看来,虽然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还不一定是崔玉的,可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她也不能不替自己的亲生骨肉考虑了。
不管怎么样,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如果有了清河做靠山,哪怕将来信儿不喜这个孩子,也总能保他一世荣华,衣食无忧了。
此时,一直深居在行宫,安心养胎的她,暂时还不知道清河崔氏已经在两日之前,向李元澈投诚的消息。
眼见心腹太监退出了大殿,张太后这才转头看向了巫宁。
“伯母,这些年来,您都去了哪里?可和京城的故人,还有联系?”她虽疑心当年的事,可内心到底还有着几分算计。
如今,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人知道?比如,宫里的信儿
“娘娘,自从当年皇上出生后,老身便隐居回了乡间。”巫宁拿起手中的丝帕,擦了擦嘴角,不动声色的暗示着当年的事情。
“这些年来,老身一直不曾回过京城,故人倒是没有了联系,只不过”说到这里,巫静故意停了下来。
只不过?张太后不由抬眼看了过去,难道京城还有人知道当年的事情?
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还有人知道当年的事情,那宫中的信儿呢?会不会已经听到了一丝风声,也做了其他的打算?
“只不过,老身终究是舍不得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