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遣分派出来之后,钟浩和徐峰、沈括聚在一起商量。既然这科进士的差遣,官家和政事堂都说不能改变了,那他们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徐峰的差遣是到环庆路的庆州安化县任主簿,本来他也是很不乐意的。不过眼见一众新科进士去闹腾没有结果,徐峰在东京也没有背景和靠山,没有关系和门路可走,他也就接受了这个结果。
沈括的差遣是岚州的岚县县尉,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沈括智商高绝,可是这情商并不是太高,而且他并不擅长和人打交道,若是在内地州县,关系错综复杂,他反而觉得头疼。在这边州县衙属官少,不用去应付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反而觉得欢喜。再说,到了边州地方,无论是剿匪还抗敌,都能用到他发明的那些玩意儿,他还是很乐意的。发明出东西来,就得用上,那才是令人高兴的。
说起来沈括的差遣比之以前算是不升反降。沈括在考中进士之前,就曾担任过海州沭阳县主簿。虽然在大宋县衙属官里,县尉算是三老爷,比之主簿这个四老爷地位还稍微高一些(县衙中主簿地位高于等同于县尉的典史,是到了明朝时候的事儿了)。但是这沭阳县毕竟是内地大县,而这岚县只是边州小县,这岚县的县尉级别还比不少沭阳县的主簿。
不过,这些边州的县衙因为大都是中县、下县,一般都是只有县令,最多安排一个县尉或是主簿做其属官。这岚县除了县令外,就属这县尉官大了。沈括倒是乐于去这种地方为官,无他,因为人际关系简单。因此沈括对于去岚县做这县尉,倒是并没有太大的意见。再说,这进士文官跟以前那种恩荫是不一样的,虽然这岚县是边州之地,但是朝廷对他还是会关注的,做出点成绩来,还是会提拔的。沈括觉得比之在内地那种一潭死水般的官场,这边州之地更容易做出些政绩。因为若是大刀阔斧的干,其阻力比之内地肯定会小上许多。
钟浩对于去麟州虽然也有些不情愿,若是有得选,他自然也愿意去一处富庶之地,做个撒手不管的闲职通判,好好享受一番。
但是既然朝廷派他到麟州,钟浩也只能接受。而且麟州也算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之一,那里还有自己倾注了许多心血的静羌寨和平西军,当然还有青阳寨和平羌军。
徐峰虽然接受了去边州之地任职的结果,但是从未经历什么战争或是厮杀的他,对于去边州之地任职,还有有些忐忑的,主要是离得太近,不太安全啊。
沈括虽然也没去过边州之地,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忐忑,反而隐隐有些期待,觉得去了边州自己才有用武之地。
说起来,徐峰和沈括所去就任的地方算是比钟浩所去的麟州稍微安全点。
徐峰的差遣所在是在庆州,虽然环庆路也是缘边一路,但是庆州并不跟西夏直接接壤,其间还有环州和保安军隔着。而沈括所去的岚县属于岚州,西边还有钟浩所去任职的麟州跟西夏隔着,而且还是在河东。
当下钟浩和沈括自然对徐峰一番安慰,说道这大宋给夏国有盟约,轻易不会撕破脸的。那边境上的冲突都是小打小闹,最多就是在那缘边的州县,这庆州跟西夏还隔着环州和保安军呢,除非发生大规模战斗,这党项人不可能威胁到庆州。
安化县可是庆州的附墎县、庆州州治所在,而庆州是环庆路路治所在,一众环庆路的大佬都在庆州呢,不会让党项人轻易到了庆州。
徐峰一想也是,这环庆路的经略相公、兵马都总管、庆州知州等可是都在安化县呢,他们都不怕,自己一个小小县尉怕什么。这些大人物就算为了自己的安危,也会把这他们所在的安化县经营的很是牢靠的。如此一想,徐峰也就放心了。
三人一番聊天,倒是心下安定了一些,等着领赏他们的告身之后去上任。
………………
钟浩在家准备上任之事时,今日宫中忽然有一个小黄门来传旨意,让他进宫面圣。
钟浩听了小黄门传达的旨意,不由的连忙跟着小黄门入宫。
一路上,钟浩不禁胡思乱想,到底有什么事儿需要官家召自己进宫见驾。想来想去,应该是关于去登州迎接高丽使者之事儿。
这按照大宋惯例,出了钦命差事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回宫缴旨的。但是钟浩那次去登州接洽高丽使者的差事儿,本就是在自己休假之时,官家顺便给自己安排。而且对于这接洽高丽使者的事情,官家和政事堂当时也没当个大事儿,自己既没有钦差仪仗,也没有正式的圣旨敕命,所以钟浩也就没把自己当做钦差。
因此在和金侍郎他们那一行高丽使者接洽完毕,确定他们的来意,安排好他们进京之后,钟浩便上奏折把事情汇报了,然后……然后便回家休假去了。
钟浩压根就没打算做完这差事之后,还去进宫缴旨面圣。
钟浩在去宫中的路上想道,官家定然是因为这接洽高丽使者的事情,召自己去奏对。不然的话,就算官家对自己另眼相看,怕是也不会单独召见自己。
当下在去宫中的路上时,钟浩不断琢磨见了官家怎么应对。
说起来,来到东京这十几天这一直忙活,钟浩还真是把这金侍郎他们这一行高丽使者的事儿忘了,也不知道金侍郎他们这一行高丽使者回国了没有,还有这大宋和高丽恢复宗藩关系的事情谈成了没有?!
钟浩不禁拍拍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