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九一之小作家>第21章 挽救

周日从晚上八点后,寄宿生们就纷纷“归巢”,山顶的宿舍区一片喧哗热闹。

宿舍、走廊、水槽、澡堂人来人往,学生们三三两两,要么在谈论港台明星,要么在评论中英关系,一会儿带着暧昧的诡笑八卦各位班花的绯闻,一会儿又咬牙切齿地咒骂该死的作业和没完没了的考试。

405号宿舍九名成员聚齐,周六下午就回家的顾安军、唐伟权、孟云、范龙也回来了,经过谢小钦、余冒一顿吹嘘宣传,他们都知道杨子建发表了一组诗歌,马上要得到八十一块稿费,立即拿着信封和报纸争相传看。

《霜月的记忆》,这玩意写什么啊,单句的话还能理解,整合在一起就一头雾水了。为了不让自己落伍,高中生们一个个不明觉历地连声叫好,结果吵到旁边的宿舍,也跑过来凑热闹。

原本与杨子建关系平平的同舍同学和邻舍同学,一下子熟悉了起来,各种羡慕嫉妒,纷纷嚷嚷着要传授秘笈,还有人听说杨子建家境非常糟糕,特意表示了一下同情和敬佩。

这份喧嚣直到宿舍熄灯才结束。

杨子建身心疲惫,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黑暗中,身为体育委员的唐伟权,突然在对面前二的上铺翻身问道:“子建,你诗歌投稿,有没有经过林老师同意?班主任知不知道?”

“这个,我谁都没说。”杨子建苦笑了半晌,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现在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的监护人,杨子建避开监护人去投稿,没发表也就罢了,但现在发表出来,就是在挑战老师的权威,质疑老师的教学能力,否定老师的教育之恩,虽然“天地君亲师”已经不流行了,但“先生”的权威,在这个时代仍如日中天。

“没办法,我如果给林老师看了,他未必会让我去投稿,要投也是学生报刊,而学生报刊不会用这种‘婉约消极’的诗歌。”杨子建自我辩解道。

唐伟权严肃道:“但你名字前挂着一中,你的住址也写着一中。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不对劲。学校是一个大组织,班级是一个小组织,我们不能脱离组织独自行事。”

我靠,这么严重?连组织都抬出来了!

杨子建听了,转念一想,发现这学校其实更像一个大军营,令行禁止,等级森严,顿时感觉晴天一个霹雳。

煤矿干部子弟范龙有些嫉妒杨子建突然而来的风光得意,听了唐伟权的话,立即看出问题所在,幸灾乐祸道:“老师说过,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是我们的家长,子建,你有麻烦了,我相信,现在这些‘家长们’,已经在商量怎么处罚你了。”

杨子建不安地坐起来,浑身烦躁。

身在学校,就不得自由,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如果辍学,以自由人的身份再去投稿,在成名路上反而会更顺利一些,否则事事都要经过老师同意。

谢小钦安慰道:“哪那么严重,不过发表一组诗歌,这还是为校增光呢,怎么说也是好事,哪有可能处罚?”

范龙冷笑几声,自信道:“不信是吧?咱们等着瞧,明天就知道了。”

老师批评几下,他也无所谓,大不了以后取个笔名再暗中投稿,但问题是,他的作品中首先发表出来的是《霜月的记忆》组诗,这对他非常不利,因为诗歌务虚,很难打上个人烙印,会被误会为抄袭,在自由心证下,自己实在不知怎么解释。相反,游记散文就不会,特别是本地的风景游记,对于执掌本地文学的编辑老师来说,往往一目了然。

一想到他会被学校老师认为抄袭,就浑身不自在。

其实关于这一点,杨子建也早有警觉,但由于口袋里仅有十多块钱,以及可怕的家庭环境,他要不偷不抢不借的话,就只能用最高稿费的诗歌去投稿。

他大脑急转,很快就想到了许多对策:一、明天主动去认错;二、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诗歌不好考核,但可以让老师现场出题考核自己的作文水平;三、写一批能在少年学生刊物发表的作品,挂上责任老师的名字,满足一下学校和老师的荣誉感,让学校、老师与自己捆绑在一起……

但又来一个问题,开学第一周的作文测试课,他没穿越前写的那篇“普通作文”怎么解释?当然,借口可以很多,比如那天头痛之类的,但总是不够圆满。

杨子建才真的开始头痛:一个谎言,往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掩饰。

就这样,辗转反侧,杨子建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淅淅沥沥——

第二天半夜开始,雨就下个不停,直下到早上六点,才暂时停止,地面湿漉漉的,片片水洼反射着幽幽天光。

因为下雨,早操停止。

杨子建躲在宿舍,思考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定。

六点早读期间,的书籍,跑去教师公寓区,向经过的老师打听到语文林可纯老师的家,然后登门拜访。

教师区02栋307室。

杨子建站在门口,用头指梳理了下头发,拉直衣服,深吸一口气,准备敲门。

咦呀——

木门突然打开,吓了杨子建一跳。

开门的正是林老师,他中等身材,国字脸,方正威严,身上穿着一条蓝条色纹大泳裤和一件白背心,正准备去晨跑,没想到门口站着一个人,也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居然是惹下大麻烦的杨子建,眼睛闪出一丝恼怒与严厉。

杨子建抢先道:“林老师,我是来向您做认错


状态提示:第21章 挽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