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兵法大圣>第6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

苏仪想起兵锋大陆的科举制度跟地球有一些区别,最主要体现在实行时期上。

古华夏的武科举是在武则天时代才开始实行的,但在兵锋大陆早了近千年。

兵锋大陆的科举分为文武科,文举主考百家经典;而武举却再分文武试,讲究“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所以先考文试,只有文试合格才能参加武试。

武举县试的文试主要考较孙吴兵法里面的内容,当然经常也会考到其他兵书和史书里面的内容,但到了乡试就要开始考较诗赋了,毕竟诗词文章也是很有效的辅助杀敌手段,而且比其他技能更容易学会。

县试武考只考较体力,但到了后面的院试和乡试甚至还要考较射术、骑术和枪术。无论文试还是武试,越往后越难。

最重要的是,武举可以获得军衔!而有了军衔以后,就可以利用士气增强自己,比起文举来说重要百倍。就连原本的文人子弟也大多会研修兵书,弃文举而投武举。所以这些年来,文举隐隐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倾向。

三年才有一次文举,而武举年年开办。

“只是一些皮外伤罢了,不碍事,我尽力而为吧。”苏仪道。

吴妄一听,以为是苏仪没有多少信心,便安慰道:“我们三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县试,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就算这次失败了也不要灰心,只要年年参加武举,总有一年能考上武生!”

“我才十五岁,比你们两人都小,只当是学点经验。”童溪道,“我听我叔父说过,这县试难度颇大,‘帖经’倒还好,只要熟读兵书史书,基本能够拿到十筹中的五筹。但‘墨义’却是苛刻至极,错一字都拿不到筹数,简直就是刁难人。而且,文试不通过的话,连武试都没资格参加。”

苏仪立刻回忆起武举文试的内容。

“帖经”,是县试的基础试题,考官从经书中抄写出几句,然后遮住几个字,让考生写出来,也就是填空,只要熟读兵书史书就没什么难度。

而“墨义”则刁钻无比,考官会在考卷上列出一个问题,要求考生解答。解答的时候必须原封不动引用“圣典贤文”,比普通的默写更有难度。而且错一字就是全错,极其严格。

“而且,帖经和墨义的真正难点在于量多,涵盖方方面面,出了名的吹毛求疵,任谁都全部背下来。再加上文试和武试共同计算平均筹数,历来先贤也许能够拿到文试或武试其中之一的十筹,谁能在县试中拿到文武试总分十筹?甚至连当今的陈、韦两位老元戎当初也没拿到。”童溪又补充道。

三人齐齐叹气,随着队伍进了城。

苏仪在心中想到:“科举的计分方式是以‘筹’为单位的,筹,是用竹片削成圆棍状的计数工具,跟筷子差不多。武举想要拿十筹难如登天,哪怕是古来天资非凡的名将,也没有在武举各层考试中拿到过总分十筹的。”

“县试倒是还好,虽然‘墨义’很难,但只要死记硬背,总会有办法答对。”吴妄道,“听说到了院试,那才叫真的难,不仅考帖经和墨义,还考较‘试策’,要写出自己对兵法的理解,死记硬背完全行不通。而且‘试策’没有固定答案,写的不好直接就是不合格,连筹数都不会给你评。”

“我等连县试都怕是难以通过,还是别想太远了。”童溪道。

“嘿嘿,也是。不过今年县试我怕是没什么希望了,童溪你可要争点气啊,一定要拔得头筹,争到‘案首’,为我们陵亭村添光!”吴妄笑嘻嘻道。

三人进城已经走了一段距离,此刻正在一家铁匠铺门前,正巧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从中走出,一听吴妄这句话,便尖声嘲讽道:

“哟,就凭你们三个,也想争案首?别做梦了?”

苏仪循声望去,见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原来是个老乡。

这从店铺里出来的人名叫薛新,原本跟苏仪三人在陵亭村兵学院就读,但前两年就来县里考县试了,只不过力有未逮,考了两年都没通过县试,只得在这家铁匠铺打工,准备积攒个几年学问再考取武生,今年却是不参加县试了。

“原来是薛兄,久疏问候。”苏仪立刻问候,随后问道,“请问薛兄,为何说我等三人争不到案首?”

“不为什么,就因为今年素水县出了个天纵奇才,名叫诸葛清!”薛新撇嘴道。

吴妄和童溪两人脸色齐齐一变,苏仪看着好奇,便问道:“此人是谁?”

“苏兄深居简出,不知道此人情有可原。”童溪道,“这诸葛清近两年可是在素水县出尽了风头,是方圆百里难得一见的奇才!我听说他七岁时就能背诵《孙吴兵法》、《三略》和《六韬》,十岁时就能背诵《春秋》、《礼记》,如今十四岁,早已把大部分兵书史书背了个通透,所有人都夸他是‘过目不忘’的神童,还有人称他是‘小诸葛’。”

“而且他还天生神力,去年还力举一石重的粮袋,同个年龄层内少有对手。”吴妄撇嘴道,似是有些不痛快。

苏仪面色讶然,一石将近一百二十斤重,一个十三四岁的孩童能够举起这等重量的粮袋,别说是“少有对手”,怕已经是“举世无双”了吧?

“吴兄你也莫要不服气,有些人天生不凡,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比的?”童溪豁达一笑,道,“我听说去年诸葛清力举一石粮袋的时候,甚至还引发了‘势不可挡’的奇观,全城为之惊叹,甚至


状态提示:第6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