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普遍常识,说到养生基本都会觉得是道教的看家本领,事实上沙门的养生手段一点不落于道教之后。
问题就在于目前是处于沙门高速发展期,道教虽然存在却属于势微的那种。
两种宗1教的竞争上面。沙门得到胡人的支持可以全面传播,是由上而下的一种传播方式,先忽悠住高层,再来强迫下面也要信仰沙门;道教是中原本土宗1教,可不管是太平道还是五斗米教都属于叛乱势力,本身就带着“造反”的“属性”,统治者对于道教只会感到忌惮,绝对谈不上什么喜欢,也就让道教别说是得到官方的支持,没有被官方全面禁止就算是不错了。
刘彦一直与佛图澄说话而不去搭理其他人,可能有刘彦对长寿有**,更多的是展现一种态度。
天下局势一直都在变动,汉国曾经看着风雨飘渺,那是与世皆敌所带来的局面。与世皆敌的汉国肯定会被列国认为要完蛋,列国看不起和蔑视完全有道理。
石碣赵国、慕容燕国、东晋小朝廷三方结盟征讨汉部,先是慕容燕国对汉国在辽东那边的疆域没有办法,再来是东晋小朝廷吃到大败连国丈褚裒都被俘虏,后面更是发生石碣赵国兵多却难以吃掉兵少的汉军。
看着风雨飘渺的汉国没有在一连串的打击中国灭人亡,依照各个战场的情势来看也不算处于下风,国家灭不了,汉军又在各个战场发挥良好,任谁都无法不承认汉国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强国的地位。
国家与国家的邦交远要比个人与个人更加现实,强国支配一切是国家邦交中的一种法则。
从未见过强国需要对弱国小心翼翼或是卑躬屈膝,有的只强国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勒索或是逼迫弱国干不愿意的事情。而弱国从来只能是语言上进行抗议和谴责。
弱国的语言不会有什么杀伤力。最后还是要默默承受,再摆出一副受到虐待的小媳妇委屈模样,可能还要找各种理由来进行自我安慰。
现实摆在眼前,如今不管是谁都无法灭掉汉国,反而是汉国有越战越勇的趋势。各国在军事上面无法达到目的,邦交也会随之而来,或是寻求在谈判桌上得到军事上面难以达成的目标,也许是减免损失进行必要的妥协。
刘彦与佛图澄聊了大概两刻钟,在场的人就一直安静地听着。直至刘彦将视线从佛图澄身上移开,转为扫视各国使节,那时候该屏吸的人立刻屏住呼吸等待,该微笑的人也是如此。
一声钟响先是出现,浑厚的声音带着久久的尾巴,有人进帐将果品等招待人的东西重新换了一遍,一个香炉亦是被抬了进来,更是有一个明显是鲜卑人的被安排在汉国这一方的角落安坐。
先是淡淡的檀香取代了混杂的气味,随后大帐的帐壁竟是被全面拉开,不但使空气变得新鲜,光线上面亦是十足。
后面来的鲜卑人是来自段氏鲜卑,他叫段龛,是段郁兰的儿子。
段氏鲜卑的辽西公国是在石碣赵国和慕容鲜卑(当时没建国)的夹击下灭亡,亡国后的段郁兰逃亡,可是几年后被宇逸豆归俘获,宇逸豆归将段郁兰献给了石虎,石虎命段郁兰率领从属的鲜卑部众五千人,回到辽西的故都令支(今迁安市)屯驻。
后面,慕容鲜卑建国被攻占辽西,段郁兰却是在慕容鲜卑动手之前就去世,余部被段龛接管,偏偏段龛不打算臣服慕容鲜卑而逃亡,是先逃到了拓跋代国,后面又辗转幽州,最后是到了青州。(历史没有改变的话,段龛会在广固城称齐王和建国)
刘彦一统青州之后,段龛率部重新进行逃亡,段氏鲜卑一度在冀州到处瞎闲逛,石斌和慕容格率军与汉军拉锯期间段龛却是率部投奔汉军,以至于段龛现在才出现在奉高。
“汉王这是什么意思?”阳裕看到段龛身穿汉军将校服饰立刻就急了,按照道理段氏鲜卑是慕容燕国的敌人,段龛从某些方面来讲是慕容燕国必须抓捕或杀掉的人。阳裕必须表态:“我方之要犯,怎么成了汉王麾下将校?”
刘彦扫了一眼阳裕连理都没有理。
阳裕用“要犯”来形容段龛从某些方面不存在差错,令支城早就是慕容燕国的辖地,段龛之前是生活在令支城,再来是段龛还真有给慕容燕国当过官的经历。
其实阳裕还有另外的说法,认真算起来刘彦可算是慕容燕国的叛贼,毕竟刘彦曾经可是接受了慕容燕国的辽东太守印绶和马皆水都尉官职。这样一来刘彦从法理上来讲,可不就是在慕容燕国造反了吗?
不止是慕容燕国可以说刘彦是反贼,连带石碣赵国也能骂上刘彦几句。
早期刘彦一再接受石碣赵国的官职,先是一地城守,又是一郡郡守……是从李氏成汉汉兴五年;东晋咸康八年;张氏凉国建兴三十年;石碣赵国建武八年;拓跋代国建国五年……也就是公元三四二年才去掉一切官职。
倒是东晋小朝廷那边没由头骂刘彦什么,从始至终刘彦就没有接受过东晋小朝廷的任何官职。(拿印绶没有回执不算接受)
段龛冷笑地看着阳裕,甚至是挑衅地勾了勾嘴角。
段氏鲜卑与慕容鲜卑的仇恨之大远超想象,那是从东汉末年就遗留下来的问题。期间慕容鲜卑、宇鲜卑、段氏鲜卑、拓跋鲜卑这些大部落是有进行过和解,比如互相之间通婚什么的。
鲜卑内部的矛盾是在西晋时期再次大爆发,还是慕容鲜卑撕破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