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我是无名氏>1103、刘伯温远略施计 王守仁心慈围城

此时他麾下的文武很多都聚集在一起,包括姚广孝、刘伯温、魏徵、吕布、陈到、柴荣、张郃、薛万彻和李元霸等人,刘备看着自己手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可是和吴铭比起来,他就有说不出的憋屈。

“诸公,如今吴铭依然是兵分三路,在东有薛礼、贾复等人从平原触发,威胁冀州东部,而西面有李靖、冉闵等两路兵马,随时可以支援,而濮阳方向,吴铭更是亲自坐镇,这一战,形势危急,不知诸位可有什么良策?”

在平原方向,周德威和周亚夫两人,即便只是采取守势,想要抵挡薛礼,也是十分艰难;而在白马方向,有杨林、韩彪等人,暂时可以和冉闵、樊梨花对峙,而濮阳,则是集结了吴立仁的主力大军,神威军一万躲人,铁血军三万人,还有甚至包括岳飞来投带过来的近万人。

“魏王,属下以为如今吴铭气势正盛,不如暂且避其锋芒,据城死守,等到关张二将领兵杀回,再和吴铭决战。”

首先发言的是柴荣,他的意见比较简单,而且只能是一个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所以刘备并没有怎么回应。

刘备在濮阳的兵马只有三万人,辽东有两万,周德威那也有一万多,再加上再并州的刘秀此时又一万多人,还有分布在其他各地的兵马约有万人,现在兵力上,刘备还是处于劣势。

“滴!检测到刘基技能远略触发——慷慨见予,首陈远略,其为人谋划之时,自身智力+4,政治+4,当前刘基智力提升至104,政治提升至94.”

吴立仁能得到对手的技能触发提示,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可是即使知道了,却也不知道刘伯温到底在想什么点子,吴立仁心中又有些着急。不过又想到了自己身边有贾诩、荀攸、孙武和王守仁等智囊团在,根本不虚刘伯温,所以他又暂时放宽心了。

此时正是攻击的好时机,吴立仁并没有做太多停留,直接让宗泽领兵杀到濮阳城外,开始发起了进攻。

吴立仁则在观战——想看出不同寻常的东西出来,只不过攻城战从来都是惨烈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无论是攻守双方,都是一场灾难。

敌将之中,张郃、柴荣、薛万彻、吕布等人都在城墙之上奋力杀敌,只是李元霸倒是没有出现,不过吴立仁想到,李元霸守城的时候,会不会一锤子将城墙给摧毁,这定然也是刘备会头疼的地方。

而自己一方,李存孝也并没有参与直接攻城,而是让他小心去防备李元霸。参与直接攻城的有高昂、高思继、卢俊义、武松、陆飞,同时岳飞为了表示忠心,带着自己麾下的众多将士包括张宪、牛皋、关铃等人一起参加了攻城之战。宇文成都、伍来和李存孝等人则都在吴立仁身边。

此时关铃正在奋力攀登,而在城墙之上,守卫的将士看到关铃,都一下子惊呆了——关将军?

魏军之中,哪里有人会不认识关羽的,关羽那丹凤眼卧蚕眉红脸长须,手中一柄大刀,可是眼前的这个人不正是关羽吗?只是为何关羽会在这里攻城?

“关将军!你从哪里来啊?”

一个小卒小声问道,但是这句话直接让关铃也蒙了——大家我攻你守的,突然来了一句您打哪来,关铃如何能反应过来。这就像大话西游中,唐僧忽然来了一句——你妈贵姓一般。

“你管爷从哪来干嘛?”

关铃不理会,继续向上攀爬着,眼看着快要爬上去,这个时候忽然一声大喝道:“你们在干什么?一个个都楞在那里干嘛?”

魏军将士一看,原来是刘备的亲卫将军陈到,他们连忙指着关铃道:“陈将军……你看,关……二将军在那!”

陈到向下一看,也不由得心神一震:这也太像了吧?只不过他知道,此人一定不会是关羽,因为关羽在辽东根本没有回来,即使回来,也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

“那个不是关将军!你们不要被他蒙了,快给我打!”

听到陈到的话,他们才反应过来,连忙出手,只不过城下的关铃此时听到了城墙之上的对话,忍不住大吼道:“大爷就是关将军,关铃将军!”

陈到拈弓搭箭,向着关铃就射了过去,吓得关铃连忙闪避,生出一身冷汗。

“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又一个长得酷似关将军的人出现?听闻吴铭军中有一个叫关胜的也是和关将军一般模样,这又出来一个关铃,莫非关将军这一母同胞的兄弟有很多歌?”

陈到心中腹诽不已,他实在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只不过他也来不及去想什么,吴立仁的攻势不简单,还用上了霹雳车。这种霹雳车是刘晔提供的,而刘晔此时已经和岳飞一起归了吴铭,又经过他手下众多能人的一起改进,霹雳车的性能稳定了很多,连射程也加大了近百步,这对濮阳城的威胁更加巨大、

攻城持续了大约两个多时辰,濮阳城经过这样一番大战,也已经是硝烟弥漫,城内城外到处都是血肉横飞的模样,城中更是人心惶惶。

吴立仁知道这样的战事确实是有些残忍——一将功成万骨枯,牺牲是永远避免不了的。

众将回去之后,王守仁来见吴立仁,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吴立仁围而不攻。

“周王容禀:三路兵马伐魏,虽然主力在此,但是想要打开局面,还是要看东西两路。濮阳城高,防守严实,若想攻下,势必会损失巨大。反倒不如围而不攻,震慑敌人


状态提示:1103、刘伯温远略施计 王守仁心慈围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