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857>第七百五十六节 悄然兴起的教派
性命不顾,也要保天王全身而退。李秀成本部人马不足十万,能用之兵不过五万人,汪海洋和杨辅清手里的兵力也差不多,三人合力能有十五万兵马,招降纳叛,招募亡命之徒,还能拉来五万,总兵力二十万,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但时局发展的远超李秀成的想象,他发现换了一片天地之后,天王身上的气运似乎重新勃发起来,再次恢复了以前那个,一呼百应的感召力。他不但能够感召太平军余部,包括那些第二代的太平军子弟,甚至连美国本地人都感召了。当时亲眼目睹天王复生的两个内华达印第安保留区的印第安部落,在首领的带领下,来觐见过天王之后,看到天王黄种人的头颅,白人的身体,马上就拜服了,举族供奉天王。甚至当时目睹了天王复生的一批白人,在天王大度释放他们之后,很多人去而复返,竟然尊天王为圣子,躬身膜拜,侍奉左右。天王来者不拒,每天讲经,而且出口成章,不但能用中国话讲经,还能用美国话讲经,跟印第安人交流几天之后,就能畅快的用印第安人的话讲经了。这些印第安人极为迷信,他们供奉了天王之后,马上就将天王的神迹传播到了其他的印第安部落中,吸引更多的印第安人来拜会天王。那些美国白人,则说自己接受了上帝的使命,请示过天王之后,决定转为传教士,要将天王的教传遍美国。李秀成不知道的是,当时洪秀全复活在他心里留下的震惊,其实还没有在当时战场上的美国人,印第安人心中留下的震惊来的猛烈,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目睹天王复活了,而这些美国人、印第安人,可是从未见过如此神迹的。至于天王的感召力之所以强,还跟其他原因有关。洪秀全本就是一个煽动能力极强的人,这种人也是一种天赋吧,有人天生就是学霸,有人天生就是煽动家,洪秀全考秀才考不上,但却能煽动成千上万人给他卖命,没有超强的天赋,那是说不过去的。而且洪秀全自身的功底也够强。那些年他将自己关在天京的深宫之中,除了女人之外,他可没有白白虚度光y。尤其是当他第一次复活之后,朱敬伦并没有修复他身体的某些功能,那时候的天王其实已经无法近女色了。但天王依然在深宫之中,他要找一个答案,一个他为什么能复活的答案。他下了本钱,研究了所有能找到了圣经正本,甚至追溯源头,连犹太人的经文都,各种版本的圣经,甚至回教经书,本土的佛教,白莲教的经书他都看,他需要从这些宗教的记载中找到自己的本源。但他没有找到,可却精通了人类社会大宗教的大部分教义,从印度的梵文经书,到犹太人的羊皮纸,他甚至派人去开封的犹太人社区,找来了传承了几百年的古犹太经文研读。他虽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他心里,已经形成,或者说领悟到了一整套的宗教精义,讲出来自然是大道理连篇,让人听的如饮美酒。他所摸索或者说领悟出来的教义,对李秀成等人来说或许影响不大,但是对信奉原始宗教的印第安人来说,简直如同找到了上帝。印第安人的信仰还很原始,几乎什么都信,信仰也很不成体系,遇到洪秀全这样的大宣传家,极其容易受到感染。而且洪秀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记忆力非常强,只需要跟印第安人短暂的交流一段时间,他就能分析领悟到印第安人的语言。印第安人的信仰容易取代,可白人也受到洪秀全的感染,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其实主要还是在美国,这里的信仰极为复杂,即便是白人,也相当的复杂,不但欧洲的各种宗教在这里传播,连被正统教会视作异端的摩门教都能在这里找到土壤,内华达山脉东边的盐湖城就是摩门教徒建立了,这样的城市在美国还有十几座。不是每一个白人都坚定的信仰着上帝,甚至还有以撒旦作为信仰对象的宗教存在,因此几千个经历过洪秀全头颅复生这宗骇人场景的白人士兵中,出几个信仰转移的,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在洪秀全以基督教为原本,加入了东方式的禅机、印度式的的哲理,重新架构的一套宗教理论之后,他们按照美国的方式,觉得自己负有将这种“真理”传播给每一个人的命运,决定抛开一切世俗杂念,成为一个拜上帝教的传教士,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洪秀全的教义极有吸引力,信奉基督教的人,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理想大概就是死后能够上天堂,而不是下地狱,但死后的事情,虚无缥缈,能够被宗教所利用,却很难让人感受到直观的冲击。洪秀全的教义是,不等死后上天堂,他下凡来就是为了直接在人间打造一个小天堂。对一些基督徒来说,不用等死后,活着就能见到天堂,岂能没有吸引力。虽然这种打造人间天堂的鬼话,太平军士兵早就听腻了,那个被曾国藩占领的天京,不就是洪天王嘴里的小天堂吗。但对白人来说,还是很有新意的。想想吧,耶稣死后一千多年,又一个上帝的儿子下凡来了,然后奉上帝的旨意,要带领信徒在人间建立一个小天堂,这是何等的伟业,如果能够参与其中,与当年耶稣的门徒一样,他们就将是圣徒。谁都无法想到,洪秀全的理论,在美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会爆发出什么的力量。但他传播之速,已经超乎了李秀成的想象。随着印第安人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传播,白人士兵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传教,甚至直接进入美国軍队之中传教,拜上帝教在美国迅速的开枝散叶了

状态提示:第七百五十六节 悄然兴起的教派--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