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明末工程师>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官

十一月初五,王承恩站在天津郊外的农田中,举目远眺。

此时冬小麦已经播种三个月,麦苗已经有三寸高。田垄间到处都是绿色麦苗,郁郁葱葱。站在王承恩的角度看过去,只觉得这范家庄五十里南处的静海县平野上,整个大地都是绿色的。

田垄上的农民很少,不过极远处有一个小村子。此时是中午时候,按大明其他地方的风俗农民一日二食,是不吃午饭的。但是天津富庶,百姓们在报纸的鼓励下一天都吃三顿。此时那小村子的烟囱上炊烟袅袅。

东面有一条小河,那小河只有半丈宽,却被农民们在河道中挖出一个个方形坑洞。在坑洞上架设着提水的龙尾车。王承恩看到一个身着新衣的牧童懒洋洋地坐在茅棚中看一本书,他旁边的老牛不断地拉动龙尾车提水。

远处的炊烟、好学的牧童、悠哉哉的水车和绿色的麦田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富庶又悠闲的农家图画。

李植看了看王承恩,问道:“中贵人,寡人治下的农村如何?”

王承恩吸了口气,拱手朝李植说道:“殿下,这当真是人间福地!便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想来也不过如此。”

李植听到王承恩的赞扬,十分得意,哈哈笑了起来。

李植一挥手,朝王承恩介绍道:“中贵人不知,六年前这一片麦田原先并不是田地,而是城外无人的一片荒野。因为地势较高灌溉不便,也没有农民在这里耕作,一直是抛荒的。”

“从前天津秩序混乱,开垦新田这种吃力的事情,结果往往是一开出新田就被豪强以种种理由霸占,没有人会做。”

“后来寡人建立了法庭,申明了私有产权的不可侵犯,农民们才对这荒地动了心思。后来这附近的二十一户农夫凑了一百一十七两银子,在市政厅买下了这一块荒地,又开挖水渠,架设水车,在这荒地上整出了四千亩麦田。”

“如今这一百多两银子买下的荒地,已经变成了价值万两的良田。”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植可以很骄傲地宣布,自己已将后世才有的法治赋予了这个十七世纪的一镇七省。

法治一建立,社会秩序就会受到保护,则种种弊端不扫自除。

“中贵人可知?这便是法治的威力。法院维护了天津的秩序,明确了私有产权,百姓们明白做大蛋糕不会有人来抢夺,就会自发地开垦新田。”

听到李植的话,王承恩似乎是听明白了,这就是变法的威力。一旦社会中人人守法,则不需要官府费力吆喝,百姓自会发展农业发展工商。百姓一富,则国家自然强盛。

每次王承恩到天津来,就会对李植变法带来的社会变化加深一分认识。至于那变法形成的富庶乡村繁华市集,也一次次更强烈地冲击着王承恩的价值观。

天子要效法天津王变法,确是良策。

不过,王承恩这次来,不是来观摩法治成效的,是来买廉价粮食的。

王承恩拱手朝李植说道:“殿下,殿下可知陕西的窘境?”

李植笑了笑。

韩金信在陕西设有眼线,陕西全省粮食被李自成抽走的事情,李植当然知道。

“中贵人何以问我?”

王承恩拱手说道:“殿下,朝廷有心赈灾却无力买粮,此事唯有仰仗殿下了。”

李植笑了笑,问道:“圣上总不至于让寡人出钱吧?”

王承恩赶紧说道:“不至于,不至于!圣上是听说郡王殿下在辽东收获的春小麦价格便宜,希望殿下能便宜一些…希望殿下能以成本价售卖一批春小麦给朝廷,以解陕西的燃眉之急。”

听到王承恩的话,李植身后的李兴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都看向了李兴。

李兴戏谑地说道:“前番朝廷来天津买大炮,说只要王兄把新式大炮和开花弹卖给新军,新军就可以平灭闯贼了。谁知道大炮买去以后,闯贼不但攻下了河南,还杀进了陕西。”

“结果朝廷急调王兄平贼。王兄刚把闯贼打趴下,收复了河南,朝廷又说这平灭闯贼的最后一刀该由朝廷来,硬是不让我虎贲军入陕,要让京营新军来抢功。”

“结果京营新军入陕,却被闯贼用雨战困在中部县,进退不得,又来天津求雨战和夜战的装备。”

众人听到李兴的话,都不禁有些好笑。天子苦心孤诣练了一支新军,巴望着靠这支新军建立威望,甚至不顾体面抢夺虎贲军的功劳。然而新军真拿出去使用时候却处处要求李植协助,的确令人忍俊不禁。

“好不容易,好不容易啊克服了雨战和夜战的短处,占领了陕西,却又没粮食救济灾民,又要我王兄出手帮助!”

王承恩听见李兴的嘲讽,顿时满脸通红,讪讪说不出话来。

他来天津之前,最怕的就是这李兴。这李兴仗着李植是他亲哥,素来口无遮拦说话最是难听。而且当初李兴眼看就要乘势拿下陕西,是被天子拦住的,一直对天子的抢功行为耿耿于怀。

李兴哈哈一笑,说道:“我看不如让我虎贲军冒充新军攻入陕西,以京营的名义昭告天下,倒还要省事一些!”

李兴一句话,说得王承恩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李植看了看王承恩的脸色,正色朝李兴喝道:“放肆!李兴,你又在天使面前放肆了!你可知该如何和中贵人说话?”

李兴听到李植的喝骂,弯腰拱手,说道:“王兄教训得是!”


状态提示: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