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闺华记>第三百五十四章、杞人忧天

谢涵之所以质疑对方的粮草一来是受顾霖影响,她猜想顾霖之所以命人冒着生命风险去鞑靼亲探一下对方的粮草虚实,想必也是怀疑到什么,或者是吸取了十多年前幽州知府的教训;二来上一世谢涵经历过那场战争,五六年打下来不要说鞑靼人缺粮,就是大夏这边也是多少田地荒芜多少人饿着肚子啃树皮草根。

因此,粮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谢涵才会提前告知高升家里的粮食一律不卖,不仅她家不卖,连谢耕田和谢耕山这一年的粮食也没卖,非但如此,她还命高升借着饭庄的由头偷偷收购了不少粮食,这些粮食都在幽州城里的后花园地窖里藏着。

李尧见谢涵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惊讶之余倒也耐心地跟谢涵解释起来。

鞑靼人属于游牧民族,也叫马背上的民族,这个民族的特点是善于骑射,不事耕作,因此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汉人有很大不同,主食一般就是奶制品和肉,还有就是用他们的牛羊和马匹从邻国换点粮食,或者就是干脆从邻国抢粮食。

当然,这是指年景好的时候,牧草茂盛,牛羊成群,所以他们不缺吃的,或者说缺的不多,小打小闹抢几场也就差不多够他们撑到来年牧草绿的时候。

可这两年由于干旱得厉害,河流枯竭,牧草枯萎,牛羊都没有吃的,人就更没有吃的了,所以他们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的掠夺。

而以往的掠夺他们一般愿意选择冬天,一是冬天冷,鞑靼人习惯了冰天雪地,可夏国这边的人却习惯了猫冬,战斗力要打个大大的折扣;二是冬天粮食都入库了,好抢,他们骑个马打个来回就会有不菲的收获。

可今年不一样了,今年边境线上很多村子都修了城堡,

鞑靼人不傻,自然明白修了城堡和没有修城堡大不一样,因此他们干脆也不等到冬天了,见粮食熟了,农民们把粮食从地头收回来他们就开抢,或者没等农民收粮他们自己就抢着收割了,故而今年边境线上的粮食基本都到了他们手里,这些粮食支撑他们一个冬天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点,任何时候都有趋利的商人,那些商人每年都屯了大量的粮食偷偷卖给鞑靼人,别看鞑靼人凶狠,杀人不眨眼,可他们却对夏国的商人很友好,因为他们清楚一点,他们的生活还得仰仗这些趋利的商人。

所以战事一旦拉开,夏国这边的粮草未必会比鞑靼人支撑得久,别忘了他们还有数不清的牛羊可以宰杀。

“你是说他们很优待商人?”谢涵总算明白为什么顾霖想亲自扮成商人去鞑靼了,看来他没少花时间来研究鞑靼人。

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

可惜,这样一个好统帅却是一个十分冷血的人,眼里只有顾家的利益,对自己的庶女没有半分的怜惜和骨肉亲情。

不仅他,顾家几代掌门人都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庶女都是用来做棋子,她们的夫婿不是用来替顾家背黑锅就是用来替他们贪墨银子。

以前的谢涵一直想不明白顾家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银子,不过年初在京城的时候跟在尹嬷嬷后面学了一个多月的中馈,她总算想通了这个问题。

说起来顾家是真正的勋贵之家,是当年陪着太祖爷一起打江山的异性兄弟,太祖爷登上帝位的第一件事就是lùn_gōng行赏,一共封了八公八候,世袭罔替,公爵除了正常的俸禄五千石之外还有五千亩的永业田。

而这五千石的俸禄和五千亩的永业田出产委实养不活顾家这一大家子人。

上几代的顾家谢涵不清楚,但她知道顾家现在大大小小的主子就有将近三十人,这些主子们一个月的各项开支至少是五百两,此外,顾家大大小小的奴才有二百多人,每个月的开销少说也要二百两银子,因此,顾家每年光养这些人就要八九千两银子。

再加上每年的人情礼往和婚丧嫁娶,谢涵默算一下顾家每年至少要有两万两的进账才能勉强把日子支撑起来。

可谢涵印象中的顾家却富得流油,上一世顾铄成亲花费好像就有七八万两,顾钰进宫压箱子的银票好像就给了十万两,其他的那些主子成亲的花销也都不是一笔小数。

要维持这么大一家子人的长久富贵,可不就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想必这就是顾家掌门人愿意让自己的庶女嫁给这些寒门学子的缘故。

因为寒门学子没有背景没有靠山,非常好拿捏,再加上这些寒门学子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因此他们比那些世家子弟更渴望功成名就,更渴望光宗耀祖,更渴望衣锦还乡,所以他们才会愿意接受顾家的扶持,甘愿被顾家摆布。

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李尧见说着说着谢涵突然走神了,且谢涵的脸上显现了一种不同于她年龄的悲凉,不由得回头看了梁茵一眼,梁茵摇了摇头。

“涵姐儿,你别听你姨父吓人,他一贯是喜欢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其实这仗未必真能打起来。还有,就算是真打起来,你可以回京城或者是回扬州,听姨母的,咱不杞人忧天。”梁茵劝道。

“姨母,我不是杞人忧天,我是在想,如果粮食我们拿不住鞑靼人,还有别的什么可以拿住他们?”谢涵回道。

“好了,还说你不是杞人忧天,这种事情自有男人们去操心,咱们女人不管这些,来,跟姨母说说,你这次来幽州有没有去赵王府?有没有去看看你堂舅他们?”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四章、杞人忧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