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神级复兴系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路》

第三百二十二章《天路》

来旅行,体验当地文化和风俗才是最重要的。

郑晶晶她们也体会了一次雪域孩子的生活,就是放牧,带着藏狮们帮着隔壁村民放牧的生活她们过了一段无拘无束的日子,如果不是太阳太毒辣,她们还真有可能天天游荡在大草原上。

更神奇的是,郑晶晶和莫可学会了骑马,这让王耀都十分惊讶的。

陌生的游牧民族生活状态让这些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体会到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和天地,这对于人生阅历和未来看待社会的目光是很必要的事情。

因为这个世界很大,如果不走出去看看和体验一下别的文化,那么确实就无法跳出自己画地为牢的生活圈。

人生很短,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人生,是一种很幸运的事情。

这段时间里,给他们最大震撼就是周围村落的一位老婆婆死了,那位老婆婆还招待过他们,王耀本来不想带着她们去参加葬礼,但是郑晶晶她们觉得应该有所表示。

天葬,是吐蕃文化中最为广泛的一种殡葬仪式,跟中原的土葬,海葬,火葬都是一样的殡葬形式。

只不过对于从小受到中原文化熏陶的她们,很难理解天葬这种做法。

中原文明中有‘全尸’一说,这种人死后保留全尸才是最大尊重的思想根深地步,所以对于天葬这种,人死后肉身被布施给肉食类飞禽的做法完全不能理解。

他们觉得死无全尸,将尸体喂养野兽是对死者的极其不尊重。

但是实际上,天葬的这个传统只是针对一些信徒,如果不是信徒,这天葬也就没有意义了。

天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信徒的灵魂更加升华,而是用消亡的柔声来反哺这个世界其他的生灵,这是取自佛教大乘佛法中菠萝蜜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在敦煌石窟中有一则绘画,讲述的是一位王子天生菩萨心肠,外出游玩时遇见一窝的虎崽和一直母虎,母虎骨瘦如柴在给几只小虎崽喂奶,但是因为饿极了,准备吃一只虎崽充饥。

这位王子看了之后很难过,对两位哥哥说“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爱子喂奶。依我看,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

他的两个哥哥也同意他的说法,但是却说“如果母虎不吃东西,那么他饿死之后,虎崽子同样会饿死。”

最后这个小王子决定牺牲自己喂养母虎,小王子舍身饲虎之后两个哥哥和父母都悲痛万分,而已经化身为佛的小王子从天上下来开解自己的亲人。

但是亲人们一想到小王子舍身饲虎死后惨状,就悲伤不已,无法理解小王子这种做法,但是最后被小王子开解,了解了人固有一死和慈悲的含义,劝道整个国家的人向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人不了解的,这个小王子舍身饲虎的做法大多数都不会理解,甚至觉得不负责任的做法,但是客观平心静气的思考一下。

死亡到底是一个什么含义。

人类的所有恐惧都是来源于死亡,所以人类永远有苦恼,但是这些苦恼和烦恼,有哪些是必要的,有哪些是不必要的,这个问题对于人生是很重要的。

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的人活的很久,但是他终究会死,有些人的生命很短,但是也是面临死亡。

所以死亡本身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如果太过执着在生死这件事情,那么人生将被捆绑在死亡的恐惧中,而放弃了人世间一些真正的美好的事物。

佛法的精妙不在于它的鸡汤有多浓,而是在于,佛法用转世和六道轮回的方式,解答了人对于生死的恐惧,弱化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把一部分人解放了出来,所以自古以来,很多大人物对佛法都是有涉猎的。

天葬是继承了这种佛法的一个分支方式,以肉身布施来回馈这个世界。

天葬不是对于亲人的亵渎和不敬重,天葬的仪式很复杂,甚至很隆重,不比中原的土葬差。

亲人去世之后,需要对尸首进行供奉,由当地的大法师们进行超度,诵经超度三天,然后天葬师们执行仪式,最后到天葬台进行天葬。

人类有一种认知差异,或者说是一种偏见,土葬尸首在棺材里,即便不被虫子啃食,也会被植物和土地分解,火葬更是直接,用火将尸首吞噬,还有其他民族的比如水葬,把尸首投入河流被鱼类啃食。

不管是植物,还是虫子,秃鹫,鱼类,这些都是生物,甚至连火苗和海水,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在进行葬礼仪式的时候,没有任何差别,都是肉身布施,对于世界的一种反馈。

就像是鲸鱼死后的鲸落一样。

这是神奇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脱。

所以天葬跟对死者尊不尊重,似乎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

但是尽管心里上那关过去了,亲眼见证天葬的意识,会让人真正的感受到,什么叫死亡,什么叫人生无常,什么叫人生。

送葬的僧侣队伍转动的经纶发出的禅意像是魔音灌耳,让人的心跳都变得平稳了很多,亲人们抬着遗体到了天葬台,空气中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不是恶心的腐尸,也不是好闻的芳草。

天空盘旋着成群的秃鹫和鹰类,在天葬师吹动哨声之后落在了天葬台四周,安静的注视着。

王耀从这些肉食的生灵眼中没有看到嗜血的暴虐,反而有一种人性化的平和。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