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天已大亮。
秦嬷嬷已经候在了一侧,高兴的给她穿了衣裳,梳好头发,便要抱着她走。
杨乐怡自是不习惯,非要自己走,秦嬷嬷没法,只好依了她。
出了屋子,映入眼帘的是个宽阔的庭院,几颗苍翠的大树和山石相互点缀,四面抄手游廊连接着院子一周,院中甬路相衔,碧瓦红墙的房舍透露出一派庄严景象。
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
唉…什么仿佛哦,这已经是置身在千年前了,只不过不是记忆中的朝代而已,杨乐怡心里嘀咕着,随着秦嬷嬷走向正房。
肥肥的小短腿好不容易跨过正屋的门槛,迎面吹来一股风,紧接着小身子便被人用力的抱住。
“妹妹,妹妹,你终于好啦,你再不好,我可都急死了。”
杨乐怡本能的要推开,却是做无用功,抬头看着抱着她的小屁孩,不对,应该是四哥,小屁孩四哥,人小力气倒是不小,快勒死她了。
“四少爷,小心勒着五小姐。”秦嬷嬷拦都拦不住,连声说着。
“文林,快放开妹妹。”
杨文康赶紧扯开四弟,瞪了他一眼,妹妹这么小,勒坏了怎么办。
看着歪着脑袋,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东张西望的妹妹,忍不住摸了摸妹妹的头,牵着她往里走。
杨文林才不在意哥哥的眼神呢,欢快的蹦来蹦去,看的秦嬷嬷乐呵呵的直笑。
绕过一道屏风,里面豁然开朗,靠北的窗户前是一条长长的榻,榻上左右两侧有着扶手,中间则摆着矮矮的小桌几,几个墨绿色绣着荷花的靠枕倚墙摆放。榻的两边是两个大大的多宝格,只简单的放了些花瓶之类的摆设。
杨启安和柳氏正坐在榻上,看见三个孩子,不由露出笑容。柳氏牵过女儿的手,细声问着她有没有哪儿不舒服,杨启安父子三个也都关切的盯着她瞧。
杨乐怡笑了。
小小的女娃娃,穿着一身粉色的衣裳头,包包头上系着同是粉色的飘带,一双大大的眼眸清澈见底,眉宇眼角满是甜甜的笑。
这笑容瞬间融化了在场几人的心。
这一路过来的疲惫和担忧,似乎都在她的笑容里彻底的卸了下来。
一时间,屋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用过了早膳,一行人去给杨老夫人请安。
出了院子大门,往东走,一路栽种的都是柳树,清风微扫,柳枝飘荡,风景宜人,很是舒服。杨乐怡克服住被人抱的怪异感,努力睁大眼睛瞧着四周的风景。
却不知,她一副好奇宝宝的可爱模样,让她的爹娘和哥哥们更加欢喜。
很快,到了杨老夫人居住的院落。一眼望去,整座院子占地面积很大,绿色藤萝爬满了院墙,苍劲的古树斜着身子向墙外伸出了茂密的枝桠。此时院门大开,三个月前跟着大老爷一家提前到的赵嬷嬷看到他们来了,赶紧朝里面递了个话,殷勤的迎了上来。
“二老爷,二太太,三少爷,四少爷,五小姐,老太太正等着你们呐,大老爷一家刚到不一会儿。”
柳氏赶紧加快了步子,一边问着赵嬷嬷,老太太几时起的身,精神可还好等等,赵嬷嬷都一一笑答了。
穿过垂花门,走过甬道,就听见了正屋里杨老夫人的笑声。
听到赵嬷嬷的通传声,立刻有丫鬟掀了帘子。
“快快,快进来,怡儿可是真的好了?”
进门的时候杨乐怡被放了下来,这会儿正仰着脖子看着屋子里的人。
老夫人瞧着比昨日精神好了许多,正慈祥又关爱的向她伸出了手:“好孩子,快过来给祖母瞧瞧。“
记忆中那么疼爱她的祖母!
杨乐怡不由自主的迈开小短腿奔了过去:“祖母,怡儿已经好了,再也不让祖母担心了。”
“哟,哟,慢着点,别磕着。”接住飞奔而来的小身子,老夫人乐得紧紧的搂住她:“这是怎么了,这病了一场,我们怡儿懂事了,呵呵呵。”
榻上的祖母两鬓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穿着件半新的宝蓝色云纹褙子,身上的气息是那么的慈祥而温暖,这气息如同前世将她捧在手心里的奶奶。
“怡儿以后会好好孝顺祖母!”低声喃喃的说着,老太太没听清,在她旁边站着的大伯娘冯氏倒是听到了。
“这孩子,可真是。”她稀罕的摸了摸她的头。
杨家在杨老将军那代,就只有他一个人,还是个孤儿,连个旁亲都没有。杨老夫人倒是有个弟弟,只是还未成年便过世了,后面就再也没有弟弟妹妹出生。
到了他们这辈,也就杨启成和杨启安,杨老将军一生未纳妾,家庭关系简单又和睦。
再到小一辈,她生了杨文德,杨文华俩兄弟,弟妹柳氏生了杨文康、杨文林,一屋子的小子,闹腾的不行,惹得大家纷纷盼望能有个姑娘。
结果三年前弟妹争气,还真生了个姑娘,可想大家有多喜爱。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期望太大,这孩子自从生下来后虽然一直乖巧,但很晚才开口说话,到三岁头上,看着比同龄的小娃娃木讷许多,一双眼睛虽是生的好看,却总是呆呆的样子。
“祖母,一会儿我在院子里翻跟头给您和妹妹看,咱们家现在好大啊,以后我可以到处翻跟头了。”
“你个皮猴,再大的地儿也不够你翻的,呵呵呵。”杨老太太用手点了点小孙子的头,心情大畅。
“这可比不得边城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