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闲云和张宝儿没有看错,李宜德的确是个好师父。
李宜德对童奴射箭的训练方法比较独特,他把一张张崭新的长弓庄重的交到孩子们的手中。
看着满脸兴奋的孩子物们,李宜德将自己手中的弓举起大声问道:“这是什么?”
“弓!”孩子们大声回答。
“没错,是弓。但是,你们知道弓是我们的什么吗?”李宜德又问道。
孩子们不知道该如何答了。
“弓是我们的生命。人在弓在,弓在人在,离开了弓我们就离开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名箭手,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爱弓,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你们明白吗?”
“明白!”孩子们的回答响彻云霄。
李宜德的意图很简单:经常使用的武器,一握在手,会有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这就是“弓感”。
从这一天开始,孩子们二十四小时身不离弓。吃饭、睡觉、训练都带着弓,弓成为了他们的朋友、兄弟和最熟悉的伙伴。他们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静止瞄准练习和快速举弓瞄准练习。
……
光练习射箭是不够的,张宝儿还琢磨着怎么让童奴们练习骑术,如果不会骑马将来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张宝儿让童奴们不论吃饭还是睡觉,必须要时时刻刻都与自己的马待在一起联络感情,为此,张宝儿给每个人都配备了两匹马。
张宝儿要求童奴要和自己的马交朋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和自己的马进行沟通,至于用什么办法不管。
为了更好的达到效果,张宝儿还天天让苏巴给童奴们上课,对马的生活习性、嗅觉、视觉、味觉、听觉以及如何进食和睡觉的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再之后,就是要训练童奴们骑马了。
张宝儿的法子也很特殊,他让苏巴先行骑马确定了路线,大概以大草滩马场为圆心,整个绕一个大圈,距离一千里。
张宝儿嚼完了最后一口干粮,喝了口水,然后站起身来。这已经是离开大草滩的第五天了,童奴们大概行进了近五百里的路程。与骑兵的正常行军比起来,或许速度是有些慢了,可张宝儿已经非常满意了。因为,包括童奴们全部骑的是裸马!
所谓骑裸马,就是骑光背马,没有马鞍、马蹬和马缰绳。
出发前,张宝儿向童奴们下达这个命令,童奴们并没有什么反应。在他们看来,张宝儿让他们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可苏巴听到后,差点没有把下巴惊掉。
骑裸马并不奇怪,草原的孩子哪个没有骑过裸马。可像张宝儿说的要骑裸马一千里,他可是闻所未闻。
骑裸马因为没有缰绳和笼头,在光背的马上很难控制马的走向。没有马鞍和马蹬,只能用两腿使劲控制平衡。马脊梁又窄又硬,马上的人要随着马奔跑的起伏而动。尽管张宝儿给每匹马的马背上都铺了一块毛毡,但是在奔跑中若马背上抬而你的屁股却向下颠,必然就会碰的生疼,这需要很高的技巧。特别是像童奴们这样的生手,一旦骑上了光背马就下不来了。这时候想不做好汉也不行了,只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坐稳了、夹紧腿、沉住气、豁出磨破屁股,由着马儿使性子不停的向前奔驰。
其实,张宝儿也不知道该如何训练童奴们骑术。在后世的时候,他似乎听说当年成吉思汗就是用这种方法,将蒙古少年训练成了天下无敌的骑兵。于是,便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如今看起来,效果似乎非常明显,仅仅五天时间,童奴们驾驭马匹的能力提高了不少。
第一天,很多童奴们数十次让马给扔到草丛里,摔得眼睛里都是星星。因为没有马镫,所以不必担心坠马时有被马拖走的危险,骑马最怕的就是坠镫,那往往会死人的。一整天就这样拖拖拉拉的跑了三十多里。
第二天,童奴们有了经验,除了大腿磨得生疼之外,他们全天行进了五十多里,被甩下马的次数也明显少了许多。
第三天,依然是大腿内侧疼痛,可却跑了一百里。一半以上的人没有再被马甩下去。
第四天,他们通过途中多次换马的方式,竟然跑了一百八十里,除了极个别人以外,几乎已经没有人掉下马去了。
今天是第五天了,尽管才到了中午时分,可一上午时间换了两次马,已经跑了一百二十里了,无一人坠马!
张宝儿看了看童奴们,休息的都已经差不多了,也喂过了战马,于是大声喊道:“上马!”
童奴们上马的方式有些特别。因为没有马蹬,加之童奴们个头矮小,所以原地上马颇有些困难。
不过,这也难不到他们。只听见童奴们发出五花八门呼哨和吆喝声,马的听觉非常好,在杂乱中它可以迅速分辨出自己主人独特的声音。听到主人的声音后,战马就开始小跑起来。这时候童奴们在马的一侧跟着马跑,慢慢贴近战马左手一把要抓住马脖子上的鬃,借着惯性右手按住马背,使劲跳起,扑到马背上,顺势迈右腿,翻身骑正了,两腿夹紧马身。这一连串动作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半点犹豫。
在第九天的时候,张宝儿带着童奴们回到了大草滩,比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天。
张宝儿的办法歪打正着,童奴们从不会骑马到马术娴熟,仅仅只用了九天时间
童奴们既然会骑马了,当然就要给他配备马鞍和马蹬了。
或许是童奴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