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尸骨生前是被人毒死的?”黄嵩感叹道,“唉,这老兄也是可怜。”
虽然过了不知多少岁月,但骨头上面依旧能瞧见黑沉沉的颜色。
尽管不知道尸骨的主人是谁,但这个下场也挺凄凉的。
姜芃姬瞧了一眼尸骨。
“这具尸骨有些年头了。”
总之不会是这个时代的尸体,看手上这枚法印,估计尸骨主人也是大夏朝时期的。
“挖个坑埋了吧?死得那么可怜,要是连尸骨还被抛弃野外,未免太惨了些。”
姜芃姬点头,护卫又吭哧吭哧挖坑将尸骨埋入地里。
黄嵩诧异地望向姜芃姬,迟疑道,“这枚法印……怎么处理?”
死人的东西还是别碰为妙,谁知道上头有什么脏东西?
姜芃姬说,“子孝身边也有一枚差不多的法印,我让他看看。”
黄嵩哦了一声,没有继续追问。
看法印的质地,价值不菲,不要白不要,反正主人也不能找活人算账。
这也算是飞来横财了。
等他们回到营地,天色也暗得差不多了,姜芃姬将直播间关闭,还请黄嵩一道用晚膳。
黄嵩感慨道,“输给兰亭,越发服气了。”
姜芃姬道,“吃饭也堵不住你的嘴。”
黄嵩心下摇头。
他以前听说姜芃姬的膳食都和士兵等同,那时候还觉得不可能,如今一瞧却知道是真的。
正因如此,他才会那般感慨。
东庆大部分国土隶属于北方,小麦种植兴盛。
不过大夏朝之前,人们还不知这东西能磨成面粉,大多都是带着壳蒸着吃,称之为麦饭。
之后,人们发现小麦能磨成粉被制成各种面点。
不仅吃得饱,味道也比之前的麦饭好得多。
尽管如此,奈何农业技术不成熟,麦子去麸皮耗费的成本太大,价格也随之上扬,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百姓们吃的麦子或者其他食物,处理过程很粗略,时常掺杂砂砾、小石块。
判断一个人出身富贵还是贫穷,往往看他的牙齿就知道了。
牙齿整齐干净,这意味着吃**细,还能洗牙漱口,生活条件自然富贵。
牙口磨损且层次不齐,多半是贫穷人家,他们吃的食物都是没有精细处理过的,沙石较多。
士兵的军粮,十六国之前是小米粥或者麦饭,如今则是用小麦磨成的粉制成面点和米粥。
搁在他眼前的烧饼馒头瞧着十分精细,看不到沙石的痕迹,吃着也是香软可口。
姜芃姬身为主公,吃得精细一些也正常,但黄嵩看到普通士兵吃的也是这个。
这说明什么?
说明姜芃姬治下经济十分繁荣,农业工具发达,普通士兵也能吃得精细。
窥一斑而见全豹。
黄嵩自然是输得心服口服。
殊不知,姜芃姬对农业器具的改良和发明几乎与战争器械等同,每年都拨下去大量经费,木工坊的邵光张平拿着那么丰厚的工资,要是不给她吐出点儿好东西,她能捶死这俩。
如果姜芃姬这会儿回去一趟,她会发现丸州的农业器具又改良了。柏月霞可是墨家巨子指点过的,天赋极佳,三个科技达人凑到一块儿,天雷勾动地火,灵感迸发是一波接着一波。
吃过饭,黄嵩主动告辞,姜芃姬点着油灯看了三个时辰的文件。
等她放下最后一卷,她听到卫慈的脚步声。
果不其然,卫慈又给她送夜宵了,要不是她吃不胖,这么喂着迟早成猪。
“子孝,你看看这个。”姜芃姬掏出之前捡到的法印递给卫慈,接过卫慈递来的碗筷。
“这是……”卫慈惊诧地睁圆了眼睛,下意识抬手去摸自己腰间位置,六如真人托了尘大师送给他的法印还在,主公这里怎么也会有一枚一样的,“主公,这枚法印从何而来?”
姜芃姬仔细说了细节,当听到法印是一具不知名无头尸体附近捡的,卫慈什么都明白了。
他严肃道,“那具尸体怕是大有来历。”
姜芃姬问,“什么来历?”
“怕是前朝那位皇甫丞相的遗骸。”卫慈迟疑道,“慈这里也有一枚,这是六如真人托了尘大师赠与慈的,据六如真人讲,法印曾是某位道家俗家弟子的物件,那位弟子便是大夏朝的皇甫丞相。法印共有一对,一枚一直传到了六如真人手中,另一枚应该是随同陪葬了。”
法印是道士在法事和科仪中常用的道具之一,那可是吃饭的家伙,上表请神的。
六如真人送卫慈一枚,让他“镇压邪祟”,如今又冒出另一枚,他是越来越糊涂了。
姜芃姬道,“那个什么真人送你这东西做什么?”
他感觉得出来,这东西有一股浩然正气,因为无害,姜芃姬才允许卫慈贴身带着的。
卫慈摇头,“慈也不知。”
姜芃姬道,“既然如此,那这枚法印你也拿着吧。”
她把法印强塞给卫慈。
卫慈接着不是,推辞也不是,最后只能接下了。
这枚法印毕竟是亡者的随葬品,卫慈也不会贴身带着,收好以后弄个牌位供着吧。
望着卫慈离开的背影,姜芃姬的眼眸在烛光得映照下显得黑沉而深邃。
第二日,姜芃姬接到风瑾发来的战报。
传信兵骑着快马赶来,气喘吁吁道,“主公,昊州大捷!”
姜芃姬神色平静地展开战报。
黄嵩大军已经被俘,昊州的防守力量十分薄弱,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