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让中诏有了时间缓过气来,日后再想出兵攻伐,难了。”
这位老将是姜芃姬从杨涛旧部挖过来的。
老将作战经验丰富,但人老心却不老,战场十分活跃,做梦都想立战功那种。
倒不是他多爱打仗,仅仅是因为老人家不服输,总喜欢与年轻人较量一二。
他从杨涛旧部变成姜芃姬的降将,对战安慛之战倒是有刷脸,立功几次,但他并不满意。
他感觉自己还正值巅峰状态,能拉开两石的重弓,箭术精准,算得上百步穿杨。
现在有仗打,他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战意。
根据他对自家主公往日的了解,主公也是绝对的主战派,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老将的话是不少人的心声。
敌人都奄奄一息了,这时候当然是趁人病要人命啊,二话不说提裤子就干,墨迹什么?
他们跃跃欲试,试图搞事儿的模样比姜芃姬还积极。
嗯——
这大概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这么一个主公,哪怕手底下是一群佛系下属,那估计也是斗战胜佛。
听了老将军的话,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连连点头,但卫慈几个却面色迟疑。
诚然,这是拿下中诏的好机会,但——
颜霖瞧了老将军,默叹一声。
“柳公,霖的意见与老将军略有不同。”
老将军一听这话就黑脸了。
他们这群武将负责打仗,但阵前出谋划策是颜霖这些谋士。
后者的意见决定了前者有没有仗能打。
老将军忍着不满道,“颜军师觉得此时出兵不好?”
颜霖唇角挂着笑,先是出列恭维一番老将军,说人家急切为姜芃姬立功的心态值得肯定,这说明老将军忠心为主、作战英勇,老将军被他说的脸色缓和不少,可话锋一转,颜霖道,“……只是,霖以为时机尚未成熟。柳公手中尚有南盛未治理,再添一个中诏,徒增拖累。”
老将军不满了,“中诏怎么能算是拖累?”
颜霖道,“中诏境内诸侯相伐,各处皆是战后疮痍,柳公若是拿了中诏,难道不要治理?我军兵力虽称百万,但真正的精锐却不足五十万,剩下五十万皆是作战经验不足的杂兵。这些兵力护卫东庆、南盛两地足以,但若要加上一个中诏,反而拖累了整体战力。我军连年作战,正需时间修养,恢复元气。若是强行出兵征伐,分薄兵力,反而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时机的确很诱人,但颜霖并不赞成出兵。
举个通俗的例子,此时的姜芃姬刚吃了一桌名为“南盛”的山珍海味,她吃得很饱很饱了,但这时候后厨又端上来一桌更加美味,但量更大的美食。姜芃姬是吃呢,还是不吃呢?
若是吃,她会彻底吃撑,不仅尝不到美味,反而要经历近乎肠胃涨裂的痛苦,身边还有两个举着柴刀棍棒的敌人。她吃得连道都走不动,敌人这时候一块儿上来打她,她会如何?
若是不吃,等她慢慢消化完上一顿的美食,然后再享用下一桌美食。
哪怕美食已经凉了,但能让她吃饱喝足,有精力干掉一旁虎视眈眈的敌人。
老将军等人被时机引诱,浑然忘了自己这会儿还消化不良,但颜霖他们却没忽略。
颜霖说得很仔细,老将军却有些不以为然。
“错失这次机会,再想拿下中诏可就难了。”
机会就是要把握住才有价值,如此大好机会,怎么能错过?
幸好,跟颜霖同样想法的人并非他一个。
丰真几人也是这么想的,纷纷出来应和颜霖的提议。
此时真不应该出兵。
蛰伏修养为重,出兵扩大地盘可以缓一缓。
杨思还给出一个提议,他建议亓官让他们继续当搅x棍,将中诏境内的局势弄得越乱越好。
当然,这么做的同时还要兼顾北渊和西昌两国的动静。这两个国家的情况与卫慈所知的上一世大致相同,但因为时间缘故,两国还没沦落到后期脆如蝉翼、一捅就破的程度。
北渊和西昌要是觊觎中诏,还是能挤出一定兵力。
亓官让他们几个费尽心力折腾残中诏,可不是为了给北渊二国做嫁衣的。
老将军性情略微固执,一时间无法接受这种说辞。
未来的事情谁能算无遗策?
若是错过这次机会,鬼知道会不会有其他变故?
老将军的担心,众人不是不明白,但如今的情形实在是不允许他们再出兵了。
听着底下众人的辩论,姜芃姬神色无悲无喜,仿佛他们谈论的事情跟她没有半分关系。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主战的声音渐渐低了,她才出声打断两方争论。
先是肯定了两方观点的优劣,然后再表述她的想法。
姜芃姬也不赞同出兵。
为什么?
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满打满算,从备战出征聂良、掉头打杨涛再到攻打安慛,她这边打了快三年的仗,期间没怎么停歇,期间还因为安慛的算计而出现粮荒,靠着非常手段才度过那个难关。
她有心继续打,但后勤却跟不上,若是一意孤行,势必要暂时放下南盛的治理。
姜芃姬很清楚,南盛各地还有不少反对声音,若是她松懈了对南盛的掌控,这些声音紧跟着就会搞事儿。哪怕没法子让她伤筋动骨,但也能学一回苍蝇,将她扰得心烦意乱。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