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只在后来年幼时听身边嬷嬷略略提过两句,每每想来都心中庆幸:幸好那时母后福泽深厚,连带着娘胎里的自己也争气,那婕妤才没有得逞。
那婕妤在承熹出生之前就被打入了冷宫,没出两月就暴毙了。想到如今大皇子的外祖家官位低微,猜测当年后宫之事也牵连到了那婕妤的母家。
常言道:祸不及子女,可这话放在现实中就是个笑话。那婕妤暴毙而亡了,她的儿子却也不是善茬儿。
这位大皇子比承熹大五岁,他母妃被赐死之时他已经记事,哭喊闹腾了几日被文宣帝禁足了三月。因他母亲心狠手辣,他从不受文宣帝亲近,想来在这宫里过得不如意。
可这位也不知是小小年纪就心机深沉,还是受了奸人挑唆,禁足期满之后整日往皇后的坤宁宫跑,振振有词说是要向皇后尽孝,要为他母妃赎罪。
皇后也不好把人赶出去,只好私下吩咐了照顾公主的奶嬷嬷紧着点儿心,但凡这位大皇子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一概来回报给她。
可过了两三个月,这位大皇子还是日日上门,知道宫人防着他,也不靠近小公主一步,只远远地看着他的异母妹妹,眼神忧郁又清澈。
皇后猜他是小孩子失了娘亲,又没有父皇疼宠,猜他心里落寞,久而久之也放心不少,还敲打了宫人让他们对待大皇子不可有半分慢待。
可突有一日,那时候还是个婴儿的承熹不停地吐奶,宫里最好的两位小儿医诊断后只说公主自娘胎里就积了弱,这两日吃多了结了食,待消了食也就好了。
连着吐了一日,用了太医的丸药也止不住。小公主的小脸煞白,呼吸微弱,连手足都血流不畅开始发青。
那两位小儿医还是开了点消食散,都说消了食就能好。文宣帝与皇后心神不宁,直接请了太医院的院正并一干太医前来诊治。细细一查,发现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两位小儿医还是开了点消食散,都说消了食就能好。文宣帝与皇后心神不宁,直接请了太医院的院正并一干太医前来诊治。细细一查,发现小公主吃的奶水有问题。
原来奶嬷嬷每日清洁,洗澡所用的水中溶了一种药水,这种药水溶入水中稀释后变得毒性微弱,奶嬷嬷洗浴后胸乳上便沾了这种药水,婴孩长期服用她的奶水自然会使肠胃受损,久而久之毒入肺腑。
这毒经过水稀释后毒性便弱了不少,可日积月累也不可小觑。太医断言:若是小公主长期服用这带毒的奶水,怕是连一岁的抓周礼都活不过。
作者有话说:
1.我也不知道太子的女儿应该叫什么,百度说是“皇女孙”。反正不能是格格……这个刚出生的女婴儿不是太子的娃,太子还没破♂身就被戴了绿帽。这个女孩目前只打个酱油,是下下本书的女主,是皓儿未来的cp,身世成谜。
2.生下孩子就暴毙的太子良娣是奸细,入宫之后与旧主身边的人生了私情。到底是哪方的暂时就不剧透了,以后会再细讲。那良娣有了身孕的事瞒不住了,主动坦白了自己背后势力和一些重要消息,跟太子求了个留下她腹中孩儿的恩典。
太子应允留她腹中孩儿一命,又怕把她送到宫外去她又会私传消息,只能把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钟粹宫这么大,又全是太子的人,他想瞒的消息都能瞒住。瞒了那么久,却在那良娣生产当日被碎嘴的小太监听到并传了出去,弄得宫里人尽皆知,只能办了这个洗三宴。
以上,如果哪处逻辑不通,请自行脑补;如果全部逻辑都不通,请同情作者的智商,并假装没看到这个情节……
3.大皇子是个有故事的小反派。
4.明天没有忠犬的戏份,后天有吻脸戏【哎呀呀呀好羞涩】
☆、大皇子妃
本章剩余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毒害皇嗣、甚至收买太医,经过一番彻查之后,原来这一切都是大皇子的阴谋!
到了那时,宫里人才知道这位身世坎坷惹人唏嘘的大皇子是怎样的包藏祸心!他不过是一个五岁的孩童,手段毒辣比他生母也不遑多让。
皇后震怒,恨不得当场把大皇子杖毙——她的承熹在娘胎中就中了毒,又早产一月,承熹出生头两月身子虚弱得厉害,连她这个做娘亲的都只敢在床边看着她,没敢抱过几次。如今女儿却还要被这种腌臜的东西伤害,简直不可饶恕。
文宣帝念在大皇子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头个孩儿,又年幼无知才犯下错事,想来是受了奸人挑唆,对亲生孩儿实在下不了狠手。只好把他身边的近侍通通拷问了一遍,调离了大皇子身边,让内务府换去一批新的,又着太傅好好调♂教。
大皇子又长了两年,听宫人来报他经常杖毙身边宦监,偶尔也打死过小宫女,性情乖戾,暴虐嗜杀,身边的宫人不知换了几批。此后文宣帝便彻底疏远了大皇子,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见上两面。
这位大皇子十四岁就出宫落了府,如今已有二十七岁,至今未能封王,更无封地,所以仅以大皇子作称。
没有皇家谋划,只娶了一位闲散侯爷的嫡女,只是大皇子妃这身份说来也有些牵强。前侯爷是她的生父,早早去了,膝下又无子,侯爵便落在了隔房的弟弟头上。
大皇子妃生生从侯府嫡女变成了侯爷的侄女,她才情相貌都是拔尖,只是如今身份去配皇子,去做圣上的长媳,委实有些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