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漫漫大唐路>第二十九章 青蛙的故事

礼制起源于部落时代的祭祀制度,原始宗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开始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比如在播种之前设下祭坛祈求风调雨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原有的目的渐渐模糊,转为了一种集体性的政治活动。

春秋时期,周王室对国家的控制力下降,诸侯蠢蠢欲动,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诸侯对周天子失去了原有的敬畏,祭祀的仪式也渐渐开始效仿周天子。民众希望恢复到原来的和平时期,很多人认为诸侯暨越乱用祭祀的器物是导致天下战争频繁的原因。

鲁国有一个叫孔丘的人,见到天下是这样的情况,他整日忧心忡忡,希望恢复天下的秩序。他甚至认为尧舜禹执政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主张重整礼制,认为这样天下才会恢复和平。

很可惜,他的主张不被当权者接纳,孔子是个失意的政治家,他周游列国,始终没有受到重用,最后郁郁而终。临死之前他表达了心中的忧愤之情:“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他说自己梦见了自己在正屋的两根柱子之间祭祀,这正是商朝的祭祀方式。哪怕是临终之前,他仍然没有放弃心中那个恢复旧制的理想,弥留之际,他的内心一定是绝望地。

但是他恐怕想不到,他生前的主张会在后面的朝代大行其道,因为周礼就是一套严格等级制度,统治者希望通过等级的划分来使各阶层的人们各安其份的生活,这非常契合统治的需要。

真正的周礼早就在动荡的年代和朝代的更迭中失传了,春秋时期的孔子本人甚至对很多内容都不是很清楚,要去请教老子才行。后来各朝各国施行的周礼大多是通过前朝流传下来的一些内容进行的特色改编。但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封建等级制度,它对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不同的身份、职业都有不同的规定。

比如说王小麦被授予的正式礼服的帽子有八颗珠子,也就是所谓的冕有八旒,其对应官爵就是二品。而国公是一品,冕上应该有九旒,也就是说他与国公无缘了,至多是个开国郡公,甚至很有可能是个县公。

王君廓当年对唐朝玩了一把反复无常,都封了开国郡公,加封了上柱国,何况王小麦此次立的功劳如此之大。李二是个心思极为敏感的人,朝廷已经开始想办法削减他的权力,这些他都知道。李元吉回到长安之后立马到了老爹面前告了自己二哥一状,说他故意拖延还朝时间,肯定是在洛阳有什么不轨的动作。

太子也说过,老二手底下的将领都是些山东人士,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表示,但是其中的意思无疑就是在说李二已经和山东人结成了一种同盟。平心而论,李建成的这番话没什么不对,李二确实就是在结党营私,但是李建成话中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明显的在挑拨离间了,这话给人听起来就像是李二只重视山东人士一样,让那些非山东人士怎么想?

李建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造成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不仅会让皇帝疑心李二的举动,而且还能分化他手下那些非山东籍的文臣武将。此山东非彼山东,粗略指太行山以东也。

大唐起兵的时候,李二所倚重的多是关中人,但是后面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尤其是瓦岗军失败之后,山东的人才也源源不断的涌入了他手下。秦琼程咬金王君廓魏征全算是山东人,深得李二的器重,再加上一个罗士信,虽然不是李二的直属属下,但是平时却与他关系保持的很好。

如今还要再加上一个王小麦,李二平了孟海公之后特地去济州的事情肯定是瞒不过有心人的,王小麦归唐之后就深深的打上了李二的标签。

李渊一代开国君主,怎么不会不知道这种将领拥兵自重的危害。西魏、北周、隋朝全都是拥有兵权的大将篡位建立的,如果这个将领是旁人,说不定他早就下手除之了。但是这个人偏偏是自己的儿子,目前为止,老二并没有什么过错,相反,他对大唐还立下了赫赫功业。对于李二,他还是希望用怀柔的手段慢慢剪除他的羽翼,让他安安心心的做一个亲王。

通过王小麦的封赏,李二已经看到了朝廷和他老爹对他的戒心。他心里很不好受,一来是觉得愧对王小麦;第二就是委屈。这次平定洛阳,将士们出征在外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为大唐扫平了北方,但换来的却是更进一步的猜忌。

王小麦看着李二的脸色,略一思索,拱手向他施了一礼:“恭喜殿下。”

李二叹了一口气,看了看王小麦的神色:“不知道王总管所说的乃是何喜?”

“自然是祝贺陛下与殿下父子情深。”

“你……”李二闻言心头升起一阵怒火,这人难道是在戏耍本王?皇帝的戒心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出来,还说什么父子情深?

王小麦却不理会李二继续往下说道:“把一只青蛙扔进一只装满沸水的锅里,青蛙感受到高温之后,会立即跳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在装着温水的大锅里,下面放上点燃的干柴,青蛙一开始感受不到高温,随着水温的升高,等它想跳出来时,已经为时已晚。”

李二看了王小麦一眼,眼神有些奇怪。

王小麦却一脸的淡定,这个故事在后世简直家喻户晓,拥有多层含义。自己对李二这么说就是告诉他不要怕这种看得见的困境,只有无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章 青蛙的故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