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舌尖上的大宋>第1759章:两宫皇太后(上)

寿安宫的小太监自然是迷糊了,忙追上杨怀仁,问道,“大将军,寿安宫,您刚才已经走过了……”

杨怀仁停下脚步,坦然道,“我知道刚才就是寿安宫,不过按照后宫尊卑有序,既然两位太后同时来召见本帅,本帅也只能先去向太后那边拜见。”

说罢便冲问话的小太监笑了笑,接着示意慈安宫的小太监继续引路。

后宫里两位太后虽然相处和睦,但其实也没什么过密的往来,个中原因自然不用多说。

两位太后同时做出类似的姿态,似乎也是不想让赵煦这个当儿子的为难。

但是在宫人心中,总是不自觉地会分出个高低来的,比如慈安宫的人便觉得他们伺候的主子是正宫皇太后,自然他们的地位要比寿安宫的那些工人高一些。

而寿安宫的人觉得朱太后是当今陛下的生母,皇帝对慈安宫那位的尊敬是出于礼,可对寿安宫的这位可是出于亲情和内心的。

既然陛下都和寿安宫的亲近,那么自然是寿安宫的人比慈安宫的人要更有地位一些。

这种事后宫里也算是常见,别说两位太后了,就是普通嫔妃的宫人,也是仆凭主荣。

宫里的主子受皇帝宠爱,他们自然觉得出去讲话都可以大声一点,而不受皇帝待见的宫院,院里人从上到下都很难抬起头来。

杨怀仁的话和举动自然让慈安宫来的太监觉得脸上有光,特别是那句“尊卑有序”,让他不自觉地在寿安宫的太监们面前挺胸抬头。

寿安宫的太监有些诧异,可杨怀仁说的话也并不是瞧不起谁,人家说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寿安宫的小太监只得先分了一个人回去禀报朱太后,才又跟着杨怀仁走向了慈安宫。

慈安宫里的向太后正在花园里赏花,其实说白了就是老太太趁着晌午刚过,日头还好,便晒晒太阳。

杨怀仁走进慈安宫的时候也不忘回头客气的跟寿安宫的太监说一句,“请几位公公等候片刻,等娘娘说完了话,便随他们去寿安宫。”

这也算给了他们面子,等杨怀仁被引入花园见到向太后的时候,之前引路的太监早已经把刚才路过寿安宫之时杨怀仁的话说给了向太后听。

向太后似乎很满意,她觉得如今杨怀仁位高权重,却并没有目中无人,起码对她这个太后娘娘,还是充满了敬畏之心。

杨怀仁以前和向太后接触不多,不过也算了解她的性情,向太后平时不理宫院外的事情,不管是朝堂还是后宫,她基本都是不管的。

但实际上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不论前朝还是后宫发生了什么事,她都门清儿,也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和理念,只是不常说出来罢了。

杨怀仁认为,像向太后这种地位身份,能在事物纷扰的后宫里稳如泰山,其实也非常不容易。

毕竟他没有儿子,不论是赵煦当皇帝还是将来赵煦的某位兄弟或者子嗣当皇帝,她都会因为大宋最讲究的礼义和孝道,得到她应该有的地位。

但是与此同时,她也因为和皇帝之间没法形成亲情上的共鸣,也很难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以向太后更多的选择低调生活,从不干涉宫院外的事情,但在她内心里,和后宫里每一个女人都一样,都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话语权的。

杨怀仁走上前恭敬行了礼,等向太后唤他起身后,杨怀仁便很自然地说道,“今日日头不错,深秋里难得有这样的好光景,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

向太后倒是心中暗暗吃惊,多年前杨怀仁每次进宫也会顺便来给她问安,但那时候都是强于形式,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

不过今日杨怀仁见了她,第一句话竟像是和一位长辈唠家常一般谈论天气,着实让向太后对他有点刮目相看的意思。

后世经常说一句话,叫自信的人最有魅力。

或许这种话说的很笼统,但大致意思的表达,还是没有错的。

杨怀仁如果在向太后面前战战兢兢,反倒让人觉得他心中有鬼了。

特别是刚才在紫宸殿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向太后一定是有所耳闻的。

不论是刘清菁被陛下亲口下旨废后,还是杨怀仁抛出来一个赵煦还有子嗣在世这么惊天的大秘密之后,他还能坦然自若,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如此轻松淡然地聊天气,这反让向太后有点不知如何开口了。

杨怀仁早料到了向太后忽然派人召见他来慈安宫说话,就是想知道杨怀仁的心态,或者说是他回京之后的打算,以及如何面对眼下混乱的局面。

他也知道,他没有必要非得按照向太后的心思去说,那么既然要说些大概向太后不会喜欢的话,那么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大大方方。

所以在向太后面前,他先做出一副轻松自然的样子来,便起码让向太后觉得他不论怎么打算的,都并没有什么私心。

向太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杨怀仁越是泰然自若,向太后反而不好对他产生反感了,而是觉得赵煦忽然急召杨怀仁回京,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向太后自然也是很精明的,她顺着说道,“是啊,本宫也老了,借着这难得的暖阳晒上一晒,到了夜里身子骨也暖和一些。”

聪明人之间说话,也便少了许多弯弯绕,杨怀仁笑道,“太后娘娘身体好着呢,这也正是我们这些臣子的福气。

只是不知天后娘娘忽然传微臣来慈安宫,可是有什么要事?


状态提示:第1759章:两宫皇太后(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