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舌尖上的大宋>第1947章:我们什么时候打仗

另一个老兵看样子好像有什么话想说,可又有些胆怯的样子,杨怀仁问道,“你是有什么话要说吧?不要拘束,说来听听。”

那老兵憨憨地笑着,忽然开口问道,“大帅,您说我们什么时候能打仗啊?”

这个问题还真问得杨怀仁有点不知所措,刚才大家还在唠家常,忽然扯到打仗的事情上,这话题的跨度也太大了些。

杨怀仁还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战争也从来不是说想打就打的,要么是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要么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计划和准备的过程,最终才成行的。

所以一个士兵问出这样的问题来,杨怀仁作为大帅,也实在是没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过一名普通的士兵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倒是让杨怀仁感到很欣慰。

在以前,禁军的士卒提出什么时候打仗的问题,简直是不可能的,禁军虽然是皇帝亲军,京畿卫率,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禁军自然也是首当其冲。

但实际上大宋的禁军这几十年来真正参与的战争少之又少,之前也提起过,除了几年前征伐西夏的战争,禁军差不多已经十几年没有参与大型的战争了。

把这次征伐西夏的战争算上,实际也没怎么打仗,战争前期两军更多的是对峙,然后便忽然发展到了后期,西夏内部大乱,导致夏军无心恋战,一溃千里。

当时参与了这次战争的禁军将士,虽然数量上不少,但真正亲身参与到激烈的战斗中去的将士,就不算多了。

而且当时的军功平均分配的每一个将士头上,其实也没有多少,而且那一批禁军将士大多已经不再军中了,现在这一批人,大都是后来补充进禁军的士卒。

按照以前对禁军的印象,杨怀仁认为禁军里从将校到普通的士卒,其实都不愿意发生战争。

因为禁军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当官的油水也足够多,所以他们更愿意占这个位子得到好处,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

可如今的形势变得有点不同了,将士们当然也希望没有战争,活在和平年代是一件好事,可从他们的职业性和利益的角度来讲,没有战争,也就没有更多的利益,军人就显得没什么地位。

而禁军的将士们一定也见识到武德军参与战争之后,普通的士卒因为军功而得到了极大的利益,所以以前最好不打仗的观念也渐渐变了,他们也希望能通过战争争取军功,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也许这么说不太好,但杨怀仁确实觉得将士们如果都有这样的念头,对大宋以及禁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将士们的心态从避战到求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也许说是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才逐渐改变了观念有些不好听,但事实就是如此的。

王庆在旁边显得有点尴尬,他自然明白一场战争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事情,战争就要死人,而且可能会死很多人,牺牲很多的将士,绝不是大家仅仅看到的获胜后的光彩那么肤浅的。

见杨怀仁没有立刻回答,担心杨怀仁怪罪,忙佯作训斥了那个提问的小兵道,“你胡说些什么?打仗的事情,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士兵能妄加议论的?

何况打仗关系到整个国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

提问的小兵为难地低下了头,杨怀仁笑道,“王副将,你也不用那么紧张,咱们都是军人,问这种为题呢,也不算是什么罪过。

只不过有一点你说的很好,打仗从来不是说说就行的,战争也从来都是残忍和冷酷的,而且不仅仅是咱们当兵的要冒着失去性命的危险,连咱们的国家和百姓,也要承担极大的奉献和牺牲。”

众人都低下了头,以为杨怀仁的回答,应该是表示起码最近不会打仗了。

杨怀仁也不想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接着说道,“战争这种事,也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说了算的,应对战争从来都不应该是紧急的行为。

就比如我们平时努力训练,其实就是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的战争,只有将士们平时把训练做的好了,真到发生战争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在座的将士们对杨怀仁说的这个时刻准备着的话倒是很认可,似乎让他们渐渐觉得,他们平时那么严苛的训练,是非常有意义的。

杨怀仁又说,“咱们大宋呢,其实未来肯定还会有仗要打,而且就在不久的将来,还很可能是一场大战。

但是呢,准备这么一场大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士们是不是要通过训练练就好自身的战斗本领?

还有,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打仗光有善战的将士们也不行,像粮草和辎重等等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是不是也要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些都是一场战争里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说你问我什么时候有仗打,我作为大帅也很难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过我倒是可以告诉你们,现在提前做好了准备总是没错的,到时候就算本帅要领兵出征,也一定要挑选最有勇气最有战斗力的将士们出征是不是?

所以你们以后要把平时的训练做好,要不然到时候我来虎骑卫挑人的时候,你们因为不合格而选不上,到时候可别怪我哦。”

杨怀仁说到这里,将士们都忍不住笑了,王大毛第一个站出来认真道,“这一点大帅大可以放心,龙武卫和虎贲卫的兄弟们能征善战,我们虎骑卫的也绝不是吃素的。

状态提示:第1947章:我们什么时候打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