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舌尖上的大宋>第674章:月饼

过中秋节,不得不提到月饼。月饼其实自古有之,只不过到了元末明初,才作为一种代表中秋节的一种代表食物。

北宋时期中秋也食用月饼,但只不过作为一种普通的糕点来食用,最流行的月饼制作方法是从宫中传出来的,所以此时月饼被叫做宫饼,而宫中,叫做月团。

当然,此时还没有后世最为流行的广式月饼,大致上只是被地理上南北的不同,被分为了两种。

以开封为代表的北方,月饼做出来是松软的面团状,吃起来松软可口,也难怪被叫做了月团,而不是月饼。

而过了长江到了江南,月饼的制作则更加精细,形状也更为小巧,外头是包裹的酥皮,而里边则是饴糖、豆沙或者果干,老百姓称其为饴饼。

杨怀仁想起以前吃过的广式月饼来,不知怎么觉得有点馋,想了想不如自己做一些,除了家人中秋节晚上赏月的时候食用,还可以拿来送人。

要做广式月饼,首先要准备转化糖浆和模具。木模子好准备,家里就有一些平时做点心的模子,只不过大小上来看不太合用,让庄子上的木匠按照杨怀仁所画的图样做一些就可以。

转化糖浆的制作也不难,准备一口锅,按照重量2比1的比例,加入糖霜和清水,小火慢熬。

当汤水开了之后,加入酸果汁的清汁水。后世大都是用柠檬汁来加工,当下也没有柠檬这东西,杨怀仁用味道类似的酸橘汁来代替。

锅中清水和酸橘汁的比例大概是四比一,加入之后开始搅拌糖汁,等到慢火熬煮下的糖汁开始变色,直到眼色变作了金黄之后便可以出锅了。

出国后的转化糖浆放置在一个大盆中冷却待用,接下来开始准备月饼的馅料和饼皮的皮料。

馅料主要就是制作红豆沙或者绿豆沙,再准备一些果干、肉松或者煮熟的咸蛋黄就可以。

制作皮料的时候,先在木盆里加入制作好的转化糖浆和食物油,比例大致是三比一,除此之外,还要加入一小勺碱水好少许食盐,然后搅动支均匀。

然后用网筛,筛入少许吉士粉。吉士粉是后世的一种制作糕点的通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叫法,实际上主要成分就是蛋液烘干后研磨成的蛋粉。

搅拌均匀之后,再筛入细面粉,面粉的重量,大约相当于所用的转化糖浆和食用油的重量之和。

搅拌让面粉和糖浆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揉成油乎乎的面团,此时还不能直接使用,而是要先密封放置在阴凉处一个时辰左右,目的是让面团自然松弛下来。

等面团变得松软并渐渐有了些韧性之后,根据模具的大小所需,用手将面团分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

小面团用手揉成油面饼,把红豆沙或者绿豆沙的馅料,中间包裹上果干或者蛋黄等,揉成球状的馅料团子。

馅料团子大约是油面饼重量的一倍,放入面饼中间,然后把面饼均匀的包裹住馅料,揉成球形的面团。

木质的模具中先抹一层底油,然后撒一些糯米粉,揉成球形的面团也放入糯米粉中滚动,让表面均匀的粘一层糯米粉,然后放入木模中,按压成型。

油面团从木模中倒出来,一个广式月饼的饼坯就算做好了。

放置均匀的饼坯上,在放入烤炉之前一定要先喷一些清水,防止受热太剧烈导致饼坯开裂。

之后放入烤炉之中,中火烤制大概五分钟之时,要再次取出来,等饼坯放凉后,再把鸡蛋液用毛刷刷在饼坯之上,然后再次放入烤炉中火烘烤一刻钟。

再次取出来,广式月饼就算是完成了。不过这时候月饼看上去表皮发干,起码不算是美观,要放置在阴凉处,让它自然回油。

等油分从饼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开始溢出到表面上来,月饼才看上去油光满面,散发着诱人食欲的光泽了。

杨怀仁很满意自己的作品,取出厨刀将一个成品月饼切片,细细品味了一下,和后世的广式月饼差别并不大,在现有的条件下能自制出这样口味的月饼,也是十分难得了。

模具上分别刻着字,凑一套出来,便是“中秋快乐”。

杨怀仁便吩咐家里厨子们一起动员,制作了一大批月饼,庄子里挨家挨户的去送,工地上的工匠们,还有谷地中间的禁军大营里,也送了不少,算是中秋节杨怀仁送给他们的福利。

中秋节送月饼,只不过是杨怀仁送去的佳节祝福,不过在庄户们和工匠们看来,这就是极其难得的美食了。

这年头糕点和糖类的食品虽然很多,但是因为价格还是有些贵,所以寻常的百姓人家和庄户们,平日里也是不怎么舍得花钱买糕点这些食品吃的。

能吃到杨怀仁送来的这些松软甜香的月饼,他们心中非常感激,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看着别人开心,杨怀仁作为月饼的制作者,那种满足感也是无法形容的。虽然身体累了一些,但是他觉得他得到的,比他付出的更多。

中秋节的早上,杨怀仁本想睡个懒觉,毕竟好久没享受过睡觉睡到自然醒了,都快忘记了那是一种怎样逍遥的享受。

不过他的身体似乎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天还没有亮起来,鸡都没有叫晨呢,他便自然而然的醒了。

躺在床上也是无聊,又不想吵醒了身边还在酣睡的韵儿,杨怀仁小心翼翼的爬下床来,换了衣服,便打算去围着庄子跑一圈。

很多事情,如果身体已经养成了习惯


状态提示:第674章:月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