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西游之纠察灵官>第十七章 安乐王

五更刚过,天未破晓,张慕仙起身盘膝坐定,默运九转元功。片刻后听到东屋的陈昌和厨屋的陈二妮也摸摸索索起身,院墙外面陆陆续续传来村民的吵闹之声。

张慕仙心中惊奇,起身来到屋外,透过篱笆墙见院外许多人说说笑笑向庄西而去,不由问陈昌道:“村里有喜事吗?”

陈昌恭敬道:“今天是“安乐王”祭日,大伙都是去禅源庵给他老人家上香呢!”

张慕仙心道:“看此情形安乐王很受人敬仰,为何我从未看到过此神的资料?难道是个野神?”就问道:“禅源庵是安乐王的道场吗?”

陈昌摇摇头,“禅源庵是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安乐王对湖州百姓有再生之恩,连菩萨都为之动容,亲自显圣湖州,法旨让他陪侍禅源庵,大伙就兑钱为他在禅源庵塑了金身。”

张慕仙听到“观音菩萨”之名,心中动容,这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大能,她与如来同为五方五老,地位仅在四帝之下,于是更加好奇道:“陈老丈能说说这位安乐王的事迹吗?”

陈老汉眼露感激道:“两年前湖州闹饥荒,朝廷赈灾粮迟迟不来,大伙儿只能以杂草、树皮充饥,更有人去吃观音土。大伙都以为会被饿死之时,有一个押粮官押送一批军粮赶往南越前线,见到湖州百姓的惨状心生怜悯,就将军粮私自分给大伙。大伙靠着这些军粮活了下来,押粮官却说,军粮未运到,他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但见百姓活命,心中却安乐祥和,说完之后拔剑自刎了!”

张慕仙心中动容,听陈昌继续说道:“大伙感念他的恩德,自发为他送葬。不知是谁说起押粮官救湖州百姓无数,应该被封王,该叫安乐王。一时之间湖州数十万百姓齐颂安乐王之名,诚意感动上天,观世音菩萨下凡显灵,亲口封押粮官为安乐王,陪侍禅源庵。”说到当日感人至深的场面陈昌脸色潮红。

张慕仙心中沉吟,“禅源庵建在何处?”

陈昌指着庄西山脉道:“就在西面的莫干山中。”说道此时就听到院外有人喊陈昌的名字,陈昌应了一声,向张慕仙道:“道爷您要不要同老汉一起上山,拜一拜安乐王?老汉这次去要请求安乐王保佑我那孩儿早日转正呢!”

张慕仙心道:“我若亮明身份,只怕会吓着这位安乐王!“口中却笑道:“那我跟老丈去会一会安乐王。”陈昌匆忙向外走去,没有在意张慕仙说的是“会一会”而不是“拜一拜”。

张慕仙跟随陈昌出门,见到莲花庄的男女老幼都在陆陆续续向西侧山脉赶,熙熙攘攘竟然有一两里的队伍,沿途还不断有人从其他地方汇入人流之中。

张慕仙和陈昌坠在队伍尾部,天色大亮之时一行人进入莫干山区域。道路变得更加狭窄,两旁各有修竹万竿,一眼望不透边际。

张慕仙见此处竹子和别处全然不同,有的碧绿中间有淡黄色纵槽,有的淡黄中杂有青绿色斑点,煞是好看,忍不住赞道:“世间黄金美玉不抵此处一竿翠竹。”

陈昌眼前一亮,竖起大拇指赞道:“道爷好见识!去年一位茂才游览莫干山就是找老汉带的路,他在路上说这两旁的竹子都有称呼与讲究。黄多绿少者叫黄金镶碧玉,绿多黄少者叫碧玉嵌黄金。他还做了一首诗,说“莫干千重秀,翠竹十里深。若得长居此,不愿为仙人。”,老汉也不太懂,不过这位茂才游览完就走了,老汉看他说不愿为仙人是假的。”

张慕仙哈哈一笑,翘起大拇指道:“老丈好见识,一眼就看透读书人的虚伪。”

陈昌嘿嘿一笑,继续领路,越过十里翠竹,一座占地不大的庙宇耸立在半山腰间。

此时已经有人上完香返回,队伍更显得拥挤,接近庵门前时已经是人挤人、人挨人。张慕仙和陈昌随着拥挤的人群一点一点向庵中挪动,日上三竿之时才进入庵中。

陈昌挤入人群买了两份香烛,将一份递给张慕仙,张慕仙摆摆手笑道:“老丈你用吧,我若焚香跪拜,只怕这安乐王消受不起。”

陈昌面露不悦,心想:“这道爷虽然有些神通,但架子未免太大,安乐王怎么会受不得你一拜?”

张慕仙微微一笑,并不解释,随着人流进入大殿之中。

殿中主位上供奉的正是那位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右侧陪侍一位面目慈祥的中年男子,应是陈昌口中的安乐王。

张慕仙见前来上香之人都是先焚香跪拜安乐王,然后再跪拜观世音菩萨,心道:“湖州大部分百姓将这位安乐王视作救命恩人,他陪侍禅源庵,这庵中香火自然比平时兴盛百倍,观音菩萨好算计!不知这湖州的灾荒以及押粮官的自杀与这尊菩萨有没有关系。”经历过被李靖设计,张慕仙对于高高在上的仙人再无好感,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们。

见无数人在安乐王塑像下诚心跪拜,张慕仙将灵力灌注双目,顿时见到塑像上方一个双目紧闭的男子虚影,随着跪拜的人逐渐增多,虚影逐渐凝实,眼睛也有睁开的趋势。

张慕仙凝神观看,每当有人跪拜祈祷之时,必有一丝金色愿力融入虚影之中,心中暗道:“靠香火愿力凝聚成神灵,往往要经过数十年积累,安乐王不过两年就达到如此程度,只差睁开眼睛就能重生成神灵,端是一步登天了。”

张慕仙转头向观音菩萨塑像看去,这位观音尊者手托玉净瓶,端庄宁静、亲切和善、不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安乐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