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帝国霸主>746近卫坦克师

“什么!刚刚被命名为第1近卫坦克师的部队,在卡卢加附近被击溃了?”赫鲁晓夫捏着手里的电话,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l|

斯大林才刚刚给了5个近卫称号的部队名额,结果第一个近卫军部队就被德军给打成了残废状态……

姑且不说近卫这两个字究竟值钱不之前,单单就说这个近卫第1装甲师究竟有多少装备,都足够让赫鲁晓夫心疼的了。

为了配得上斯大林亲口给出的近卫第1坦克师的名号,这个坦克师可是加强了至少50辆坦克的主力中的主力!

本来这个坦克师只有150多辆坦克,只是一个凑数的坦克部队罢了。可是因为太多的主力部队被德军歼灭击溃,这个师也成了莫斯科方向上少有的主力!

于是乎,先是有100多辆临时被调配来的t-26坦克被加强到了这个师,后来又调了整整30辆的kv-1还有20辆宝贵的t-34坦克过来。

这一下子,让全师上上下下,一共拥有了300辆坦克,和德军的一个装甲师差不多配置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师在卡卢加一代整编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来进攻的德军装甲部队,非但没有撤退,反而展开了反击。

结果就是,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300多辆各式各样的坦克,被德军一口气击毁了一半还多,剩下的部队,仓皇撤退到了10公里之外的地方。

他们这一撤退,卡卢加的侧翼就被空了出来,德国装甲部队见缝插针,直接占领了这些区域,在苏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那是近卫第1坦克师!一天的时间都没停住,就把自己的阵地丢了?”如果不是隔着电话,赫鲁晓夫真的很想亲自把那个师长按在地上,开枪打碎他的脑袋。

可惜的是,他无法这么做了——第1近卫坦克师的师长,已经在率军向德军反击的时候,战死在了战场上了。

“你暂时替代他,指挥第1近卫坦克师!”咬牙切齿的赫鲁晓夫下了一个命令,然后就挂掉了电话。

他看到了有士兵经过他办公室外面的走廊,抱着一摞一摞的文件,丢在楼梯的转角处,等着被人焚烧。

现在的莫斯科,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前线城市。政府部门的很多机构,都已经搬迁到了车里雅宾斯克,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在市区内出现。

市民们已经紧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不知道德国人究竟距离他们的家还有多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军队什么时候会抓走他们去修新的战壕和防线。

不少老人已经在之前的征调中死去了,两条漫长的防线,让苏军的劳工死亡了太多太多。

许多老人都死在了征调他们去修建防线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孩子被征调去修防线之后,就在原地作为补充兵开始服役。

这样的士兵多数情况下没有经过训练,他们连基本的战斗技能都没有,只能在战场上当一个浪费敌人子弹的炮灰。

可是即便如此,炮灰多了,也绝对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兵力一下子膨胀到百万级别,让所有德国高级指挥官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命令第2近卫坦克师向南集结!我们必须要支援卡卢加附近的友军!不然的话,莫斯科的南大门就要易手了!”赫鲁晓夫不是一个专业的指挥官,他想的事情非常简单——不要丢任何地方!

但是浪费大量的兵力在荒郊野外,这确实不是苏军应对德军进攻的好办法。

至少,德军更愿意在苏联增援卡卢加的路上,与苏军主力进行一场战斗。

而不是在莫斯科的废墟里面,对付这些难缠的苏联主力部队的老兵还有坦克!

比起仓促建立起来的第1近卫坦克师,第2近卫坦克师就更加强大一些了——这支部队才是莫斯科附近的苏军绝对主力,放眼整个苏联,也是一等一的强军。

这个坦克师有100辆崭新的t-34坦克,仅仅这一个数字,就足够让这个坦克师傲视群雄了。

如果不算上车长指挥水平上的差距,成员技战术素质方面的差距,这100辆t-34坦克甚至可以抗衡德军一个坦克营!

再算上这个师还有50辆kv-1坦克,10辆kv-2坦克,以及至少200辆的t-26和t-27坦克,那就更是强大了。

为了对付德军的豹式坦克优势,-27坦克就是t-26坦克的改进版,加强了正面的装甲,并且安装了一门76.2毫米口径火炮!

改进之后的t-27坦克,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是类似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东西。

它采用了一个固定在车身上的箱式炮塔,速度降低不说,其他性能也下降了不少。

唯一值得夸耀的,就是这坦克歼击车现在有了能够威胁4号坦克的能力。

可惜的是,这种t-27坦克因为火炮与t-34坦克使用的型号相同,生产上有产能矛盾,所以数量并不多。

这个第2近卫坦克师有20辆t-27,剩下的180多辆都是古老的t-26坦克。

即便如此,这也是至今为止,苏联拼凑起来的最强大的一个坦克师了。它有半数左右的坦克,都可以对德国坦克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其实从t-34坦克投入战斗的那个时间开始,德国坦克在战场上横行无忌,难遇敌手的时代,就已经终结了。

此时此刻,任何一个坦克指挥官都必须要小心谨慎的面对自己的敌人,细致的计划每一个战斗的细节了。

“赫鲁晓夫同志……我建议您最好不要让第2近卫坦克师挪动


状态提示:746近卫坦克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