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荆州”的任务奖励,仔细想想也的确值这么多。
从原著中看当时的三国局势,一个大意失荆州几乎导致了后面的所有事件,刘备伐吴、火烧夷陵、三分天下……
蜀国时期的刘草鞋如果不是因为三弟帮忙丢了徐州,二弟帮忙丢了荆州,那么他的草鞋摊位不出意外可以摆到许昌皇宫里去。但问题就在于,偏偏荆州就给丢了,自此他就只能固守蜀道,别人进不来,他也出不去。
尴尬的是,刘草鞋很想出去,而外面的人却不大想进来。
大致就是这样。
所以第三个目标“夺荆州”事关重大,属于高难度动作。萧远悠为人向来稳健,没把握的事情不会轻易尝试。轻挥朱笔,勾选了符纸,放弃掉了分数最高的目标。
萧远悠道:“介入。”
符纸字迹消退,再浮现出其他字迹:
【请勾选故事切入点。】
此时,符纸正下方土块聚合,凭空再出现了三块石刻,密密麻麻的字,这上面就是当下剧情的故事背景。一般的同道修士都会随便看看,或直接忽略,但萧远悠从来是细细读完,否则漏掉一些关键信息就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失败。
【建安二十四年夏(公元219年)关羽率荆州军攻襄樊,大将于禁、庞德领七军援救,曹仁令其屯兵城北低洼处,呈犄角之势遥相呼应。庞德与关羽战,两军相持。至八月入秋,荆襄连绵大雨,汉水暴涨,水高五至六丈,关羽预备战船,而于禁七军为汉水所淹。樊城守将曹仁欲弃城走,满宠谏言固守,曹仁从之。荆军此战大捷,威震华夏。】
【其时,许都(许昌)以南不堪徭役以叛乱响应,曹操起意迁都,受司马懿谏言,联吴夹击关羽。吴军都督吕蒙假病,以陆逊代之。关羽闻之,调荆州守军以援樊城之战,荆州空虚。孙权自夏口发兵三万,吕蒙领前锋五千军至浔阳,使白衣渡湘江,夺荆州东岸边防,吴军主力逆流而上。】
【公安港守将傅士仁与关羽有隙,顺势降吴,遂劝降江陵守将糜芳,吴夺荆州。徐晃屯兵于阳陵坡,闻讯攻取关平所守偃城、四冢,直逼荆州军,关羽箭疮未愈,战平八十合,僵持不下。樊城曹仁察觉战机,引兵出樊城作战,两军夹击,荆州军溃败。樊城解围,曹军畏缩不前。关羽两线崩溃,且北上至上庸、蜀中求援,一面转战荆州。未果,败走麦城,出城北突围,潘璋、马忠引伏兵截路,关羽父子遭俘杀。】
“没记错的话,大概是演义七十三至七十七回,也就是关羽死后《三国演义》进入后期的节点。这一段剧本选得真是有趣,如果关羽不死,后面刘备会不会真的匡扶汉室呢……”
萧远悠当然知道讨论这种“假如”毫无意义,但这的确是《三国演义》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故事桥段。所以,选还是不选,这是一个问题。
萧远悠提笔犹疑不定,灵符金光闪烁再次提示——勾选故事节点。
萧远悠的“介入”选择,可以直接从中间切入,这是他在修行中意外发现的独门小技巧。不过按理来说,普通人一定会选择从头开始,这样就不至于浪费任何一次机会,所以看不看简介都无所谓。
但萧远悠却和常人相异,他觉得只有快速、效率地完成目标,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刷题流大法师,所以在剧本末尾切入是他的一般选项。
这样切入的话就算未完成幻境,会失去阅历奖励。但根据萧远悠的精确计算,只要每次进入剧本选择切入点拿到额外奖励,就可以省下打通剧本的时间去完成另一个剧本,他一直这样刷下来,其效率远高于其他修士。
且最重要的,他总能选对切入点,这和他的正职有一部分关系——小说家。
当然,这件事现在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萧远悠的犹疑不定,符纸自燃,只能从头开始。
弥弥惊奇于萧远悠今天的踌躇,但并没有问出口。因为弥弥向来跟不上这位大哥的思维,对萧远悠的看法也总是保持着信任和难得糊涂的态度。
良久之后,萧远悠才考虑完毕,叹了口气,不爽道:“看来被套路了,这个战功目标里……成则俱成,失则俱失。”
“嗯?”
“因为这个战功中包含了一个当时的政治内情。”萧远悠开始解说:“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军于汉中定军山大捷,黄忠阵斩夏侯渊,刘备自立汉中王,汉军士气大振,授关羽假节钺(相当于皇帝令符)令他攻击襄樊。得荆襄,可威慑中原,而汉中北出雍、凉(西北)和关中,使曹操疲于西、南双线作战。”
“当时庞统被杀,诸葛亮受调入川,荆州只剩关羽,他本有和孙权联姻的机会,但单刀赴会一时爽……关羽这时受到攻击襄樊的调令。如此,吴有隙,蜀有令,关羽有进无退,一旦兵败失地,以他的个性绝不会活着回去。”萧远悠摇头道:“也就是说目标一、二、三是浑然一体,第三条如果失败,前两者也无生路。”
“嗯。”弥弥眨了眨眼:“嗯?”
刚刚的分析,在她脑子里就是:沙沙沙……
萧远悠用她能听懂的语言再来一次:“就是,我们得顺便把第三个目标做了。”
“可你没选呀?”
“所以我正在苦恼。”
弥弥想了两秒:“我说的对吧?”
“呃……”萧远悠竟无言以对,“算了,就这么着吧。去襄樊,杀满宠,樊城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