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天星天择>44 黑面豺狼

那都头又将手猛地一扬,鲁国公侯益为亲家大小子精心炮制的推荐书,就这样天女散花了。

赵普这人素来冷静,他没有多余的动作,反而将手中握着的长剑又插回了剑鞘。

“这位都头……如何称呼?”他一脸平静的拱了拱手。

“嗯,我跟你乃是“一家人”。”

“原来是赵都头,敢问赵都头,足下可是永兴军属下?贵军这一都人马,欲往何方?”

黑夜里虽看不清后面所打的旗号,但对面显然旗帜鲜明。另外赵普发现对方盔帽齐整,显然是位牙将,而非乡军兵马使,或是团练、镇将之流。

赵都头交叉双臂,却去问旁边的一个短须武官:

“常彦卿,咱们本来要往何处去啊?”

赵普打量一下,依那常彦卿的服色品级,明显是个将头。

“回都头,咱们现在有两条路可选,一者接着奉朝廷的指示引钦命的供奉官回长安,然后先和永兴节度副使打个招呼,再同供奉官去东京汴梁,找小太尉。”

赵普听到“小太尉”三个字心中一震,知道他们所指乃是赵匡赞,这都头既是在赵匡赞属下,装备又如此齐整,八成做过他的亲兵,甚至认过他作干爹。

然而赵匡赞早就抛了永兴节度使兼长安京兆尹的职务,奔京城而去了,这些人却还慢慢腾腾的没回长安呢!

赵都头打了个呵欠:“小太尉回到京城,那是羊入虎口啊!咱们再去,这不是跟着送死吗?常彦卿,你也想被斩成两截挂树上吗?”

那将头打了个寒噤,连忙回到:“不不不赵都头,末将屎迷了心眼子,咱们是要选另一条路:干脆把长安永兴军收入囊下,再示好于凤翔巡检使王景崇。”

赵普大惊,心想:“永兴军也要反了?而且他们还想拉上王景崇!”

“嗯……是了,既然主动刺了字,对人家表了忠心,那咱们就带了人赶紧去吧。那个……朝廷派来那个供奉官呢?监视我的那个?是叫王益?供奉官?”

他大叫大嚷了几声后,后面一个白衣者赶紧跑过来来战战兢兢的答道:“下官在此,这……都头饶命……下官万万不敢监视都头啊……”

身为朝廷钦差的这个供奉官竟然如此一副德行,赵普知道这人一路上一定被赵都头的言行唬得魂飞魄散过。

“怕什么呢?老子又不会吃了你?如今朝廷和咱是一头的,王巡检使和咱也是一头的,我不杀你。是不是?王供奉?”

赵都头也不管那王益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回头又对赵普道:“赵巡官……嗯对,我看你荐书上说做过陇州巡官,既然侯老公爷写那个破玩意已经让咱撒成灰了,老子现在又正缺人用,干脆你就接茬给我做巡官算了。”

“你说什么?”赵普吃了一惊。“然你是个都头,要什么巡官?”

“都头?”对方低下下巴,用那微微翻上的瞳仁盯着赵普,露出一大片雪白眼球,“听好了赵巡官,等进了长安城,老子赵思绾,就是永兴节度使了!”

他伸出大拇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边怪笑着,一边领着队伍纵马而去。

赵普向来是“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格,知道既然反抗无用,那就索性不反抗了。他先将宝剑悬在自己坐骑之上,而后混在了队伍之中,于是这一都人马,千把来人,就这样一字长蛇般朝长安城进发……

三月二十四,长安城外驿站的驿亭,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使乔守温要摆酒接待朝廷的使者——供奉官王益,他们当然以为:和王益一起的赵思绾,是想从驻地来复命,再归附朝廷的。

都头赵思绾带着自己的军队,列队在驿亭八百步外不耐烦的等着双方的谈判和交代。

赵普则总被他额头上那个黥字所吸引——那是个正中的“王”字,此字刺在那一脸凶巴巴的宽阔脑门上,真真让赵思绾宛若吃人的大虫一般……

赵思绾正等得渐渐有些不耐烦,忽发现赵普不时瞟一眼自己的头,不由问道:“我说你这个君子,怎么总盯着我看?打什么歪主意?要寻个机会宰了咱?”

赵普很不适应和这种满嘴飞出疑问句的人对话。

他心里明白,赵思绾说话总用问句,其实是为了给讲话的对手制造一种紧张空气,这就像当初见到他对部下,还有对王益的说话方式皆如此。成功在对方的心里制造紧张慌乱的种子,也就有利于自己操纵别人……

“不敢,”赵普回道,“下官是看到都头额头那个刺黥,略有好奇而已”

“哦……你猎奇心重的很!,”赵思绾远望了一下八百步外,见王益和安有规他们还在罗里啰嗦,正好和赵普找几句话解解闷,于是回过头对赵普道,“那我就与你说说,赵巡官……哦……还是别太生分,你表字如何?”

“下官草字泽平。”

“对对,泽平老弟,咱这一都人马,是去年子午谷之战时奉了小太尉之命赶去增援的,不料王帅(王景崇)奉了皇命,带禁军精锐前来督战,说我这一都故意临战畏缩徘徊不前,要杀了咱。”

赵普当时在侯益辖下,当然听说过此事。当时侯益对他说:王景崇来西北为了立威,本来要杀个“黑面都官”,后来却又为了拉拢人心而放弃了。

赵普记得赵匡赞的牙兵有两都劲旅,西北各藩镇背地里称“红面军”“黑面军”,红面军严守军令,秋毫无犯,为节将攒名声,黑面军那一都则打家劫舍,供节帅筹草


状态提示:44 黑面豺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