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少年武宗>第二百零七章 七步浮屠录 下

“我七步浮屠录第六重境界,名为受法结因果,承善度众生。在第五步的修行路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难处,有许许多多的人帮助你,你应该记在心里,因为没有他们的一餐一水,壹饭壹粥,云游者活不过万里云游。达不到行程圆满,最后的下场会是道心未定身先死。所以行程圆满之后,返回途中有行善的机会应当毫不迟疑,同时如果能遇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有机会当帮助对方,了结自身因果。”

在佛教之中,有一些经典形象,金刚罗汉下界历难的时候,多是化身乞丐或是烂头陀,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成就自身正果。而菩萨在人的心目中,都是救苦救难,帮助别人解脱困厄。成就菩萨。

“另一方面,返回途中的时候,你对佛经(兵法)的要义理解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层次,下一步应该是真正的奉行佛法(融合兵法)。”

董照在纸笔上记载的话几乎都是原文翻译,然后加上自己的注解。董秉乾先人后半生崇佛信道,所以文字之中,总是多了几丝佛经意味。

“普度众生,如何普度(与人切磋试手)。根据佛经中要义所在,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谦友勇,明和忍克爱等,凡有所修,应有所记,录于纸笔。同时分类,记载,如哪一件事是用智慧帮助了别人,哪一件事使用勇气救助了别人等。在救人的过程中不要报姓名门户,否则徒增因果,沾染麻烦,天上有值日功曹巡看,功德不忘,善行不消。凡所悟之字善行圆满,可以进入下一步最高层次的修行。”

董广看完这些,他心中不能明白的地方还有很多,向下看董照的注解:“兵法与拳法相同,杀人救人,都在一念之间。在遍访天下,和人交手的过程中,不如把自己对于兵法要义之中,某一个两个字的体悟写出来,那些字体悟最深。这些字你是如何应用于格斗之中!从刻意变化自己军事战斗风格,久之拳法上无意举动,令人难以捉摸。比如在同人交手之后,那一点是使用什么将对手打倒,或者打败。如转,与兵法之中,则是巧变主客之形,移多寡之数。翻劳逸之机,迁利害之势,挽顺逆之状。以艰者危者与乎人,易者善者归诸己。在实战之中,就是灵活运用转身,将对手击败,如回马枪。可以将自己和对手战斗时候,转身反败为胜之具体情形记录。”

“又如以硬争锋,得而取胜。与兵法之中,便是力。速度比别人快一筹,则是兵贵神速。出手比别人先一步,等等,不再一概而论!”

在武学之中有一句话,其实是武者的层次,拳无拳,意味着练武之人功夫达到了大师的级别,一套拳法已经从有,被他练到了无。

拳无拳是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拳,表明自己对拳法的熟悉,第二个层次是无拳。

无招胜有招。而意无意,则是宗师级别的象征。这套修行之法,目的就是让练武之人,拳意壮大,融合兵法之智慧,在出手的时候达到意无意的层次。和拳无拳一样,想要达到拳无拳的层次,必须对拳法了解极深,而且经过种种磨练。每一招一式都能发挥出无比巨大的能量,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这样才是真正的拳无拳。

意无意同样如此,想要进入这种层次,不可能拳意薄弱,意志不坚定。必须先使自己的精神意念壮大,之后融合兵法要义进入自己的拳法招式组合之中。便在格斗之前,几步踏出,脑海中兵法经文流转,已经形成了近乎兵法韬略的格斗方案。这就是意无意。交战之时,随心意而动,手足自然有破敌之本领。没有修炼到这个层次,解释不清楚,就算修炼到这个层次,也无法说的让别人明白。

在第四层的时候,则取经文要义写入心中,这个时候已经将其他繁杂多余字样隐去。从意念的强大,到意念只专注于要义。而第六层之中,整理笔记时,则只写一字就行,以快胜人,则写快。攻击敌人没有想到的地方,则写诡,转身得势,则为转。仗势欺人,则写势。变化胜人,则写变。以弱试敌,让对方产生误会,丛而取胜,则写误!以力胜人,则写力。巧借地形,则写地。

在这种情况下,你修行的要点又被进一步省略,从漫卷经文,到要义解释。再到一字千金。

言有尽而意无穷,想要明白这些内容。只能坐刻苦修行。董广继续向下看,父亲在最末处附上了一首禅诗,或许是修行途中最佳的描写:“嗔是心头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我七步浮屠录至此修行,进入最高阶段,犹尽而无尽。第七层身至菩提树下,心如彼岸花开。留心沙弥世界,得道谓之佛陀。归来之后,将自己的善行整理,还有游行中感悟写下来。之后遁入佛门非常关,从心而专一佛法。能感知万物皆有佛心佛性。心中时时有真传佛法,思想如涌泉一般。或可以一言使人顿悟,一语令人着迷!”

董广瞪大了眼睛,一脸赞同的样子:“我家董秉乾先生这一点做的不错,我得向他学习,在修行方法之中,不动声色的夸赞自己!”

下面一定是一个很厉害,很神奇的修行方法,董广怀着兴奋的心情,翻到了笔记本最后一页,结果还是满篇的介绍。

看到方法的时候,董广差点笑趴了:“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穷思极想之后,当作精神之放松,乃怡然之得。仍以精神之灵敏为要!闭目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七章 七步浮屠录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