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舌战晚清>第4章 求同存异

约翰罗素居然很快就召集了英国议会,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徐庆心里赞叹,这个约翰罗素果然不愧是不久之前的英国首相,影响力就是大。不过这样正好,徐庆正好可以在这帮英国议员老爷面前进行一次忽悠。不,英国是一次演说。

“各位议员,我很荣幸能够成为第一个踏上英伦的中国人。我们东方的中国,和西方文明其实一直交往不断。当年在大明王朝时期,我们的万历皇帝曾经写信给大英帝国的伊丽莎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曾经想要回信,可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能够成功的送出去。我想这封信件,至今应该还是保留在贵国的档案里面。”

“后来在数十年之前,英国以乔治马戛尔尼先生为首的使节团曾经到达我们中国给我们乾隆皇帝进行祝寿,我们这次真正的进行了交流。当年曾经请求通商,可是当年我们双方因为互相不了解,造成了一些误会,我们乾隆皇帝没有允许全面通商。”

“虽然政府之间没有来往,可是民间商贸却在节节攀升,我们中国和英国通过广州这个港口,进行更多的交易。”

徐庆进行了回顾了过去中国和英国的历史交往,包括从明朝万历皇帝开始,到清朝时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交往。这样让很多英国人也都赞叹,这个徐庆居然懂得这么多。

“这个中国的徐先生才像是一个优秀俄外交家,之前我甚至听说中国和我们的使节交流的时候,连我们英国在哪都不知道。甚至以为我们英国跟俄罗斯接壤,真的是一群白痴!”约翰罗素吐槽。

旁边的另一个英国议员也都点头:“跟聪明人说话,才算是真正的省事。我可是听说了,我们在远东的那些人跟中国政府官员交流,简直是无法谈到一起。他们对于我们大英帝国甚至西方文明都不了解,我们愿意和他们平等交往,可是他们却把我们当做了野蛮人,真的是难弄!”

“嗯,这个才是真正了解我们西方,才是真正明白外交的人。”“他是中国派驻我们英国的公使吗?”“不,他不是公使,他只是一个海关的驻伦敦办事处主任。”“这样优秀的外交人才,居然不被任命为公使?”……

很多英国议员对于徐庆也是非常赞赏,首先从这个风度到各种气度,完全是一个职业外交家的风度。比起满清国内那些外行,简直是好太多了。跟着中国那些满清官员交流,真的是鸡同鸭讲,让他们太难以接受了。

有些时候真的是宁可跟一个聪明人交流,也不愿意去对牛弹琴。跟着满清国内那些官僚商讨,简直是对牛弹琴,让徐庆来说这样反而省事,容易达成共识。

“在数年之前,我们中国曾经跟大英帝国有过一次战争。不过我想那时候我们双方都不太理解,英国希望能打开我们中国的市场,然后自由贸易。可是中国因为对于西方文明了解太少,所以没有同意。可是后来英国却做了一个让我们中国人伤心无比的事情,主动发动战争,然后逼迫我们中国签订了江宁条约。这样让我们中国百姓很失望,尤其是里面的那个关于割让香港还有赔偿军费等等的条件,这样让我们中国人非常失望!”

“也许在英国这个海洋民族眼里,这些土地很小,甚至不值一提。可是在我们大陆文明眼里,却是重于千斤。并且赔款也是不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这样给我们中英之间的通商更是上了更大的阴影。英国人希望能够趁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通商,可是却以鸦片作为借口,更是让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痛恨无比。”

“这样,让我们接下来的江宁条约无法得到有效的履行,更是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那些英国议员也都议论纷纷,其实英国人发动第一次鸦1片战争,并非是单纯为了鸦1片商人。他们不过是以此为由打开中国市场,希望能打开中国这个四亿人口的市场。在第一次鸦1片战争,其实这次战争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的,可是因为中国和西方人谈不到一起,这样英国人以鸦1片为由发动战争。

之后英国更是出了一个昏招,居然让中国割地赔款,这样简直是奇耻大辱。中国人更仇视那个割地赔款,可是其实对于英国人来说,割地赔款反而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和开始自由贸易。

双方重视的东西不同,反而让中国对于英国的那个通商协议消极执行,这样造成了更多的问题。满清的官员不了解英国,英国也不了解清朝时期的中国,本来双方都可以很好解决的,结果因为互相不了解造成了更多的乌龙。因为满清消极开放市场,为第二次鸦1片战争,埋下了祸根。

“其实这个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的,在清末时期的中国,其实真正弱国无外交的时候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非常高的,至少在英国人眼里还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人错误的衡量了英国人的想法,英国人也都不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这才让后来演变成了不可收拾。只要我利用好了双方的关系,这样我可以从中谋取好处,为了将来推翻清朝,重新建立一个政权奠定基础!”徐庆想。

徐庆接下来做了最后的总结发言:“虽然我们东方陆地文明和西方的海洋文明互相之间有很多矛盾,可是友好交往,互通有无,这个是我们都希望做到的。我认为我们其实并不是应该成为死敌,虽然我们有一定矛盾,互相之


状态提示:第4章 求同存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