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日月当空照中华>第四十二章 农事院使

看完土豆和番薯,正自兴奋的朱大明很快就又看见王承恩递过来一样东西,还没拿到手就认出来了,正是玉米。

后世玉米极为普及,司空见惯,但是在这个时空之中见到玉米、土豆这类后世常见之物,朱大明比看见黄金都更兴奋。

玉米,也是源自南美洲的作物,同样是西方殖民者带来东南亚的物种,然后又通过东南亚等地传入中国。

据史书记载,早在1531年的时候,玉米就已经传入了广西。

李时珍在1578年完成的《本草纲目》中就已经有了玉米的记载,但是直到乾隆时期,玉米在中国的种植都还比较稀少,一直作为御用之物,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耕作。

看着难掩激动的大明皇帝,徐光启心中也是松了一大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辛辛苦苦试种成功的新型农作物,不被皇帝重视,那样的话不仅他这几年的心血白费,就是大明北部边地的饥荒也没有好的办法挽回了。

徐光启最后拿出来的番薯,就是后世的地瓜,南方也叫红薯。这个东西也是产量超大的作物。

后世普通的山地旱地,玉米的亩产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五百斤,有的后期管理到位的话,可以达到两千斤。

地瓜的亩产则更高,大概在三千到五千斤之间,而土豆的亩产尤其高,普通的农田就可以达到四千斤和六千斤之间,要比小麦、水稻、高粱的亩产高多了。

这个年代没有后世常见的化肥,产量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即便没有化肥,照比这个时代的小米和小麦来说,产量也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如今,只要这几样粗粮的种植面积上了规模,历史上的饥荒问题就能慢慢解决掉,短时期内至少也能大大缓解饥荒带来的那些严重社会问题。

看了徐光启带来的东西,朱大明非常高兴,这也是他来到大明以后最高兴的一次了。

看着皇帝如此高兴,殿中的太监宫女们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虽然这个皇帝很少冲他们发火,但是这个皇帝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善茬子啊,内廷、东厂和锦衣卫的大清洗,给这些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这些日常在乾清宫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唯恐皇帝哪天再发火,给自己和其他数不清的人带来杀身之祸。

朱大明倒是没想这么多,他现在只想尽快将土豆、玉米、红薯推广种植,希望到明年夏秋季节,就能够又一次丰收,抓紧缓解一下北方的饥荒,同时也使得饥民的叛乱范围小一点,烈度能低一点。

想到这些,朱大明对徐光启说道:“徐爱卿献上这三样作物,在朕看来,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打算在天下推广种植,凡是山地、坡地、旱地、盐碱地,皆可种植这三样作物。今后吏部考评选拔官员,也要把这三样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作为一项内容。”

徐光启听了这话,当然高兴,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受,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却说道:“陛下,此等作物,虽然高产,且极易种植存活,但眼下臣培育出来的良种尚不多。

“臣建议明年春,陛下可先在京畿附近划出一块田庄种植,到了秋季,此物两种则数十倍于当前,到了后年即可在直隶、九边,乃至陕西、山西等地逐渐推广种植。”

朱大明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但是到了崇祯元年以后,整个天下就开始乱了,由不得朱大明不急啊。

徐光启看朱大明沉吟不语,接着说道:“陛下,此物在闽南、粤北等地,已经种植多年,朝廷或许可以去文福建、广东等地州府,由其进献良种,若能在北地种植成功,也算是多了一条推广的法子。”

既然没有别的办法,朱大明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请徐光启尽快起草一个折子,把请求试种和推广种植玉米、土豆和甘薯的事情写清楚,然后转发天下

说到这里,朱大明又说道:“徐爱卿既然认为培育良种至关重要,朕想,不如就在京畿周边的通州,开设一个农事院,专门安顿这几年来跟随爱卿在天津试验的人才,同时招募更多的人手,在为朝廷培育良种的同时,担起推广土豆、玉米和地瓜种植的职责。

“至于开办农事院的银子,朕的内库每年拿出十万两,然后朕再责令户部每年拨付十万两,供卿等研究使用。”

至于执掌农事院的人选,目前只能是徐光启来亲自兼任了。

还有一个合适人选,那就是写出《农政全书》的宋应星,但是这个人,目前还在江南游学,要到了明年的时候才会来北京参加会试,到时候朱大明当然会留下他,但是现在,他还不想过多介入这些人的成长过程。

徐光启听了皇帝的想法,当即领旨谢恩,这也是他多年的梦想,如今皇帝给了施展平生抱负的广阔舞台,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力而为呢。

见完皇帝的第二天,徐光启与内阁阁臣以及礼部的官员们见了个面,然后就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陪同下,到了顺天府衙,与新任顺天府尹杨鹤见了面。

再然后,就是在杨鹤等人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赶赴通州,按照皇帝的想法,找到杨应乾,要来一处原本拨给军屯司用来募民屯田的田庄,算是敲定了农事院的地址,连着忙了几,天总算是安顿下来,开始布置和办理皇帝交办的劝农任务。

当然了,作为礼部尚书的徐光启,不可能在农事院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考虑到古代劝农的职责,本来也归属在礼部,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农事院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