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巾帼欢>第七十六章 形势不明

原定的是年后二十六,家家户户就得把参军的人选定下来的。

定下来的人,到时候直接到镇上的衙行集合,直接从衙行派往该驻守的地界。

年二十三,有前去探查的村民回来,说朝廷内部闹了点事情,征兵的事情暂且被搁下。

至于这件事能搁到什么时候,衙行里的人没给个确切的答复。

转眼,二月便到了。然而应该开始回暖的春月,愣是下了整整三天两夜的大雪。

雪过后,气温不但没有回升,反而更冷了一些。尤其是阴沉沉的天空,看起来仿佛每时每刻都要再下一场雪似的。

看着这样的情景,那有经验的老人就说了,今年的倒春寒来得诡异,只怕春耕得耽误了。

也正如那老人所说的,覆盖大地的雪,直到三月初,才陆陆续续的化掉。

待能耕种的时候,已然到了四月底。孟戈他们家的地都是生地,便只能变着法的沤肥。

化雪的时候,孟戈便带着两个弟弟,去那树林子里边搂回来不少的腐叶跟浮土。挖几个坑,随着从村里买来的很少的粪肥沤上。

到了能耕种的时候,那些肥,也就刚刚好能沤出来。

由于村里的人家种田,都是采用的撒种式。这样的种植方法,在南边早就被淘汰了。

孟戈看着天气已经暖和,不会冻死小苗,便开始在一角地里,育上了秧苗。

之后,孟戈便带着两个弟弟,把麦种跟高粱撒上。就是那些个大豆小豆什么的,他们也种了不少。

将近三十亩的地,除去不能用来种粮食的七八亩,以及开成水田的十三亩,剩下都被孟戈种上了那些高粱麦子等物。

孟戈他们种地的时候,村里的人也都相继在耕种,因此并没请人帮忙。

好在孟戈跟虞扬在南边的时候,多少都有接触过耕种。因此种这一点地对他们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等孟戈跟虞扬将旱地都种上的时候,村里的农耕也接近了尾声。主要是他们稻田采用的撒种种植方法,很是省时省力。

跟以往一样,王朱两家的人全都上来帮孟戈插秧。

看着孟戈他们的新式种植方法,王朱两家的人都稀奇不已。在孟戈跟虞扬的手把手教导之下,两家的人插秧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然,村里的人都说孟戈他们是在瞎折腾。那样种出来的稻子,产量肯定低。首先他们植株不够密。其次秧苗被拔起来再插下去,又伤了根。

所幸,孟戈姐弟仨完全不管人的劝,愣是用这样的方法,将十三亩田都插上了。此后半个月,村里不少长辈都关注着孟戈家的稻子成长情况。

直到见得孟戈家的稻子回了青,并且长势很不错的时候,那些长辈们的不满才消减了些。

地种完了,孟戈就张罗着将自家的大房子给建起来。砖瓦早在年前的时候,村中的匠人就烧好了。

至于木材,村中也有人帮着寻摸到了。这一会,只怕已经晾干了。

孟戈家要起大房子的消息一传出来,村中许多的人就上门要求帮份工。

孟戈着急着住新房,就没精细的挑人。只说按完成的工作量拿工钱。

出年的时候,孟戈又进了山三次。几乎每次都能挣个三四十两银子。

村中之人见孟戈他们仨都很能打猎,就知道他们家不差钱。尤其是唐小妹。她看着那些被人背上山的砖砖瓦瓦,简直嫉妒得不行。

在孟戈家加紧建房的时候,衙门的人又来了。他们说这一次,朝廷真的已经重整好了,八月正式来征兵,让各家各户做好准备。

此时,才六月出头,大家伙都已经淡定了不少。类似的事情,衙门来说了不下五次。

真要动手建房了,孟戈在村中一个长辈那里看好了日子,就抓紧时间进了山一趟,带回来两只活狍子,跟一只还没成年的雄鹿。

至于那野鸭子,更是抓了不下三十只。

除此之外,孟戈还请村里的人在河里下网,捞了不少的河鱼养在了一处小山塘里边。

肉类是不成问题了。毕竟孟戈还在村里订了一口猪。

新鲜蔬菜,孟戈家自己就种有。因为预料到要建房,孟戈就种了一亩多的菜蔬。

小白菜,春菜什么的,早就已经能吃了。至于那些瓜类豆类,都还没搭架子,暂时还吃不上。

解决了肉菜问题,目前唯一该担心的,便是粮食问题了。

孟戈他们三人胃口都不错,尤其是孟戈。所以,年后就进镇里采买了不少的粮食。

然而,剩下的粮食远远不够供应那么多的人使用一月半月了。

为了能省去那许多的麻烦,孟戈便趁着镇上大集,去赶了一次集,买回来两千多斤的粮食。

其中好的米面就有五百斤。白面三百斤,大米两百斤。剩下的,就是一些粗粮。

比如小米、高粱跟粗面。大豆孟戈也买了几十斤,打算发点豆芽,磨点豆腐吃。

见得孟戈从山外买来这许多的粮食,唐小妹就说孟戈不会过日子。

“咱村里,还拿不出那两千斤粮食啦?要我说,你就该跟村里人说一声,大家凑合凑合,就能给你凑出五千斤粮食来。”唐小妹的话中,怨怪的成分不小。

孟戈就傻呵呵的笑,也不吱声,看得唐小妹气得直想骂人。

终于,好日子到来。村中一个长老在吉时用公鸡血给开了盘,村中的各青壮年,就挥动了手中的家伙,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在孟戈家做饭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 形势不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