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长河复生记>第296章 联邦

温木作迟疑了半晌,终于开口说道:“塔布囊,这逃跑的权利,我不止一次的听铁国的人说过,可是……可是我们还没有。”

孙一问:“你们想要吗?”

温伸郑重回答:“当然想要!我们祖上冒死来到草原,不就是为的逃跑吗?”

狼山川因为是从零开发,所以采取了人人宣誓人人授权人人分地的办法,凡不愿意宣誓的,一律赶出狼山川。

九原地区人烟稠密,村落有乡亲,土地有主人,狼山川的办法显然行不通。而联军一来就打仗,这件事就一直搁置。

如今战事稍歇,乡亲们主动提出要求,这件事就必须有个说法了。

孙一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温总管,你们愿意自成一国吗?”

一句话吓的温木作差点儿坐在地上。

孙一解释说:“九原这片地方,西到狼山川一百五十里,东到大板升一百里,无论是铁国来管还是金国来管距离都太远。九原又有自己的特点,青山黄河把九原抱在中间,地理上相对独立,人口结构是蒙汉不分,经济上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基础。”

温木作没太听懂,但是大概意思明白了,就是九原这地方和别处不一样。

温木作急忙问:“那……那塔布囊是不是不想管我们了?”

孙一笑道:“我是担心别人把这处宝地管坏了,想让你们自己管自己。”

温木作立刻反对:“不成!别人来打我们,我们这么小一块地方,怎么可能打的过人家?”

孙一回答:“九原平时训练一些民兵,铁国、金国、九原再联合供养一支军队,如果有人敢来侵犯,军队和三家的民兵一起打他!”

温木作稍稍定下心,“这么说来,九原给铁国当个外藩年年进贡,我估计乡亲们是愿意的。”

但是温木作马上又有新的问题:“可这九原没有王爷,我们百姓听谁的啊!”

孙一本想回答九原根本就不需要有王爷,转念一想还是说道:“九原怎么没有王爷?不是有个秦王朱军师吗?”

温木作很遗憾,“秦王是个好人,可惜秦王把九原的封地辞了!”

孙一一本正经地言道:“秦王辞了封地,是因为秦王一家知道民间饥苦,不愿意坐享民脂民膏。但是我把九原封了出去,就没有收回的道理。你们更应该体察秦王的良苦用心,自己管好自己。”

温木作张张嘴,说不过孙一,又不甘心九原没有王爷做主。

孙一知道普通百姓的心情,他们是习惯了,想找一个心理上的依赖。

于是孙一道:“这样吧,尽管秦王辞了封地,你们仍然可以虚尊秦王。就是百姓以秦王为君主,但是君主什么事都不管,也不向百姓收税。”

“至于你说的九原向铁国进贡称臣,没有这个必要。我们三家以后合称联邦,有了事,九原、铁国、金国三家各自出人开会商量着来。”

信息量太大,温木作一时接受不了,他试探着问道:“是不是就像草原上结盟的台吉定时会盟那样?”

要说起来,还是草原上有民主的传统。孙一回答:“差不多。”

孙一接着向温木作介绍了自己的构想:联邦下的三个国家都建立在天宪的基础上,但是各家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比如九原可以采取以村落为单位的方式宣誓入籍。对于村里不愿意宣誓的人,村民可以合伙买下他的财产,请他搬离;也可以任由他继续在九原生活,但是收取特别的税,因为他没有承担保卫同伴权利的义务。

根据九原的现状,可以先成立四个乡。麻池、二里半都是人口比较密集,村落比较成熟的地方,可以各成一乡。石门河以西的金津河冲积平原是放牧的好地方,可以参考狼山川和胜乡的模式自成一乡,称金乡。交通要冲石门前障城附近可以再成立一乡,称石门乡。

杨日天和孙定辽正在整编军队。三营中愿意跟着孙定辽落户九原的辽东老兵很多,孙一计划以后的三营就常驻石门乡,新编的二里半营常驻二里半乡,新编的麻池营常驻麻池乡,再以金乡牧民为主成立一支骑兵队伍。三个营和一支骑兵构成九原的军事力量,单独设立一个指挥中心。

当然实现这个构想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先以村为单位向天宪宣誓,再选举村长、乡长,再选举九原的本地领导机构。一边打仗一边建设,能到今年冬天有个雏形就不错。

但是孙一对实现这个构想有信心。狼山川的经验充分证明了最了解老百姓的就是老百姓,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狼山川的五个乡自从选出了乡长,孙一就没再管过具体事。但是五个乡干的有声有色,各有特色。

树林子乡是平静祥和小农体制,长胜乡是效率很高的公社体制,青山嘴乡有第二十六厂、电作坊、隆兴长三家“大企业”,和胜乡以牧业为主,五源乡以农业为主。

听说五源乡乡民决定不设村庄,把每家的宅基地直接分在了地头,乡民起床就可以下自家的田地干活,还可以就近在田地里划出一块地照顾牲口,乡民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欢迎难民去临时帮忙。

亲身实践之后,孙一才明白,所谓实现民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后世太平洋此岸的某大国,和太平洋彼岸的某大国的几百年前相比,那个大国的国民素质高?

后世太平洋此岸的某大国,和几十年前的自己相比,那个国民


状态提示:第296章 联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