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三百零五章 三面杀出

随着齐天和周瑜率部冲杀,袁丁军的阵列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袁丁的攻城部队,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迅速折返回战场,而是被城墙上的黄勇所部死死的给纠缠住了。这一变化,让本就有些慌乱的袁丁,更加手足无措起来。

说到底,袁丁不过是个世家子弟,比起行伍出身的元起、宇宫照烈,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依仗人多打胜仗那是他的专长,但在劣势之下挽回局面,袁丁却是有心无力,受自身能力所限,袁丁也根本没有那个本事。

可袁丁之所以能雄霸河北,靠的可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本事。在袁丁的麾下,能人异士还是不少的。见到形势有些不妙,逢纪来到袁丁身边,低声说道:“主公,齐天骁勇,周瑜善谋,这两人不可小觑,不若主公下令收缩防守,丢下那些外围的军士,先率部返回大营召集人马,之后在与之决战。”

逢纪的这条计策说不上有多好,抛弃军士会让袁丁军的士气受到影响,可是如果不这么做,依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恐怕伤亡会更大,别忘了,在周瑜的骑兵身后,可是还有两万步军的,用不了多久,这两万步军就会赶到战场,彻底断了袁丁军的后路,到时候再想跑,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说,逢纪的这条计策,可谓是壮士断腕之计,以一半人马的战损为代价,换取大军的平安撤退。

可袁丁显然不这么认为,怒斥道:“你是想让本将临阵脱逃吗?”袁丁并没有采用逢纪的计策,而是固执的选择了留下来继续作战,等待着攻城部队与自己的本阵形成合围。这是袁丁最悲哀的一点,麾下有才却得不到袁丁的重视。他宁可为了那些虚名留下来,也不肯丢掉部队返回大营去重整旗鼓。当然,在袁丁的内心中,他并没有意识到留下来的危险。否则的话,第一个转头跑掉的,恐怕就是他袁丁了。

无知就要付出代价,这是无法回避的宿命。袁丁刚刚拒绝了逢纪的建议,齐天已经率领两万飞龙精锐击穿了吕旷、吕翔部队的封锁。失去了二吕的指挥,袁丁派出去抵挡齐天的一万人再也不能对飞龙军形成封堵了,很快就被打乱了队形。飞龙军精锐们骑在马上居高临下,不停地用龙角枪或斩或刺,对身边的袁军造成杀伤。

随后,齐天高举齐天戟,带领着飞龙军精锐杀向袁丁的战阵中央位置,准备完成这次凿穿。另一边。以周泰、徐盛为刀尖的周瑜部骑兵,也已经摆脱了上前封堵的袁军纠缠,稍微调整队形之后,也向着袁丁的核心本阵杀来。

在身体与骏马的碰撞中,无疑是骑兵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在以步兵为主要兵种的袁军阵中,军士们被两个方向奔驰而来的骏马撞的骨断筋折,哀嚎不已。一些比较镇静的袁军。还能做出躲闪的动作,然后挥动武器向身旁掠过的骑兵挥砍上一两刀,但大多数的袁军因为视线被挡,或者是被前面运转迟滞的队友挡住了他们的闪避的方向,被飞驰中的骏马撞断了肋骨、踢断了大腿,惨叫着倒在了地上,一旦倒地,就会被后续接踵而来的铁蹄。践踏成一堆肉泥。

随着越来越多的袁军被齐天、周瑜部下的骑兵撞倒,袁丁军的阵型运转起来变得更加迟滞了。直到这一刻,袁丁才意识到逢纪的话不无道理,可是现在局面已经混乱了起来,在想从容而退,已经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了。惊怒交集的袁丁再次叫来了逢纪,向他询问下一步的战略战术。这一次。逢纪也没有办法了,袁丁的优柔寡断已经把最佳的退军时机葬送掉了,现在再言退军,未免有些为时已晚。只能收缩兵力,在大阵之中在结一个小阵,形成阵中阵,尽量保证袁丁不受损害,其他的人马,现在已经顾不上了。

在震天的打杀声中,齐天和周瑜已经分别完成了一次凿穿,在袁军的阵型内留下了两道巨大的裂痕,将袁军的阵型打了个分崩离析。调转马头,齐天长声笑道:“痛快!好久没杀的这么痛快了,飞龙所属,杀回去!”两万名飞龙军齐声应诺,同时调转马头,跟随在齐天身后,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再次杀入了袁军的阵列中。

与此同时,周瑜的两万后续步军也已经赶到了战场,隔着整个战场,完成了凿穿的周瑜通过旗语命令着两万步军,让他们迂回到袁丁的侧后方,截断袁丁的退路。下达完这条命令之后,周瑜对部下略作调整,然后和齐天一样,再次率部杀入了袁丁的阵中。

负责统率江东两万步军的,是大将潘璋。接到周瑜的旗语命令之后,潘璋立刻做出了部署,带着两万步军直扑袁丁军的侧后方,一旦让他和齐天、周瑜形成合围之势,那么袁丁就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不过或许是上天在这一刻眷顾了袁丁,也许是袁军的探马刺探到了袁丁进军不利的消息,留守在袁军大帐中的大将蒋奇,带着五万援军赶了过来,而且这五万袁军,是清一色的骑兵,这将很好地弥补袁丁目前的短板,解决袁丁骑兵不足,被齐天和周瑜克制的窘境。蒋奇并没有多少名气,他也不会精准的分析出敌我双方的态势,之所以带来的全部是骑兵,只是因为他觉得骑兵的速度比步军快,能更迅速的赶来助战罢了。蒋奇的这个无心插柳之举,算是保住了袁丁的身家性命。

看到袁军的骑兵部队来援,潘璋立刻喝令军士停止了行动,略微思考之后,临时对周瑜的命令做出了更改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五章 三面杀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