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善堂和幼儿坊很快建成,其实这种养老抚孤的慈善机构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有大加扶持,毕竟中国是个从古至今都提倡孝善之举的谦谦之国。自南北朝起就设有收养穷人和孤幼之人之所,譬如“济病坊”、“疠迁所”、“疠人坊”、“悲田坊”、“养病坊”等等。宋朝还曾专门拨出官田五百亩,命临安府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初生婴儿,仍置药局疗贫民疾病。可惜元人是蛮夷戎狄之辈,不注重这样的人文教育,类似的社会保障机构被他们摒弃不用,渐渐败落乃至被人遗忘。马秀英提出的建议不过是拾人牙慧,故此并没受到任何阻力,在她的号召下,滁州百姓纷纷响应,有钱的出资,没钱的出力,不到两个月,敬善堂和幼儿坊就竣工完成。建成这一天,朱元璋还特意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参加庆典仪式,这些人无不热泪盈眶,感慨华夏优良传统终于在我辈手中得到延续。朱元璋只是一个竖立在百姓心中的标杆,敬善堂和幼儿坊的具体管理事宜还得让马秀英操心。她深知前世某些孤儿院和养老院的黑幕,所以才命杨云花成立一支女子护卫队,这支队伍不仅要起到照顾老人孤幼的作用,还有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的意思,防止他们贪污资金苛待老幼。同时马秀英还在幼儿坊设立了学堂。邓爷爷早就提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马秀英非常赞同这个理念。在前世已有很多人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然而在这个时代,除了一些富裕人家,穷人家的孩子基本是放养性质。尽管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她的想法还不能完全被当下的百姓理解,她却坚持进行这件事,哪怕将来这些孩子不能个个成才,多懂一些道理、能写会算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会有所帮助。为了带动百姓的积极性,马秀英下令学堂不收束脩,教职员工的薪酬由司衙发放,这简直就是义务教学的翻版。她还命令府里的孩子也必须去幼儿坊学习,旨在拉近孩子们和平民之间的距离,不让孩子们养成纨绔气习。当然男女有别的措施还是要进行,学堂分为男女两部,请的夫子都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先生,有时她还亲自去女部为姑娘们上几节课,除了女红什么都有涉及。新型的公共学堂在世人质疑、高兴、期盼的目光中诞生。有些富户是为了让自家孩子和朱家孩子多接触才把人送进学堂;有些穷人则是听说学堂管孩子们的伙食,自家娃儿有吃又有学,除开不能帮家里干农活也没其他不满了。开课的这天,来观望的百姓比学生多出好几倍,看到孩子们真的吃上香喷喷的大肉白米饭,又有一些百姓忍不住把自家孩子送进学堂。马秀英好说歹说终于安抚好朱文忠等几个孩子的恐惧,让他们肯去幼儿堂学习。新奇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况且几个孩子都曾经历过苦日子,很快就融入到学习中,和身边的同学打成一片。一切都按照马秀英的设想步入正常的轨道,她还不敢放松,又特地让逊影提醒杨云花,千万别真把敬善堂和幼儿堂当成了战场,这些老人孩子可不是健壮的汉子,经不起操练,不能把训练士兵的法子用到这些普通人身上。若是有人出了什么问题,责任全由杨云花承担,后果严重的话还会按军法处置。相比马秀英的轻松,实际执行人杨云花就忙得焦头烂额,所有精力都用诸在敬善堂和幼儿坊,这也让她没有时间去东想西想,只有当学堂传来朗朗读书声,她才会分外怀念兄弟读书的情形,不过这种惆怅还来不及蔓延就被逊影打断。逊影先是在杨云花的带领下偷偷观察了朱文正等人的学习情况,才笑着说道:“我瞧着姐姐近日愈发精神。”“哎呦,你不知道,我都要累死了!老人们还好说,只要给饭吃就肯听话。这些孩子却调皮非凡一个个快把我气疯!他们不仅打架还逃课……”杨云花立刻拉着逊影大吐口水,就差声泪俱下,她那接近崩溃的模样让逊影都有些不敢传达马秀英的话了。足足当了一炷香的垃圾桶,逊影也被杨云花折磨得萎靡不振,瞅着她喝水的机会赶紧把事交代清楚,借口还要去隔壁了解敬善堂的情况转身就走。杨云花在后面喊道:“我也要去敬善堂,你等等我啊。”还来?逊影拔腿就逃,直到躲进敬善堂院子还在大喘气。她使劲敲打脑袋,恨不得能把刚才那些灌脑的魔音全部驱散掉。敬善堂的管事认得逊影,见状十分担忧地问道:“影姑娘可是哪里不舒服?”“没事,没事。”逊影连连摇头,害怕杨云花当真追来,也不想视察敬善堂了,就欲告辞。管事把逊影送出大门,迎面走过来一个老翁和一个少女。那少女一身白裙,带着面纱看不清容貌。老翁则约莫五十上下,身着儒衫,头发挽得整整齐齐,只是鬓间有些花白,他目光灼灼,精神很好,拦住逊影问话的时候声音非常洪亮,“请问姑娘,这里可是朱镇抚设立的敬善堂?”逊影想翻白眼,门楣上那么大的“敬善堂”三个字,这人看不见么?管事的脾气比较好,和蔼地说道:“老人家,这里就是敬善堂,你有何事?”老翁笑道:“呵呵,我是想找朱镇抚。”管事为难道:“大人平时很少来敬善堂,你要求见大人须去军营或者大人府上。”“那朱镇抚的府邸在何处?”“这……”管事瞄了瞄逊影,不知该不该告知老翁朱元璋的府邸。其实朱元璋的住宅很好打听,堂堂镇抚府是滁州人的标志,随便在街上拉个路人询问都能知道。作为朱府一员,逊影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