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明礼部主客司员外郎郑功抵达大沽口后,也被马林那上百侍卫的精悍给震住了。他此刻有些理解贺振武的想法了。若是上千这样的精悍士卒上岸,的确威胁巨大。
不过,他毕竟是脑子灵活的文人,在传达刘谨的“禁止带武器登岸”的命令时,郑功郑员外表示京城乃首善之地,治安良好。所以,马公爷的那900手下,无须携带武器登岸。
马林也听出了对方的忌惮,而且,他也不是来打仗的,手下不让带武器就不让带呗。然后,他命令那900侍卫登岸,但没带武器。
不过,900个空手的侍卫随行,貌似没气势啊。于是,马林和郑功商量可否让那些人高举不带枪尖的旗帜这样,手里拿点东西,行军时也避免尴尬
郑功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答应了。
本来,马林是想让手下高举家族标志的九十字架金鹰红旗的。可是,制作这种旗帜很麻烦。而且,金漆也难找。于是,马林后来放弃,干脆让手下高举黑十字旗帜算了。毕竟,黑十字旗好制作,白布上画个黑十字就完事。
另外,因为已经进入夏季,马林也干脆让手下都换上了短袖的夏季军服,以免捂得太热。
老实说,华夏的夏天真心很热。而德意志的夏天,是很凉爽的。所以,士兵们对于华夏的夏天很不适应。但好在,他们去过巴拿马那样的热带地区,倒也有些适应了这种炎热气候。而且,马林“发明”的夏季短袖军服,穿着也挺凉快的。没看边上那些天津卫的大明卫所兵,看着就很羡慕么他们穿着麻布袍服,很不凉快。倒是那些锦衣卫的大汉将军,穿的是丝绸袍子,也很凉爽得说。但大汉将军是大明的脸面,当然穿得起丝绸袍服。而卫所兵属于大明军队里的吊丝,肯定是穿不起丝绸的,只能将就穿着闷人的麻布袍服了
要是平常在军营里,这群糙汉早就赤膊上身了,反正也没人看见。可现在,他们要负责监视马林的军队,不得不穿满袍服,还要穿上铠甲,以显示大明军队的威仪,让天津卫的士卒难受不已,却又不敢叫苦。否则,就是损了天朝颜面,是要被重罚的。
而马林的将士们,眼见炎热,于是都穿上了夏季短袖衬衫军装。其色为白,不过前胸和后背都有黑十字标志,以表明其身份出处。
眼看着北海国卫兵穿着凉爽的短袖,那些穿着整齐的铠甲的大明天津卫将士,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不过,这几天马林同样很倒霉。在郑功的监督下,马林只能脱去凉爽的短袖,换上临时从武将借来的qín_shòu补子的兽服在那儿练习跪拜礼和作揖礼。
没办法,明朝文官多半是南方人,身材普遍不高。能有1米7都算不错了。而马林的官服巾帽局还没做好。因此,郑功只能从天津卫的武将那里借来一套朝服大朝会和祭祀时穿和一套公服日常处理公务时穿,用来练习礼仪了。毕竟,武将里面和马林差不多高的还是有的,何况是地处北方的天津卫。
然后,炎热的夏季,马林被迫头戴梁冠,身穿赤罗衣,或头顶乌纱,穿红色圆领衫,练习礼仪。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大朝会和祭祀的赤罗衣,胸前是没有补子的。地位分别,是从梁冠上区分的。比如,公爵是八条前后向的横梁,侯和伯是七梁,都用貂蝉貂尾或雉尾和金蝉,不是美女名字。驸马也是七梁,不用雉尾。然后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还有就是腰带和绶带等差异了。比一品佩玉带,带玉佩;二品佩革带,佩犀角;三品金腰带,佩玉等
这是非常正式的朝服,马林第一次朝拜,肯定要正式些,需要穿朝服。而之后,若是不遇到大朝会,那就是穿公服了。
所谓公服,就是乌纱帽和带补子的圆领红衫了。补子不用讲,公侯驸马绣麒麟,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又称为“衣冠qín_shòu”。而且,公服才是明朝官员穿得最多的官服,日常都穿它。
马林这次来朝贡,肯定不是一两天。除了头一天上朝要穿最庄重的朝服,或者凑巧赶上大朝会事实上,外国君主来朝,肯定也是安排在大朝会上觐见的。因为,人多才威风嘛,平时都是穿公服的。
除了要在炎热的夏天穿上捂的严实的袍服外,马林还在郑功的监督下学习各种跪拜礼和作揖礼。
明朝实施的不是满清的三跪九叩,而是五拜三叩首。所谓五拜三叩首,就是跪下后,以作揖礼先拜五次,然后再叩头三次即可,程只需跪一次。不像满清,需要跪三次,跪完一次,还要站起来再跪下去,一站一跪的,把人要累死。
当然,整个大明朝,需要让马林这个外国君主下跪的,只有皇帝和太子。或者,遇到太后和皇后也要行大礼。但太后和皇后轻易不现身,而大明目前也没有太子。所以,马林基本上只需要跪朱厚照这个熊孩子皇帝。至于别的王爷什么的,马林只需要行作揖礼,无需跪拜。
三天的时间,天气炎热,马林却在那儿穿着厚厚的袍服,不停地练习跪拜和作揖,热得满头大汗,而且把膝盖都跪疼了。
夏天腿部没有厚裤子,外面就一件薄薄的袍服,跪下去真心难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林让人去买了个破棉被,割下部分,绑在膝盖上,作为缓冲,才解决了跪下去膝盖疼的难题。
事实上,在膝盖上绑棉花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