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无奈的叹息一声,这次是真的需要吴道一个人去扛了。
此时朱元璋的心中有些后悔让吴道上战场了。
吴道若是不上战场,那便不会染上杀孽,体内的封印也不会松动。
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就算是想后悔也已经晚了。
朱元璋开始在心中为吴道祈祷。
但愿吴道能够早点醒来吧。
至于找郎中,在听到李善长的话后,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的懊悔不已的模样,上前劝诫道:“将军何必自扰,吴兄弟早晚会醒过来的!”
朱元璋叹息一声,道:“随我出去走走!”
李善长抱拳应道:“是!”
二人走出了府门。
府门外的百姓也不知在何时就已离去。
只有老兵,蓝玉,徐达,常遇春三人,还在府门前等候。
朱元璋走到四人身前。
老兵交给了朱元璋一叠厚厚的纸张。
朱元璋将纸张拿在手中,一张一张的翻看。
他发现纸张上记载着一个个人名,每个名字的后面还标注着年龄,住址,以及是否有妻室,子女,父母,姊妹几人。
朱元璋一看便知道这老兵是个极为细心的人。
这样的人也的确能胜任管家的角色。
朱元璋对老兵说道:“你做的不错!”
老兵急忙道:“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朱元璋又看了看手中的名单,名单上面只有五百人。
但是朱元璋可是知道,昨日参加起义的百姓足足有两千余人。
没道理只有区区五百人加入他的靡下。
朱元璋想罢,便直接问道:“昨日参加起义者足有两千余人,为何愿意参军的只有区区五百人?”
老兵悲戚道:“没来的兄弟们都死在了那次战斗中!”
“都死了?”朱元璋心神晃动了一下,又问:“他们可有家人?”
老兵沉默了片刻,抬头道:“有妻室子女者约有一千六百八十二人!”
朱元璋又问:“你可知哪家?”
老兵又从怀中掏出一物。
这时一本纸张合订城的书籍样式的本子,只是没有封皮。
朱元璋接过老兵手中的本子,一张一张的翻看,每翻一张朱元璋的眉头便皱一分,不大一会儿的时间,朱元璋的眉头便皱到了一块。
朱元璋叹了口气,闭上双眼,随后便合上本子,又将本子交还给老兵。
朱元璋也知道老兵这是早有准备了。
在起义之前,他便已经摸清了起义人员的情况,又将之记在本上。
两千余人记得详详细细。
其中记载的就有此次参军的五百人名字。
但是不知为何,在那五百人参军之时,老兵又重新记载了一遍。
也许这其中是有他的用意吧。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朱元璋也不打算追问。
朱元璋叹道:“我会命人善待他们的家人的,此事就交由你来做吧!”
老兵将本子又塞到怀中,躬身抱拳道:“老汉多谢将军!”
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向可蓝玉等人。
朱元璋道:“你们三个也随老汉一同去吧!”
三人毕竟和那一千六百八十二人也算是有过袍泽之情,对于朱元璋的下的任务当然不会有任何抵抗的情绪。
三人当即抱拳应道:“属下领命!”
朱元璋又扭头对李善长道:“李先生,元璋就拜托你到军中调拨一些物资银两,前去慰问一下那些兄弟的家属了!”
李善长点头应了此事。
朱元璋随即率步离去。
李善长,老兵,蓝玉,徐达,常遇春五人对视一眼,便一同前去执行朱元璋分配的任务。
……
朱元璋独自一人行走在街道上。
本来他是准备让李善长陪着他的。
但是方才的那件事情,朱元璋只能让李善长出面解决。
不然单靠老兵几人是解决不了的。
朱元璋一边想着事情,一边漫无目的的行走。
不知不觉间朱元璋便走到城门。
有一队士兵驻守在城门处。
这队士兵看到朱元璋急忙见礼。
朱元璋就像是没看到他们的似的,就这样走出了城门。
朱元璋又走到了城外的山坡上。
他远远的便看到,汤和正率领着一支千余人的队伍拿着耙子,铁锹等物,抛出了一个深达一丈,周圆宽达十数丈的巨坑。
他还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尸体堆积成的小山。
还有一千多名士兵正不停在搬运尸体,又将尸体扔到了坑中。
朱元璋在这里驻足了越有一炷香的时间。
搬运尸体的士兵也来回往返了二十余次。
巨坑填满了,尸体也搬完了。
汤和又率领这之前刨坑的士兵,搬出了一千多个木桶。
朱元璋知道,那应该就是火油了。
士兵们将火油倒在了坑中。
一时间空气中满是火油的香味与鲜血的腥味。
终于一千多个木桶空了。
大批士兵随后便退的远远的。
又有一队士兵拿出一只只火把,远远的便将火把抛到了坑中。
火把遇油即燃,先前还是小火,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坑中便燃起了滔天火海。
又过了一会,空气中便弥漫出一股浓重的肉香味儿。
朱元璋皱着眉头,用双手紧紧的捂着鼻子。
他知道这是那些敌军的尸体被烤焦了。
大火已经足足烧了一个时辰,终于火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