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人的逃跑产生了所谓的连锁效应,引起了乌应联军整体上的大溃败。
一时之间,眼见身旁的战友都转身逃了,乌人也无心恋战,一个个的转身逃跑。可惜了乌稚被程乾击伤,现在正送回了城中疗伤,还处在昏迷的状态之中,可以说现在整个乌人无人具备能够止住全军败退情势的权利和威严。
乌人之中无人可以,元罗自然也不可以。
元罗眼看到自己斩杀了最初逃跑的士兵,用了最铁血的手段,但却还是不能止住应人一个接一个的逃跑。他就知道,现在的士气不是他杀一两个人就能挽回的了。应人的士气在连日以来的摧残之中,已经跌入了冰冷的谷底,他们心已经变的脆弱,再也不能承受战场的残酷。
元罗连他的应人都控制不了,何况是乌人?
当他知道事不可为的时候,他跑的比谁都快。元罗是乌应联军之中少有的有马匹的将领,他翻身骑上自己的战马,疯狂的抽动马尾,一时之间,马蹄四起,扬起阵阵的尘土,他超越了前面数不清的应人和乌人,飞也似的奔向义城的城门。
元罗不骑马不要紧,当他一骑上战马,他也就暴露在了冲在最前面的李仲辰和两位将领的视野里。
现在已经是最后一战了,那么还有留元罗的必要吗,答案当然是没有。
李仲辰看见了元罗,从对方的穿着就知道他是敌方地位最高的将领,他是元罗。李仲辰挥动右手,剑身自下而上,在一个敌人的面部留下了一道血线之后,紧接着他就勒马停了下来。
在敌人的身体上擦拭了一番,李仲辰把纯钧剑归入了剑鞘之中,反手抄起多日不用的梨花木弓,轻轻的拨动了几下弓弦,从箭袋之中取出了一只长箭。
李仲辰的箭技在出征以来又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他还是不能在马移动的时候做到精确,有过射击经验的人都知道,移动的靶子比静止的靶子难得多,而移动的人打移动的靶子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李仲辰停了下来,现在他就静静地骑在马上,眼直勾勾的盯着前面逃跑的元罗,他的眼神锐利而专注,他的左手握弓,隐藏在盔甲之下的右臂微微的鼓起,手上的筋脉也像龙一般皱起,弓弦被李仲辰拉成了满月。
一息,两息,三息。李仲辰微微的喘着气,他在调整着方向。
只见李仲辰手右手忽然松开,整个弓弦发出“铮”的一声脆响,铁质的长箭宛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直射向元罗。
元罗在前面疯狂的催动着战马,他现在一门心思只有眼前的义城,他知道,只有逃回义城,才有一丝丝逃出生天的机会。在生死的大关头,大恐怖之中,他早已经忘了什么部落,忘了什么妻儿,他现在只关心自己的存活,甚至受了伤的元圆他也扔在了阵地之上。
元罗太渴望生了,他太执着于回到眼前的义城。他的马跑的很快,快到他的身后百米之内都没有乌人和应人,前方二十米就是护城河,再走了三四十米米就是城门,以他现在马的速度,用不了十秒,他就能回到城中,回到熟悉的,安逸的地方。
元罗果然回到了他熟悉的地方,平静而安逸。
人从虚无中来,又终将回到虚无。
他没有注意到李仲辰的凝视,他也看不见身后应人士兵恐怖的面容,在他即将到达护城河的前一秒,一只利箭自天外而来,从后背而入,只是一瞬间,就穿透了他的胸。
不知是利箭带着的巨大的力量,把他从马上掀翻;还是这一箭带走了元罗全部的力气,他从马上跌落。总而言之,元罗从马上翻身掉了下来,一头扎进了满是绿藻的护城死水之中。
马感到身上的担子轻了很多,它的步伐更轻快,它的叫声也更欢快,它一溜烟儿的奔入了义城,没了踪影。
元罗还没有死,据说人死之后四十八小时之内都还留有意识,他能感觉到胸口的痛,能感觉到鲜血的流失,甚至能感觉到身边的水,它不似娘胎里羊水的温润,它是冰冷的。
元罗想要拔出胸口的箭,可他没有丝毫的力气。他的眼前什么都看不到,他开始回忆省视他的一生,他开始悔恨他做过的决定。他的意识随着他的身体一点点的沉入黑暗。
远处,李仲辰收了手中的弓,又轻轻的把它挂在自己的马匹上面,他看到了元罗中了箭,看到他翻身沉入了护城河里。
李仲辰知道,他和元罗毫无仇怨,甚至他和整个应人,整个骆越也都没有仇怨,他来自未来,不背负任何的恩怨情仇。
但是,谁让他来到了战国,谁让元罗生在战国,谁让应人是现在巴国周边李仲辰惟一可以捏的软柿子呢?大家都想好好的活下去,所以元罗选择了投靠楚国,而李仲辰选择了来打应人,这是自己的选择,不是吗?
在这个时代,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谁是谁非,拳头才是安生立命的根本。弱小就是错。
射杀了元罗的李仲辰,杀了十几个敌人的李仲辰,练了武功,有了嫣儿,执掌一国的李仲辰好像一下子把握到了什么。他不再觉得他似乎是在进行一场冒险游戏,即使是游戏,也关乎生死。
—-------------------------------------------------------------------------------------------------
大司马作为战场之中的指挥者,当他一看到应人开始撤退逃跑的时候,他就知道胜局已定。他可不会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