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管亥军山寨的寨门外,吕卓扭头看向张昭和周仓,周仓自不用担心,他一点事都没有,来这里就跟在自家溜达闲逛一样,就算这里是龙潭虎穴,周仓也一身是胆,无所畏惧。
报信的喽啰还没回来,闲着没事,周仓竟吹着口哨欣赏起附近的景致。
敢来管亥的山寨赏景,把守寨门的那些哨兵还从未见过这么有胆色的人,对周仓的表现,惊讶之余,那些哨兵也不由得肃然起敬。
这跟立场无关,任何时候,有胆色的人,总是能引起别人的敬意。
而张昭,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竟也举止从容,神色出奇的淡然。
吕卓以前还有些不信,认为古时候那些不怕死的文人,都是吹嘘出来的,可是,当自己身临其境的来到这个战乱纷争的汉末乱世,吕卓对文人的风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们虽然没有铮铮铁骨,但是,不少人却的确处变不惊,能从容的对待生死。
逢纪孤身闯白波谷,郭嘉冒死玩女人,徐庶仗剑闯江湖,张昭在吕卓的劝说下,深明大义,能舍弃个人安危陪着吕卓来见管亥。
不得不说,汉末的文人,身上的气度,丝毫不输给那些血战沙场的兵将。
“先生…”
吕卓冲着张昭,弯下腰深深的鞠了一躬“不管此事成与不成,卓都要替徐州的百姓,感谢先生!”
张昭摆了摆手“别说这些了,本来我是要举家搬迁到江东的,没想到,却被你给拦了回来。”
随即,张昭脸色一变,神色顿时变得肃然起来“我个人生死是小,如能说动管亥,解救徐州苍生之危,纵然一死,也无妨,这徐州,毕竟也是我的家。”
吕卓忙劝道“先生,搬家一事,还望三思后行,这徐州,需要先生,先生满腹经纶,腹藏鳞甲,如此大才,为何要去往他处?”
张昭沉默不言,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吕卓主动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问道“先生可是对陶公失望?认为他,不值得先生辅佐?”
“你…”
张昭没想到,吕卓当着他,竟然连这种话都敢说。
守着别人,非议自己的主公,这种事,可大可小,若是传到陶谦的耳朵里,可够吕卓喝一壶的了。
张昭的表情,吕卓看的清清楚楚,刚刚的一刹那,张昭的脸上,多少有些惶恐不安。
张昭屡次三番拒绝陶谦的招募,若是他真的无心从政,不想踏入仕途,为何到了江东,却肯出山辅佐孙家人。
如果真的淡泊名利,对仕途没有半点兴趣,张昭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吕卓猜的不错,张昭压根就不想当什么隐士。
三国的确有很多隐士,虽然满腹才华,却宁愿隐居到山野之中,始终不肯踏入仕途一步。
最有名的就是胡昭,表字孔明,先是袁绍,后是曹操,请了他不下数十次,胡昭始终未曾下山,就算到了八十九岁的高龄,曾经被他救过一命的司马懿,成了气候之后,也曾请过胡昭。
胡昭八十九岁的高龄,司马懿依旧如此重视他,可见,这个孔明,才能绝不简单。
虽然一生没有踏入仕途,但是,民间有句传言,说,胡昭这个孔明害死了另外一个孔明,也就是害死了诸葛亮.
因为,司马懿未曾发迹之时,有一个叫周生的人看司马懿不顺眼,打算干掉司马懿,恰巧胡昭和周生是同乡,他听说这件事后就千方百计的阻挠周生,最终导致杀司马懿的计划破产。胡昭还与周生砍枣树对天盟誓,然后才放心的离开。
胡昭救了司马懿,而司马懿又成了诸葛亮一生的宿敌,最后诸葛亮死在北伐的途中,含恨而终,也跟司马懿脱不了干系。
所以,才会有这个孔明害死那个孔明的说法。
“先生,先生…”
见张昭有些走神,吕卓忙轻声喊了两声“其实,我跟先生的看法一样。”
“你……”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吕卓竟然说的出来,张昭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看向周仓。
周仓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好像没听见一样,这么近的距离,就算吕卓的声音再小,张昭也不相信周仓没有听到。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周仓,不仅仅是吕卓的部下,也是吕卓的人。
他一心一意,只忠心于吕卓,别说吕卓背后非议陶谦,就算想把陶谦给杀了,周仓也绝不会出卖吕卓。
吕卓的惊人之举,倒让张昭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吕卓点到为止,随即把头转向别处。
“来了。”
忽然,吕卓两眼一亮,猛的把头抬了起来,张昭也忙抬头看向寨门里面的山路。
可是,却一个人影都没有瞧见,等了好长时间,报信的喽啰才出现在面前,张昭扭头看了吕卓一眼,感到非常惊讶。
吕卓毫不在意,身为一个特种兵,不论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放松警惕,而且,光警惕没用,必须有远超常人的感知。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虽然有些夸大其词,至少,吕卓在这方面,感知强出常人很多。
别人能听到周围六十米外的声音,他就能听到一百米外的声音。
这不仅仅是训练出来的,也是天生就有着超过别人的先决优势。
当兵的时候,层层筛选,兵种多的数不胜数,侦察兵,狙击手,火炮兵,冲锋手……能当上特种兵,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甚至第六感官,都是要出类拔萃的,除此之外,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