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打造宋帝国>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略家

若要说哪一种职业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最大,那无疑就是战略家了。

战略家和神棍类似,然而又与神棍截然不同。神棍会做的预言非常多,只要能够实现部分预言,他就会将预言说成是他的成果。他的预言没有逻辑,也没有合理性,预言能不能实现,他心中是完全没有底气的。

然而战略家不一样!真正的战略家,预言未来的本领靠的乃是敏锐的眼光,不受外物干扰的本性,再经过强大的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对于他们来说,未来不是恐惧而不可知的。虽然未来在他们眼中依旧模糊,然而他们却能够看到大致的趋势,通过这种趋势他们就可以办成许多大事,进而推动历史的发展!

在后世,恩格斯就是著名的战略家之一。他通过研究德意志帝国的经济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状况,就得出了德国一定会挑起世界大战的预言。他的预言,差不多提前三十年复制了一战的规模和后果,连过程都几乎一模一样。

他在1887年就说道: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时会有800万到1000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大破坏集中在三四年里重演出来并遍及整个大陆;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因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我们在商业、工业和信贷方面的人造机构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在街上而无人拾取!

而有了这样不可改变的预言,他就从这种预言中看到了改变世界的机会。世界大战会让欧洲陷入衰竭,但是也会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创造条件。于是在他做出这一预言两年后,第二国际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在一战之后,从帝国的废墟中崛起了一个强大的苏联,从此这个强大的国家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历史,并且作为工人运动的旗帜发挥着影响力!而这,就是恩格斯这样的顶级战略家从中看清未来后,进而改变世界的过程!

后来天朝的德胜太祖,也同样是有着这种战略眼光的人物。他能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以及农民普遍贫困的状态中,看到蕴藏在其中的强大力量。他在《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由于有了这样的判断,德胜太祖才一直坚持依靠农民,主动走进最贫困的井冈山,并找到了这种强大的力量。而他所存在的井冈山,也并没有变成历史上的瓦岗寨和水泊梁山,而变为真正燎原天下的火种!

后世的人们不了解其真正的战略洞察能力,而以为他能够战胜校长,夺取天下是走了好运气。许多人甚至都为校长的失败,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霓虹消耗了校长的力量,什么苏联支持太祖,美帝抛弃校长,什么校长太老实,太祖以及其麾下势力太狡猾,总之找了一大堆的理由和借口。然而在这所有的理由中,校长失败最重要的理由,恐怕还是校长的战略判断能力,远逊于太祖。在这最重要的地方校长比太祖弱,其安能不失败?

然而,战略家的价值,只有等他们实现了他们的预言,乃至看到这一结果后,人们才会相信他的价值。在一般的时候,人们或许会对战略家高看一眼,但其看法也最多和神棍的看法相似。苏秦无疑是最为顶级的战略家,他对于齐国吞并陶丘的预言,在未来无疑是相当精准的,然而如今在齐国朝堂内的人,虽然惊讶于他的预言,然而看到了他的年龄,对于他的判断,就不那么相信了。

齐国众臣商议过后,一个朝臣站了出来,对苏秦说道:“苏秦,你如此说法,未免也太过于危言耸听了吧?夫差有亡国之恨,乃是因为其宠信伯嚭,疏远伍子胥,能臣不能为其所用;魏惠王有弱国之根,乃是因为其为人自傲,不用孙膑、商鞅,才会败给我齐国以及秦国。如今我齐国国势蒸蒸日上,我王宽宏仁厚,广纳谏言,以至于如今有稷下百家争鸣之盛事!如今齐国君明臣贤,又怎么可能重蹈吴国和魏国覆辙?”

这一番话,不仅说得齐王高兴,也使得朝堂内的齐国众臣兴奋不已!是啊,我们齐国人才辈出,可不像吴国和魏国那样,会犯下那么大的错误!吞并陶丘,一定是正确的举动,你这小毛孩子懂什么?

瞬息之间,苏秦就发现,齐国众臣乃至齐王都被陶丘这么一个巨大的利益给蒙蔽了眼睛!齐人只看到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利益,而压根没有看到隐藏在这种利益背后的风险!

若是说起给到齐国的利益,陶丘又怎么能够与睢阳相比?如今的睢阳,已经彻底的放弃了让宋国成为大国的梦想了,他们为了争取齐国,可以不择手段!宋国靠近齐国最大的城邑,就是陶丘了。这并不在陶丘的控制范围之内,睢阳自然可以毫无压力的将其割让出去。然而陶丘能够将自己的根基交给齐国吗?

陶丘没有睢阳这么“大方”,能够给出的利益不足,那么在拉拢齐国的筹码上,就是处于天然弱势的地位!自己作为陶丘的使者,拥有的筹码远少于睢阳,即使自己口舌再厉害,恐怕也无法说动齐国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略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