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三年,秦国开始面对天下广纳客卿。
但凡有识之士,都可入秦来一展才华,谋求官爵。
称霸七国的秦王招贤,至使各国学士全都蜂拥而至。
偌大的咸阳城,一下子变得拥挤许多,越发热闹了。
冀阙大殿上,赵政冠冕加身,端坐于王位之上。
“近日是三年一度的狱官大考,寡人听闻,有人年仅十五便被破格录取,能有如此少年俊杰,实为我大秦之傲!”
闻言,殿中众臣皆面目含笑、颔首称赞,对于此事,他们也都早有耳闻。
“蒙武。”
蒙武起身出列,恭敬一礼。
“大王。”
“那位少年可是你蒙家后辈?”
“回大王,正是小儿蒙恬。”
话落,赵政面上难得浮现出一丝笑意。
“不愧为蒙老将军的后人,果然能人辈出。”
“大王谬赞了,小儿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赵政笑意又深了几分。
“蒙卿无需谦虚。寡人早就听说你这儿子天资聪颖,不止善文、善乐、甚至还更善武。”
话到此处,蒙武作为蒙恬之父,终是忍不住露出欣慰之色。
“是,小儿生来便有一副绝佳的筋骨,极适于练武。先父早年也曾悉心嘱咐,绝不能浪费了这孩子的天份。”
说到这,他又转而无奈一叹。
“只不过他不知何时起迷上了研习狱法,竟背着臣……偷跑去参加了狱官考试……”
赵政轻笑。
“呵呵,听你如此说,寡人对他真是愈发有兴趣了。明日听事之时,你将他一同带来让寡人见见吧。”
蒙武稍作迟疑,却也只得应了声“诺”。
儿子年仅舞勺便能得到大王的赏识,前途自然不可限量,光耀蒙家亦是指日可待。
可自古祸福同出。
他这般惹眼,恐怕也会招致不少人的嫉恨,就如当年的神童甘罗……
第二日一早,冀阙之中果然多了一位紫衣少年。
他玉冠束发,品貌非凡,玉树临风,丰采高雅。
第一次见到蒙恬,梁儿没想到,他的形象竟全然是个文里文气的翩翩公子,与她心目中那个抗击匈奴的大秦名将形象相去甚远。
赵政兴致极好,叫人试探了他的武艺,他不蛮斗,很擅于取巧,会快速分析对手的弱点,选取捷径,集中攻之。
他满目英俊,天生神力,功法又漂亮,看他武斗竟很是养眼。
赵政又对他提出了诸多问题,无论是有关治国、为臣,还是为家,他都能一一作答,并且颇有建树。
梁儿不禁暗叹,蒙恬不愧是后世人人皆赞的著名秦将,果然在少年时代,就已是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因为蒙恬的琴艺在咸阳颇有名气,赵政还命他当众抚琴一曲。
给他那张琴甚是普通,他竟也能抚出气势如虹、扣人心弦的曲子,实属难得。
就连梁儿,也并无把握能将一张如此平凡的琴奏出那般张力,这与蒙恬自身的武学之气也是分不开的。
曲毕,赵政大喜,一张口便令四下皆惊。
“蒙恬,寡人对你很是欣赏。长公子如今已有五岁,就由你来做他的老师吧。”
此言一出,惊得最厉害的便是蒙武。
“大王!这怎么使得?小儿才刚满十五岁,怎会有资格做长公子的老师?只怕会耽误了长公子了啊!”
“大王,蒙恬可以胜任!”
岂料蒙武话音还为落,蒙恬就决然应了下来。
气得蒙武心中直骂这熊孩子年轻气盛、不分轻重。
“恬儿!休得胡闹!”
赵政挑眉,唇角勾起。
他对这样既有胆有识又自信的蒙恬很是满意。
“好!寡人拭目以待。”
“大王……”
蒙武见大王与蒙恬二人一唱一和甚为合拍,便更加有些急。
而赵政却轻轻一笑,劝道:
“蒙武,你无需担忧。难道对于你儿子的能力脾性,你还不够了解吗?至于此事是否合乎情理,寡人都不甚在意,你又有何在意的?”
蒙武一叹。
大王做事,一向都是不问常理的,而恬儿文武全才,确有过人之处,做长公子的老师也并非全然不可。
于是,他敛头一礼。
“大王所言极是,臣定会勤加督促小儿,不会辜负大王的期望。”
昭阳殿中,赵政仍是意犹未尽,跟梁儿反复叨念着蒙家之事。
“多年以前,寡人就曾见过这蒙恬。那时他还是个小娃娃,他与他弟弟蒙毅,皆是不同于寻常孩童。寡人当初就料定了他二人将来会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却未想到他竟这么早就展露了头角,真是令寡人分外惊喜!”
梁儿见一向极少多话的赵政今日竟那般欣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夸赞蒙恬的话,可知他有多么看重蒙恬之才。
同时,他也一直对蒙家心怀愧疚,打从心底盼着蒙家可以人才辈出,永伴君侧,屹立不倒。
无论如何,赵政开心,梁儿便陪着他一同开心。
“若如大王所说,蒙家兄弟皆才智过人,那岂不是在蒙恬之后,蒙毅迟早也会一鸣惊人?”
赵政笑意甚深。
“蒙毅如今还小,往后会不会一鸣惊人寡人还说不准,但寡人将来定是会寻个机会将他引为近臣。蒙家两代忠良,到这第三代,也绝不会差了。”
梁儿点头,在心中默默附和,赵政没有看错。
未来的大秦帝国之中,这蒙氏兄弟一文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