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宋缔>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萧挞里的掠夺

西域人有一个很好也是很不好的习惯,他们喜欢真金白银,市面上也流通金银。

尤其是黄金更是被他们所痴迷崇拜,这其中和天竺传来的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也和这里的气氛有关,自从中原王朝和西域通商之后,唯有金银在这里最好使,也最流通,所以西域人对金银有一种狂热。

西域诸国的国库之中,通过这些年与大宋的通商,他们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这还不限于各种器皿,甚至还有金牙等等……

只不过现在这些财富都成为了辽朝的囊中之物,以解燃眉之急!萧挞里采用了极端的手段,以掠夺的,抛弃盟友的方式为辽朝敛财,辽朝最急需这些金银帮助国内度过难关。

大辽的官钞已经滥发到了一定程度,萧挞里深知赵祯在大宋发行的交钞有着推动大宋经济的巨大作用,而她也妄图恢复辽朝官钞的地位,这是她让辽朝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

如何恢复这些已经在民间失去信用的官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新发行,并让他们能直接兑现,这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凌厉手段,但也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废除旧官钞,发行新官钞,也就意味着朝廷有办法直接让百姓手中的官钞变成废纸!

虽然现在已经是废纸了,但只要朝廷一日不废除,还是有一定的信用在其中,若是再一次改革,不知百姓做何感想,还会信任这种东西吗?

但萧挞里觉得只得值得一试!

她仔细的研究过大宋的商业如何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就像是一把弩箭,只要弦不断,拉得越紧,释放的箭矢便能飞得越远。

从赵祯亲政开始,他就不懈努力的推动大宋的商业发展,几乎到了独断专行的地步,开始很多人反对他,但随着利益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

同样随着商业的繁盛,大宋变的越来越有钱,最明显的便是百姓口袋中的钱变多了,而这些百姓用多出的钱再次购买商品,不断的投入其中,甚至自己也走上了经商之路。

财富不断的积攒,使得大宋的商贾越来越多,而商贾越多,商路也就越多,带动了整个大宋的经济,同时也向朝廷缴纳更多的税收。

谁能想到到场一个太子的玩闹之作,居然成为引发大宋商业变革的开始?

萧挞里到现在都觉得这是如做梦一般的事情,但却被赵祯干成了,现在大宋最有钱,也是最有权的商号依旧以一个可笑的名字命名,“蔡记”。

既然一个孩童能以都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做出今天的大宋商业来,那自己一个太皇太后领头,得到朝臣支持的大辽商业改革难道就不能成功?

萧挞里觉得他赵祯不是神人,也不是什么招财童子,他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而且能做的更好。

一车车的财富不断的涌进高昌城,在这里堆积起来的同时,辽朝的军队也开始了对财富的转移,转移到辽朝的国库之中才算安全。

张俭为此请求五万精锐骑兵的护送,他要保证这足有八千万贯的财富进入大辽的国库,且一文钱也不能少。

萧挞里毫不犹豫的同意,且在五万人的基础上追加两万,有了七万人的护送,即便是他们战死大半也能把这些财富运到上京城了。

按理说要不了这么多的士兵,但她输不起,这是辽朝翻盘的希望所在,她把一切都寄托在了这八千万贯的财富上。

萧挞里知道,大宋的崛起就是从商业上开始的,恍然之间她便明白了一个道理,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治国需要钱,养兵也需要钱。

萧挞里自从临朝称制以来,不断的收拢辽朝的兵权,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也希望辽朝复苏起来,恢复往日的荣光。

她要让百姓和贵族们恢复信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有源源不断的钱财涌入大辽,即便是涌入大辽的国库也会让他们心安。

一切的一切包括通商西域,包括出兵西域,都是萧挞里为辽朝复苏所准备的,她从赵祯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大宋控制了倭国的金银,垄断了东方的唯一渠道,而西方的丝绸之路又是一家独大,这让辽朝基本上没有了办法,萧挞里只能和西域联手对抗大宋,只不过她忽然明白,与其联手对抗不如合二为一,让西域成为辽朝的一部分。

于是便有了完美的计划,和接二连三的兵变,辽朝获得了惊人的财富,而西域也成为了辽朝的一部分,当然除了六种城和宝庄城外……

辽朝对西域的占领是自上而下的,这对西域来说是影响最小的变动,西域的上层几乎被辽朝一扫而空,或是归降,或是被屠戮殆尽,至于官员更是被收买威胁,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强大的力量展现了一个好处,可以摧毁一切想要反对的人,而辽朝就是如此,有些反对的官员满门被诛,血淋淋的事实让西域人不得不妥协。

但辽朝只对西域的上层进行威胁和杀戮,却从未涉及到下层的百姓,因为没有意义,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地方,只要上层改变了态度,下层百姓也不会有疑议,他们都听从上层官员和贵族的。

因此辽朝在西域的占领很顺利,西域诸国几乎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成为辽朝的土地,萧挞里并不愚蠢,她知道必须要掌控这里才能获得有效的统治。

而掌控这里的最好方法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萧挞里的掠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