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四十八章 鸭绿江东
可。千万不要让高丽和契丹的仇结得更深。”

朝会之后康肇便急速启程,亲自前往鸭绿江准备迎敌。这段时间国王一心请和,他却积极备战,已经从全国紧急调集了三十万大军派往前线。身为宰相,他不是不想派手下大将去抵挡敌人兵锋,自己坐镇后方指挥。只可惜刚刚从边境来到京城不到两年,朝野各派势力纷纭复杂,关系尚未理顺,用人不能得心应手,派别人去既怕打不过契丹军,更怕他们窃取兵权倒戈相向。没办法只好亲自出马去前线指挥打仗。因为这一仗不仅关系到高丽王朝的兴亡,更与他自己的身家性命生死攸关。

朔风凛冽,白絮漫天,太阳在东边天际斜斜垂挂,好像一颗冻透了的鸡蛋黄。十一月十日,四十万辽军顶风冒雪开始横渡鸭绿江。此时的鸭绿江还不是契丹和高丽的边界线,十五年前出让给高丽的二百里土地在鸭绿江以江东但并没有到达鸭绿江边,现在的大江两岸都在契丹手里。江上结了厚厚的冰,人马完全可以踏冰过江,这正是决定冬季出兵高丽的原因之一。但是为了万无一失,副兵和民夫们还是奉命在江岸两边修了浮桥、拉起绳索,在水浅的河段铺上厚土,令大军的渡江快速而稳便。有的队伍走在浮桥上,有的扶着绳索踏冰前行,有的则在垫高了的河床上打马直奔,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向一股洪流直往江东倾泻而去。

皇帝耶律隆绪骑着一匹浑身黑缎子似的高头大马站在江边不远的一座小山包上,鸟瞰着大军浩荡渡江的壮观场面。他略显单薄的身上披着黑色貂皮大氅,头戴厚厚的翻毛貂皮帽,两条长长的帽尾从两颊垂到胸前,一双细长的眼睛放出自信的光芒,一脸修剪齐整的卷曲胡须遮住了大半个清瞿的面孔。

“见鬼,这鸭绿江的天气还真冷。萧排押,这次渡江指挥得不错,下面要看你打仗了。这是朕亲政后的第一战,你可别让朕失望。”

耶律隆绪对站在身边的北府宰相萧排押说道。此次东征,想当主帅的人不少,皇帝再三斟酌才选定了萧排押为都统,耶律僧奴为都监。萧排押的女儿嫁给了耶律隆庆,和南京的那位皇弟成了亲家,因为这一点曾让隆绪有些犹豫。但萧排押是朝中头号沉稳干练能征善战的武将,他身经百战,还没有过败绩。对于隆绪来说高丽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只有任用萧排押才能令人放心。而且排押继承了萧挞凛的作风,公忠体国,不徇私情,并不会因为与梁国王是儿女亲家和对朝廷和皇帝不忠。加之这次战争皇帝御驾亲征,萧排押只是负责前线排兵布阵指挥攻伐,既没有机会与后方联络又不可能导致军权旁落。所以最后这副重任还是落到萧排押头上。

“陛下放心,朝廷部署周密,陛下御驾亲征,军队斗志旺盛,仗一定能打赢。卑职知道这一战至关重要,蒙陛下信任,臣无以为报,只能效死沙场。臣愿立军令状,如果打了败仗,就请陛下斩臣的首级以正军法。”

萧排押知道肩上重担的分量。然对于攻灭高丽他的心里并不赞成,觉得只要打得高丽人认罪求降就应该见好收兵。可是朝廷上有人这样进谏,皇上根本听不进去。他知道皇帝是要借题发挥,做一番大事业。否则的话,高丽国王已经认罪求降了,这一仗为什么还要打?然作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的武将,他只能努力打胜每一仗。

“朕不要你的首级,朕的妹妹卫国长公主还等着你呢。朕只要你打胜仗!”

过江之后的第一战是对付最靠近鸭绿江的山城兴化镇(今朝鲜义州西)。兴化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高丽都巡检使杨规坐镇城中据守不出。萧排押陪同皇帝视察前线,说道:

“皇上,高丽的防御方法和宋人类似,就是在边境修筑堡寨和山城,平时屯兵扼守要道,遇到强敌则龟缩起来,等待机会。咱们也应该用老办法来对付它,围而不攻,继续深入,在这种小城上不值得耗费时间和兵力。”

隆绪觉得排押的话有道理,但是不甘心就这样放过它,说道:

“不打可以,但是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战法,朕要让这座不攻自降。”

“皇上英明。”

萧排押由衷赞道。刚好有人捉到在城外拾柴的一对高丽男女,排押赐给他们漂亮的衣服,将皇帝命人写好的信交给他们,让士兵护送到城下。担心他们靠不住,又用箭将信射上城楼。信中无非是软硬兼施劝守军投降。城中很快就写了回信投到城下,信中言辞委婉,态度坚决,请求契丹撤兵,表示粉身碎骨决不投降。排押又命人以金银衣物贿赂守将,收到的回复仍是坚拒投降。见此招不灵,隆绪气恼之下便要发兵攻城,排押劝解道:

“诱降只是碰碰运气,它不降是它自寻死路。小小兴化镇无足轻重,过些日子不费一兵一卒,困也把它困死,争取时间继续南下才是要紧。”

隆绪冷静下来,命留下部分兵力包围山城,大军继续挥兵南下。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鸭绿江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