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三十七章 东征高丽

韩德让不冷不热地说道:“希望这一次能彻底东北的问题。”

东征是目前最大的一件军事。朝廷出动了十万兵力,派出了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都统,还有包括萧闼览在内的一大批战将。两年多前耶律普宁和萧恒德受命出征,是东征的开始,到现在这场战争已经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其中不仅有战争本身的起伏胜负,还牵扯到朝廷内部的权力争夺。

两年多前,新朝刚刚开基,朝廷决定发起东征,派出北府宰相耶律普宁和林牙萧恒德率领五万大军出兵鸭子河。萧恒德当年冬天就带了部分兵力深入青岭,抄了燕颇的老窝。但老奸巨猾的燕颇和他的手下则金蝉脱壳。朝廷收到了耶律普宁发出的捷报,派人前往军中宣谕奖励。第二年一开春,耶律普宁就亲率全军沿鸭子河东进继续追剿燕颇等贼。他们连战连胜,捷报再次传到牙帐。朝廷即刻派人前去查验核实,很快下诏颁赏全军。两位主帅都获得加官进爵。原任宣徽使、同平章事的耶律普宁加官政事令;原任林牙的萧恒德加授神武卫大将军,两人还得到大量金银赏赐。

东京留守耶律抹只曾在萧恒德冬季传捷时就奏报朝廷,说主犯燕颇成功逃脱,萧恒德中了空城计,此战应是有过无功。太后将他的报告留中不发。这时他再次上奏说,虽然耶律普宁打了很多仗,有所收获,但燕颇和乌玄明这两个朝廷的主要目标仍是没有伤到一根毫毛。东北依然盗贼横行,形势并没有见好转,远谈不上东征大捷,二人有冒功之嫌。

接到他的报告时恩赏已经发出,对东征进展顺利很有些兴冲冲的太后颇感懊恼。找来耶律斜轸、韩德让商议应该如何应对。

韩德让说:“战争也和其他事情一样,可以见仁见智。一场大仗只要不能一战彻底将敌人干净,说成胜仗败仗都行。我看这两次报捷都是实实在在的胜利,普宁年近六旬亲临前线,恒德也是真心报国不怕吃苦,功劳苦劳都有。朝廷统治名存实亡近五十年,东北千疮百孔,蛇鼠横行,加之地势复杂,北贯冰海,南通高丽,要想把藏匿的贼匪清剿干净谈何容易。将来要将生女真等部族全部纳入契丹籍册,建立州县,派地方官管辖并驻扎军队才有可能。想要做到如此,别说五万人,就是十万人马也不够,非得再打一场渤海灭国战争那样的大战。”

燕燕听了他的话心里舒服了不少,点头道:

“现在的东北虽然没有了当年渤海国的军队,但是一片糜烂更难收拾。太祖皇帝打渤海国只要拿下龙泉府,现在贼匪到处隐匿,想打都没有个抓挠处。普宁和恒德他们确实不易。”

耶律斜轸知道太后偏袒萧恒德,他本不想得罪太后,可是心里却赞同耶律抹只,对萧恒德一百个不服气。认为他初出茅庐就小捷报大功,将来依仗太后权势会更加难以抑制,必须从一开始就打下他的傲气。见韩德让为萧恒德说话,更为不满。心想之前的两次封赏都是他的主张,不等和北院、东京认真商酌就匆匆撺掇太后下旨,才会有现在的被动。其实他不是欣赏萧恒德,完全是为了拍太后的马屁。忍不住道:

“耶律抹只说的也是实情。朝廷已经颁布封赏,撤回有伤颜面,但是可以将抹只的报告转给他们,告诫他们要努力剿贼,才对得起朝廷的恩赏。”

这等于表明朝廷同意耶律抹只的奏报,是对耶律普宁和萧恒德的申斥,暗指他们有冒功之嫌。要不是顾虑太后的态度,斜轸一定会直接提出撤回恩赏,命二人戴罪立功。

前朝时韩德让和耶律斜轸相处还算融洽,但新朝以来,随着太后的宠信日益隆盛,德让就明显感到耶律斜轸的嫉妒和仇视。此次东征太后坚持启用萧恒德,引起担心耶律氏兵权日渐削弱的宗亲贵族不满,他现在对萧恒德的支持这种对立。斜轸已经撕破脸皮,德让也不想示弱,针锋相对地回道:

“耶律抹只的指责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他说没有抓住燕颇,这一点老普宁也没有讳言。把这样一封奏报转下去,只能徒乱前线军心。北枢密几次推荐耶律抹只担任东征统帅,大概认为要是换了耶律抹只就可以一战澄清东北了吧。在下倒以为,以耶律抹只的军事才能,能打出现在这样的局面都难。”

耶律抹只的奏章再次没有了下文,这一场风波没有掀起多大浪花就过去了。普宁和恒德继续在东北剿匪,耶律抹只仍然在辽阳府坐堂。原以为这个局面可以就此维持下去,靠着小火慢炖逐步改善东北局面。只等有一天朝廷腾出手来大举进兵东北。或者就是南边战事再起,撤出这支兵马。不想去年夏天风云突变,东北形势陡然紧张起来。

事情的起因颇为曲折,还是因为耶律普宁和萧恒德的深入东征。这支大军深入东北,在那片多年来被朝廷弃守因而盗贼蜂起的土地上雷厉风行进行剿匪。这一带土地广袤,部族众多,鱼龙混杂,有老实巴交的土著,更多的是对朝廷阳奉阴违的生女真和其他蛮部,还有不少渤海复国势力和与他们勾勾搭搭狼狈为奸的墙头草。耶律普宁和萧恒德在一团乱麻中立定宗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主要目标是燕颇和乌玄明两股挂了号的贼人,在追剿过程中,其他渤海人的山头村寨一体清扫,生女真部落和其他蛮部凡是和渤海逆贼有过勾连的、公开树过反旗的都被屠戮。其他生女真和当地土著投靠朝廷的,就要出人出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东征高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