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第两百四十七章起义与《陈情书》

诺福克郡位于英格兰东北部,是一个农业大郡,于是,它受到了王室的亲昧,郡内拥有着大量的王室领地。

它南接萨福克郡,西邻剑桥郡和林肯郡,东和北濒北海。

地处低地地区,郡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河流流域,水资源丰富。

农业地区分为:汇入北海的文瑟姆河,耶尔河、比尔河及其流域;西北角则注入沃什湾的乌斯河流域。

这两个地区都是富庶的农业地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深受贵族和绅士们的喜爱。

由此,这里成为了圈地的重点关注区域,地方的农民苦不堪言。

有人说,圈地运动不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吗?这是社会发展的阵痛,不能阻止。

当然,大家都是目前都是站立在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和回答的,与此时的英格兰国王的利益相差千里。

原本爱德华成为国王后,也是认为圈地运动是合理的,甚至应该鼓励,对于亨利八世和都铎政府阻挠,甚至禁止的行为感到不解。

这也是他为什么同意反对圈地的爱德华公爵失势的原因所在。

结果,等到他亲自坐上国王这个宝座,他才明白,圈地运动对于政府的伤害有多大。

第一,它严重干扰了政府的税收。

大量的公有土地被划规为私人,这就相当于原本属于农民的税收无辜的消失了,而转嫁到了圈地的农场主手里。

而他们对于土地直接圈起来当作农场,几乎都有抛荒的存在,最低都有百分之三十,土地利用率完全比不上农民,而政府收到的税也不到原先的一半。

由此一来,政府的税收越来越少,农民越来越贫穷,而那些圈地的农场主们却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也就是说,原先的一千英镑税收,变成了五百英镑,而另外的五百英镑成为了那些农场主的了。

而第二,它激化了社会矛盾。

有的人想,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可以去工厂吗?怎么会饿肚子呢?

大家想得太美了,在十六世纪,哪有那么多工厂可以容纳下那么多的工人,况且,大部分工人生活的不如农民,断手断脚是常有的,甚至被卷入机器中被杀死。

这些人怎么办?只能成为流民,乞丐,四处乞讨,等到没有食物的时候,各种犯罪就诞生了。

到了一定程度,反圈地暴动和起义也就理所当然的产生了,这对英格兰王室的统治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此,在1530年,都铎政府颁布法令:规定除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者给予乞食特许状外,凡身强力壮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系于马车后部,鞭打至流血为止,然后迫令其立志愿劳动誓言,遣送回籍。

1536年又重申前令,并规定凡第二次违令被逮捕者,鞭打之外,要把耳朵割去一半;三次违令者,则判处死刑。

结果,在亨利八世时期,处死的失地农民达到了七万两千人。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它让王室对于民间的征兵极为困难。

英格兰有个传统,王室可以每年可以定期征召民兵为王室效力。

而圈地却破坏了兵源,征兵越来越困难。

一般来说,民兵基本上就是地方的农民,而圈地夺走了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成为了流民,兵源越来越少。

这也是为什么亨利八世征战法国时,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来自于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的雇佣兵,本土英格兰士兵很少。

这种苗头是很可怕的,历史上,从斯图亚特王朝开始,当兵成为了一种贱业,士兵大部分都是抓壮丁而来,哪怕到了十九世纪也是如此。

看到这三个最重要的原因后,爱德华对于圈地运动就充满着憎恨。

与自己的统治相比,资本主义又算得了什么,自己都无法统治国家了,就算英格兰发展的再好,也与他没什么好处。

就在他准备将地方改革做完,全国各地一起努力,将圈地运动制止的时候,他这时却收到了一封信。

这是一封来自于诺福克郡的信,具体地址是在诺维奇城东北部的穆斯霍尔徳荒野。

并且由罗伯特.凯特和他的兄长威廉.凯特带头,一群百户区的代表们也跟随着一起签署的联名信——《陈情书》,被送到了伦敦,最后转交到王宫,爱德华的桌前。

只见上面如此写道:“尊敬的陛下,我们无意冒犯您的威严,这只是我们我们这群可怜人的自救行为罢了,请您原谅我们无礼的行为。

我们写了这封信,是要告诉您,您的子民们目前正在遭受无穷无尽的折磨,对此,我们请求您实施一下措施……

看完这一大篇上万字的陈情书后,爱德华心里不住地冷笑,原先对于他们的一些同情,已经烟消云散。

这封信,爱德华总结了一下,这位罗伯特.凯特竟然直接要挟国王实行他们认为的措施。

第一,禁止圈地,并且不允许任何人抢夺他们的牛羊。

第二,圈围土地不得进行放牧。

第三,降低地租,并且将侵占土地和房屋的罚款保持在1485年的水平。

第四,降低教士俸禄。

第五,允许他们参加只有乡绅才能参与的政府管理。

…………

如果爱德华答应他们这些条件的话,对于一群农民的屈服,且不说中央政府和王室的声誉因此会毁于一旦。

实行这些条件后,都铎王室就会得罪地方上所有的绅士,对于英格兰的统治就会摇摇欲坠。


状态提示:第两百四十七章起义与《陈情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