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沈雀欢终于想起自己是在哪里见过这把古弓,父亲去世后,母亲每每思念时所对的那张画像里,就画着这么一张玄黑古弓。
沈雀欢摸着弓箭上微微磨损的皮革,明明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垂着眼睑,道一声谢,然后将弓箭拿回院子里再好好琢磨,可沈雀欢还是没忍住,一时技痒,转身对着门外一棵柳树,搭弓拉弦,“铮”的一声,虽然弦上并没置箭,可代替箭矢的一股气流似锋刃一般,竟将初秋的柳叶震的“簌簌”作响。
沈雀欢叹:“好弓!”
王长治惊呼:“好内力!”
沈雀欢听到王长治这一声,当即醍醐灌顶的清醒过来,连忙去看长儒,长儒果然面有嗔怪,虽然并没有其他人在场,可满院子的丫鬟小厮们侯着,难保不会节外生枝。
“她能有什么内力,不过是弓好罢了。”长儒将王长治让回位子里,说起了王演将军的身体。
沈雀欢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恰这时候宋管事到庆云堂来送最近几日的拜帖,沈雀欢知道长儒这些日子在等内务府的一张帖子,见他和王长治聊的欢,便起身去了外厅。
宋管事一看是沈三小姐到了,连忙赔笑,“诶哟喂,三小姐多劳了。”
沈雀欢听他那声音像三月里的春风似的,听着就一阵的不得劲儿。
素着手问:“甭客气了,您说着我听着,二老爷在里面陪王家表哥,拜帖在哪儿,先拿来我瞧瞧。”
宋管事连忙把手里的四五封拜帖给递上去,点头哈腰的说:“这两日府里最大的事儿就是三小姐您的好日子了,小的先在这儿给三小姐磕个头,愿您和靖安王爷平安顺遂,白头到老。”说着就跪到地上给沈雀欢磕起头来。
宋四娣能稳稳的当着东府的管事,又不碍着西府的眼,看起来的确有几分本事。宋四娣磕头的功夫,沈雀欢已经把帖子看完了,果真有一封内务府郭公公的邀约帖。沈雀欢挺满意,把帖子合到一块,背过手看向眼前人。
“您别客气了,还有旁的事没有?没有就不送了,让邓奉给你装一筐橘子,犒赏你们这些天办事利落。”
宋四娣立马应谢,却是没急着走:“旁的事儿倒是不敢烦扰三小姐,府里最近还真有这么一件事,三小姐或许该听听。”
沈雀欢挑了眉毛“哦?”了一声。
宋四娣也没卖关子:“四房七小姐的婚事也定下来了,是太子府的三殿下。”
沈雀欢闻言心头一顿,就算再怎么“两耳不闻窗外事”沈雀欢也知道原定给太子三子的人选是沈五,压下心底纷乱的念头,沈雀欢笑问:“我没有听错吧,是四房七小姐?鹭婷?”
宋四娣笑意深绽:“三小姐没有听错,小的也没有说错,的确是四房的七小姐,据说是二小姐成亲那日,太子府三殿下在狮子桥上惊鸿一瞥,就相中了咱们的七小姐。”
沈雀欢神色微微一沉,宋四娣心里“咯噔”一声,可再朝三小姐看去,那寒意已蒸发的无影无踪,三小姐还是那样淡淡的事不关己的表情。
宋四娣长透一口气,再不敢废话,将此行最要紧的一件事禀报出来:“京中各世家联合宗华寺在大业山下给穷人们发放过冬棉衣和粮食,咱们府上四小姐、五小姐、六小姐、七小姐都过去,您看到时候三小姐您……”
沈雀欢表情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她垂着眸子想了一会儿,觉得应该趁机问一问鹭婷婚事是不是有问题,便问道:“是哪一日?”
“初四,九月初四。”
沈雀欢让红芷记下来,又赏了几两碎银子,把人给打发了。
对于接济穷人这件事,沈雀欢既然应了下来,就不会像别人那样只做表面,第二天她就亲自上街,除了置办份额的100件棉衣,还让人去药铺抓了很多草药回来,让丫鬟们裁剪纱布,制作成一个一个的小药囊。
王长治听闻之后,也让随行人帮忙,这样一来小举措就变成了大工程,王长治的七八个侍卫以及两名侍女,全都加入到做药袋的行列中。
一时间满园的红庆喜色,夹杂起了悠悠的药香。
“这种白色的袋子是治伤风的,这种灰色的袋子是治冻疮的,这种黑色的袋子是治发热的。”红芷站在人群里,大声的向来帮忙的侍卫们解释,并且亲自示范装法。
王长治背着手和沈雀欢比肩站着,“没想到你还会活学活用,我只见过军营里给士兵们带跌打伤痛药囊的,我这一路过来,沿路上灾民数量繁多,像巾州和邯州,已经在城郊搭建灾民棚了。”
“夏日水患,秋天就颗粒无收,只盼今年的雪不要太多,否则半数以上灾民,都熬不过冬天。”
沈雀欢用蹩脚的针线缝制着药囊的袋子,缝几针就肯定被扎中一下。王长治看了半晌实在看不过去了,把针线从沈雀欢手里接过来,“长戈易握,细针难拿,不如我找个人同你切磋切磋?”
沈雀欢好奇:“什么人?”
王长治朝人群里招了招手,那个带着银灰面具的男人走了过来。
“刘二,你去和三小姐切磋切磋。”
刘二应着王长治,眼睛却盯着沈雀欢,表情很宁静,却有种深邃的幽远,显得高深莫测。
沈雀欢心里怪怪的,总觉得这目光格外熟悉。
沈雀欢把人请到了后院儿的梅花桩上,刘二穿了件墨色的袍子,手脚都用布绳捆着,是典型的躅国人打扮,但她握刀拱手的姿势却是大樾军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