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重生美国当大师>第一百八十八章 朋友圈 下
个中文译名也是他取的。

袁先生后来顺理成章地成了广告策划大师,不但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甚至还亲自担当广告模特。

他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是这样的:穿着白色汗衫和李维斯牛仔裤的他,斜靠在一辆哈雷机车上面,口中叼着一支骆驼香烟,正透过哈雷太阳镜窥视着一位走过的金发女郎,连手中的可口可乐打翻了也不知道。

一张照片同时宣传了五件产品,堪称广告史上的经典和特例。而且还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在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他这个潇洒前卫又略带一点颓废叛逆的经典形象迅速风靡欧美,成为年青一代模仿的对象。”

——节选自《麦迪逊大街上的袁燕倏》

只听爱手艺大人很是期待地问道:“尼奥,既然下一期是《辐射》,那么在下一期是不是就登《乡村教师》了呢?”

“霍华德,这可不行啊!”

我们的袁大师颇有些志得意满地道:“《乡村教师》不会发表在《p》上面,因为有一家杂志已经预定了的。”

爱手艺大人闻言有些失望地问道:“是哪一家杂志?”

袁燕倏下意识抬起脑袋……因为说到这件事情太开森了,他都忍不住想笑,所以刻意不让众人看清自己的表情。

他嘴里面轻飘飘地道:“《t》。”

“哇哦,哇哦,哇哦……”

只听众人一片惊呼,还有人兴奋地道:

“尼奥,真的是《大西洋月刊》吗?!”

“尼奥,真的是太好了啊!!”

“尼奥,真的要恭喜你了啊!!!”

为什么袁大师的小伙伴们这么激动呢?这是因为《大西洋月刊》就是美利坚最受“尊敬”的一本杂志。

如果说《纽约时报》是美利坚的《人民日报》,那么《大西洋月刊》就可以称为美利坚的《红旗》。而美利坚的《解放军报》是……好像没有。

总之,美国的报刊杂志史上最重要的“一报一刊”就是灰贵妇和《t》。

当然啦,同不需要追求经济利益只看重政治效果的“两报一刊”比起来,“一报一刊”要更为迁就市场也更加因吹斯听。

而同追求新闻性和时效性的《纽约时报》比起来,《大西洋周刊》的精英气息更加浓厚。其实这本杂志从创刊开始的受众就是美利坚知识精英们。

再同另一本同样类型的杂志《纽约客(theneyorker)》比起来,《大西洋月刊》要更加偏向保守派和共和党。问题是《theneyorker》要到1925年才创刊。

《大西洋月刊》创办于1857年,这个年份对美利坚来说正是风雨欲来的多事之秋。

从政治上说,眼看着再过四年南北战争就要开打了,因此当时关于是否废奴和联邦存废的辩论正处于白热化的状态。

从经济络飞速地在北美大路上延伸开来,将全国连接成统一的市场。大量移民也涌入美国,使得总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一。人们开始向西部拓荒,并催生出了淘金热潮。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齐备,美国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从宗教上说,1848年欧罗巴之春极大地撼动了封建保守势力,而新的科学发现,比如1858年就要发表的进化论,大大地撼动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最后从文化上说,经历了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洗礼的美国本土知识分子们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美国声音。

杂志创刊人,有着“美国文艺复兴领袖”美誉的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写道:“我们倾听欧洲温雅的文艺女神说话,已经听得太久了“。

他认为,“一本杂志理应引领整个时代,这是非常有益、并且必须要做到的事情……编辑需要拥有宽广的视野和眼光,从这篇土地上找到最好的(文章),并且能够拒绝大众的品味……大众会很快冷静下来,然后发现他们拥有了一位导师。”

《大西洋月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日后它会被尊称为“美利坚精神觉醒的象征”。,

第一期出版的时候,爱默生就很明确地宣称这就是“一本有关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

它帮助人们认识一些新的作家和诗人,帮助作家和诗人发表作品。它刊登一些著名作家对当代政治事件和其他重大事件发表的评论。

在十九世纪中叶,这本杂志记录了爱默生本人、亨利-戴维-梭罗、纳撒尼尔-霍桑,约翰-缪尔等人的著作,接着它成了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最初发表的刊物。(笔者注:为了不占字数,这些人的介绍放在作品相关了。)

20世纪初,它发表了伍德罗-威尔逊与西奥多-罗斯福的重要政治论文。

后来,欧内斯特-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刊登在它的上面。

再后来,马丁?路德?金给它寄去“伯明翰监狱来信”的手稿……

扯得太远了,这条时间线上的六十年代这位喜爱嫖白种女性娼的黑人神父还能不能成为著名人权领袖甚至能不能活下来,真的不太好说呢。因为他是“隐者阁下”的死敌,搞得不好就被胡佛给干掉了。

那么,那么,那么我们的袁大师的《乡村教师》即将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这不但意味着他得到了美国主流文学界的承认,而且也意味着科幻的逼格被灰骑士大人硬生生地拉高了。

你说他怎么可能不得意呢?

袁燕倏随手把雪茄扔在酒杯里面,长身而起,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道:“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八章 朋友圈 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