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火器作坊搬到驻地去,也是一个选项。
但是,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技术和人工还好解决,关键是原材料的供应,是个巨大的障碍。
那里的社会发展阶段还很落后,基本上处于渔猎时代,就连农耕社会的水平都没有达到。根本就没有基本的工业体系和比较发达的商业体系。
各种火器原料,即便是有钱,在当地几乎也采购不到。若是从外部采购,就又回到了长途运输这个怪圈儿上了。
还是成本和距离的问题。
况且,即使自己不计成本地在某处建成了火器作坊,因为受宁古塔将军的节制,他只要命令自己换防,花费巨大人力和物力建立起来的火器作坊,就立刻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这种情况,几乎是注定会发生的。
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贾珉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此次叫自己的府兵团到宁古塔去,是针对他的一个阴谋。
他被某些人给算计了。
自己到了宁古塔,就离开了帝都这个发迹的舞台,自己在这里的资源,几乎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所谓的山高皇帝远,到了那里,就只能任人摆不了。即便是当地人不挤兑自己,只要把自己放在那里,不招自己回来,也就只能在那里自生自灭,对别人也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算计他,目的不外乎这么几个。
一是报复他,二是切断他在仕途上的崛起之路,三是借此打击贾家,四是连同史家、冯家、陈家和卫家一块儿打击了。
贾珉、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史松,史柳,以及各个家族在府兵团的子弟,已经成了各个家族年轻一代中,最有出息的人物。
尤其是贾珉,更是贾府中兴的标志性人物。把这些家族的人才排挤出去,对于各个家族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
既然在帝都都能采用这种手段,那么,到了宁古塔之后,顺便找宁古塔将军或者别人给他们戴上个紧箍咒,就是小菜一碟了。
成侍郎说,调贾珉去宁古塔的事儿,皇上也是知道的。对此,贾珉是不怀疑的。兵部的胆子再大,也不敢在此事上假传皇上的旨意。
贾家和贾家集团在帝都也是有根基的,此事很容易查出来。所以,他们是不敢在此事上做什么手脚的。
之所以把此事告知皇上,就是要防止贾家找到皇上那里,叫皇上改变这个决定。
至于他们是如何施加了影响力,让皇上知道并且同意这个决定,现在知道不知道,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贾珉要到宁古塔去,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改变不了了。他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去了之后怎么办?
距离出发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若是安排得当,还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的。
贾府这边,他可以在临走之前,再做一些制度性的安排。
原来计划的对于管家阶层的改造,看来就只能暂时不动了。
好在基本的框架和新的权力格局已经建立起来,如果没有什么大的事情,贾府的正常运转,应该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
方秀才主持的技术培训,目前挂着贾府族学的牌子,可以继续进行。不仅要进行,还要扩大规模。
将来自己到了宁古塔,是需要大量的金钱的,没有财政上的源源不断的支持,到了那里想做事,也是很难的。
皇上已经下旨,由季大学士在主持汉语拼音的实验,在这个大环境下,刘家庄和贾府业余学校的汉语拼音启蒙教育,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府兵团这边,就按照原来的计划训练。至于装备的事情和进一步的训练,就只有将来到了驻地再进行了。
火器作坊是一定要办的,这是将来到了宁古塔之后,自己的生存之本,也是对自己手下这1300多名士兵负责。很可能,也是将来在那里建功立业的重要支撑。
自己的个人生活方面,平儿和晴雯、喜鹊、画眉是一定要跟着去的,南儿、风花、雪月走不开,宁儿在直隶搞培训,也是走不开的。
妙玉的问题,目前也就只能叫她在这里呆着了。幸亏给她弄了个诗社和刊物,以后就可以在贾府名正言顺的待下去了,在安全上还是能保证的。
可卿那边,现在在东府里掌权,贾珍对她的威胁,已经彻底解除。以可卿的聪明,还是会生活的很好的。跟她的将来,也就只好等到将来再说了。
如今才十五岁,来日方长,还等得起。
至于宝钗那边嘛,她自己足够聪明,主意又正,跟府里又是实在亲戚,又有母亲和哥哥,倒是不用我怎么操心的。
至于我俩的婚事?唉,恐怕就要有些波折了。
原本薛姨妈有意,如今我突然到了宁古塔了,今后的前途就变得不明朗起来了,她会不会改变主意?
至于说史湘云那边?估计他家里也要重新考虑了。这倒也不错,我对史湘云本来就没有什么感觉,倒是可以省了许多麻烦。
剩下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宁古塔当地的情况了。
同时,对于火器作坊的事情,也必须要做一个决断了。
火器作坊的最大瓶颈,就是原材料供应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几乎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戴植是内行,又在辽东呆过,见多识广,贾珉相信,戴植会给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的。
思考已定,贾珉回到了屋子。
见贾珉回来,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