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

定海军关于电力的研究,开始的一点都不晚,电力是蒸汽动力之后的动力,在出现之后,就以方便和转换较高,取代了蒸汽动力,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主流,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到21世纪,电力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

电并不是很困难的,电流本身就是自然界之中,可观存在的,如果说剧烈的电流对撞,那就必须要说雷阵雨之中的闪电,无论是的条形闪电,还是球形闪电,这些到了21世纪,也没有利用上。

在后世能源匮乏的时代,大量的雷阵雨之中的雷电的力量,白白的浪费掉,让很多人很是眼热,几乎整个地球每秒钟,都有100次闪电出现,每一次闪电之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数百瓦,也就是说,每秒钟,最少有数万瓦的电能。

不过,闪电出现的地点不确定,而且每一次闪电时间太短,几秒钟的时间,闪电就完成了正负电荷的碰撞,最终把能量释放出来,这种快速的不可控的能源,很难观测,就算是到21世纪,整个世界,对于闪电的性质,也是一知半解,更别说北宋了。

赵信当然不会研究闪电的形成机理,可是日常生活之中,电所出现的地方,不知道多少,比如说,一个梳子,跟头皮摩擦,就可以吸附细小的纸屑,比如说,穿在一些毛皮的衣服,在冬天干燥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

这些都是电在不同的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可以作为,对电力研究的一部分,早在最初,到了大名府安顿下来,有了一些识字的士子之后,赵信就已经开始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

从静电,到电流,再到产生电,对于整个世界电力发展来说,这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可是实际上,赵信掌握的咨询,直接无视各种的壁垒,从最开始,就解决了电产生的问题。

赵信是一个博士,是一个学文科的,研究历史是他的专长,可是能够从一个普通的乡村,考上象征着中国巅峰北大,中学的知识,相当的扎实,更别说,在上了北大之后,本科的四年,为了补贴生活,他还做了大概4年的家教。

数理化,本身对于很多弱一点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这些也是赵信作为家教的重点。

在中学物理之中,经典力学作为物理的基本,当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可是作为与日常结合的部分,电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发电简单么,如果单纯指从起点的物理知识,就说明了电的产生过程,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而电流之中蕴含的能量,可以通过各种的机器释放出来,作用到各种的机器上面。

就这么的简单,是一个中学就讲到的基本原理,也是任何一个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不会忘记的。

赵信甚至亲自做过发电机的实验,当然了,那是学校准备的小型的,简陋的发电机,利用导体切割永磁铁的磁力线,然后发出微弱的电流,在转动的过程之中,给灯泡供应能量,让灯泡亮起来。

整个中学实验之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结果,无论是化学实验,还是物理实验,都会有一个直观的结果,化学要求的是变色,产生不溶于溶液的固体,或者有声光效果等较为剧烈的反应,物理则表现在肉眼可以看到的结果,那些需要用工具,或者是试剂,来最终判断的结果,那是更高层次的实验才会用到。

一个简单的发电机,其中的材料,根本不难找到。

导体,几乎一切的金属都是导体,不同的是导电性的强弱,比如说铝,铜,和银,这些都是导体,也可以使用到发电机之中。

这三种金属,铝不用说了,在电解法之前,天然的铝几乎是不存在,但是铜和银,就很多了。

在最初的时候,赵信就选择了银,银的导电性能优良,后世之所以不大规模的运用,就是因为它太过昂贵,每克都要几块钱,用于电线之上,还不是让价格昂贵到无法承担。

就算是高精尖的装备之中,也多是用银点几个焊点,而不可能整个部件全部都用银。

在银有天然存在,并且可以很轻易的化合出来的前提下,赵信当然是用银的,甚至奢侈到,不但是导体用银,连导线都在用。

为了培养几个材料人才,定海军就花掉了2500多万贯,电力是比材料更加重要的领域,哪怕是起步,一两百万贯也没有问题。

导体用了银,磁力线就更加容易了,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矿物都有很多的产出,可是在钢铁这一项上面,整个中国没有多少富铁矿,不得已在21世纪,大量进口澳洲的铁矿石。

可是如果说到磁铁,中国可不是一般的多,几乎大部分产铁的矿山,都会产出磁铁矿。

中国不但会用磁铁矿来冶铁,也会把他应用到中药上面,他是一种天然矿物重要,会砸碎使用。

在材料学开启的时候,赵信就通过遍布在北宋各地的商队,收集了大量各种矿产,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天然磁石和磁铁矿,在经过筛选之后,选择磁力最强的,作为制作发电机原料。

天然磁石,当然不如永磁铁,磁力线的强度是不同数量级的,可是赵信目前,并没有强行的制作发电机,只是一个验证的过程。

有了导体,磁石,再加上导线之类的一定的布置,电就是肯定可以产生的。

只不过,这样的天然磁石和磁铁,他们的磁力有限,通过切割磁力线的方法产生的电流,非常的微弱,别说


状态提示: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