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大汉军神>第81回 力柬不纳芈桓出走

两名刽子手将芈桓押至旌旗之下,等待着行刑的命令。

突一骑绝尘而至,奔到近前,来人将马缰绳猛然一扯,那战马双蹄而起,仰天长嘶,立时停了下来。

来人滚落鞍马,大呼刀下留人,飞奔至芈桓近前,一把抓住芈桓双臂急切的问道:“芈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何以至此啊?”

刚才这人来得突然,又扬起许多的尘土,远远的,看得并不分明。如今面对面,芈桓才定睛细看,但见来人约莫二十岁左右,剑眉星目,古铜肤色,身形伟岸。芈桓认得此人,便是当日江陵城打擂台结识的李遗。

芈桓将事情的原委简单的诉说了一遍。

李遗听得眉心紧锁,叹息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即刻面见我王,澄清前情,定要证明芈兄的清白。”

李遗留下这句话,便匆匆离开,前往中军大帐求见刘备。

看着李遗离去的身影,芈桓陷入了沉思,对于李遗的诚意他丝毫没有怀疑,上次匆匆一别,相聚虽然短暂,但彼此的为人自已相互了解。但在芈桓的心中不免产生疑问,他真能帮助自己吗?听他刚才的口气很大,这个人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何以他对此事会信心十足?

澄不澄清事实,现在对于芈桓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他所做过的事,屡次触犯了刘备的忌讳,一个人一旦在心智中为你打上了某种标签,那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经历过前世办公室政治的芈桓,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些。如果你不幸被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定性为另类,那么,不管你的能力再怎么强,再怎么努力,也是于事无补的。反之一旦人家认可你,你就算是混吃等死,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有人的地方大抵都是如此,他叹息了一声,自己对这里已经彻底失望了。他从来都不是那种逆来顺受,毫无血性之人。之所以到了现在还竭力控制住自己情绪的波动,全都源于这里还有他在乎的人。他不想因此而伤害到她,哪怕是她因此而误会他,他都不能忍,因为那会让她很伤心。

但这不等于他会就此引颈就戮,绝不会,芈桓握紧了拳头。

李遗来见刘备,入得帐来,躬身一礼,并向帐中众人颔首示意,算是见礼。

“贤侄何来迟。”刘备微微一笑道,心情似乎也好了许多。

原来这李遗,是建宁郡俞元县李恢之子,李家又是南中有名望的豪强大姓,在当地颇具影响力,时李恢为建宁太守,震慑一方。刘备入川之初,人心不稳,尤其南中一带,蛮族杂居,未开王化,多有倚仗这李氏父子之处。加之李遗年轻才俊,能力出众。故而刘备对李遗这年轻后辈礼遇有加,十分器重。

此次蜀军东征,李遗也奉命应征,只因路途遥远,故而方才赶到,正好碰上这问斩芈桓之事。

当下李遗便将当初芈桓江陵打擂,力劈潘平等事,一一详尽陈说。例证芈桓并无反叛之意。

刘备听了心中有些不悦,关兴、张苞则一脸不满和失望的看着李遗。

李遗并不以为意,力排众议,为芈桓辩解着。当初芈桓打擂救他一命,如此大恩他是要回报的,但他此举绝非单单出于私意,而是他从内心敬重芈桓的为人,不相信他会做出那般卖主求荣之事来。

而此时正自六神无主的关银屏,则向李遗投去感激的目光,继而也乘势为芈桓求情起来。

关银屏的举动,带来了连锁反应,为芈桓求情的人越来越多了。

刘备微微皱了皱眉,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不能不给群臣面子,而且若说要给芈桓按上个什么罪名,确实还真是证据不足。刚才自己一时气急,血气上涌,一时头脑发昏,便做出了那样的决定。假使因此错杀忠贤,岂不因此而寒了众臣之心?

刘备醒悟了过来,他虽然不喜欢芈桓这个人,但扪心自问,他不否认芈桓的能力。错杀贤良,那便是昏君了,这锅他刘备不会背。

“既是众爱卿求情,就暂且绕过他这一回,着其暂归江北,协助公衡处置江北移营事务。”刘备借坡下驴,释放了芈桓,但他似乎感觉到有一丝疲惫,不愿再多说一句话。

关银屏、李遗等人如释重负,忙带了刘备的口谕前去解救芈桓。

“子轩,没事了,伯父已经下令释放你了。”关银屏一边解绳索一边欣喜的叫道。

芈桓一脸茫然的看看关银屏,又带着询问的眼神看着李遗。

李遗微微一笑道:“我王令芈兄往江北大营准备移营事务。”

芈桓叹息一声道:“切不可中了吴人奸计,不可移营!”

听了芈桓的话,关银屏脸上的笑僵住了,芈桓的脾气秉性她很了解,但她不敢相信芈桓今日竟然这般的倔强和死脑筋。关银屏心中滕然升起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若不是众人在场,她非得好好教训他一番,让他尝点皮肉之苦,好好长长心眼。

芈桓歉意的望了一眼关银屏,他能读懂她的心思。然而他今天必须力谏,这倒并非他死脑筋,蜀军上下一旦全部移营,他能想象得到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是晚,芈桓再次求见刘备,两人围绕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摆事实,列依据,芈桓使尽了挥身解数,却始终无法说服刘备。

“孤意已决,你不必再说了。”刘备不耐烦的伸出一只手揉了揉眉心,显得有一丝疲惫。

“我王若是执意移营,则必然招致惨败


状态提示:第81回 力柬不纳芈桓出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