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心中还埋着另外一个算计,这个也需要这位吴王不留在长安最好,要不然什么都不用想。大致就是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不过这话李好不会说。
李恪到最后行不行,能不能走到那个位置也很难说。所以这话暂时还是不要说的好,免得让他多了一些不必要的想法,那会很麻烦。
“如果我猜测的不错的话,今天晚上过后,那些官兵全都会死,还包括太子府上那位管事的家伙。这件事情到了最后不了了之,或许还能让你和太子交恶,让皇上对你两人都不满。”
“你说的这些我回头考虑下,明天再给你答复。”李恪不是傻子,李好说的这些他大致也能猜到一些出来,但是他真不怎么想离开长安。
或许他心中还对某些东西有着想法吧,总以为留在长安机会会多点。素不知道,他这种人留在长安才是最危险。
事实上李恪回去后就不得不同意了李好的想法,因为太子的心腹就在他府上等着,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虽然那家伙因为在太子府的身份,对李恪并没怎么看重。但是此刻不一样,所以恭敬地把一切告诉李恪,跟李恪解释了下缘由。
那些官兵,还有太子府的那个管事的家伙,在吴王闯过去接回人后不久,就被人灭了口,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连太子接到吴王李恪通知的消息后,还没反应过来。他府上的那个管事就已经死了,一切似乎变的毫无线索起来。
“你回去告诉太子殿下,这事情不怪他。如果太子殿下有进宫的想法的话,你可以告诉太子殿下,我愿意和他一起连夜进宫,跟皇上解释这件事情。”
李恪知道结果后心中吓了一大跳,李好说过,现在皇后的身体不太好。明面的竞争就是太子和魏王的竞争,但实际上谁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没有跳出来。
这种时候他要加入进去一点机会都没有,还会给自己惹来一身骚。他的身份,还有他现在的待遇都表明他跟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太大。
无论李泰还是李治,都比他有条件的很。因为这两人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偏偏李恪就不行,他面前还横着一个长孙无忌。
而现在还只是皇后身体不好,就有人跳出来搞事。如果皇后去世了,那事情会变的更激烈起来。
所以李恪这个时候去封地去反而还能避开这些漩涡,借着这件事情,还能让其他皇子对他的产业顾忌起来。
想到这些,李恪立刻不再犹豫。那边的太子回复也很快,死了这么多的人,还跟太子府的管事有关系,他要是不着急才怪。必需连夜进宫请罪,要是等到明天就来不及。
太子跟李恪不同母,两人的关系也就一般。两人见面后也只是见个礼而已,而且太子现在也没心情讲究这些。他现在心中慌乱的很,原本他的处境就很难。
说起来很搞笑,李二的几个大儿子,长子李承乾,次子早亡。三子李恪,四子李泰。现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是四子李泰和太子两人,偏偏两人还是同母所生,这里就比较尴尬了。
差不多就是前些年的玄武门的翻版,可惜李二除了封杀玄武门的事件,对那件事情避讳之外,其他方面根本就没反思过。
要不然他也不会把李泰的地位抬的那么高,让原本老实写书的熊孩子对某个位置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这也给他自己的后代埋下了祸害。
李恪同太子的连夜进宫算是抢到了先手,实际上李二这个时候也接到了一些消息。见两人过来,李二的脸色很臭。
发生兄弟相残这种事情,他的心情能好么?何况这还是他的魔障。玄武门的血还没干呢,天下人心中暗骂李二的人也没死光呢,现在又出了这种事情。
只是不等李二发作,李恪就先跪了下来请罪。然后把李好同他说的那些,斟酌后说了出来。
李好的目的很简单,先要把李恪从这件事情摘了出来,要不然一切都没用。如果让李二知道李恪对某个位置有想法,那等待李恪的一生都会很凄惨。
所以李恪必需把自己摘了出来,就说自己比较好吃,然后就和人搞了这么些东西出来。酒楼和作坊的事情说大就大,说小也小,解释了就没什么问题。
而且李恪也没说太子想夺自己的产业,只是有歹人暗害自己。还特意说了自己跟太子关系可以,没有矛盾,这让一边的太子满是感激。
如果李恪这个时候来个落井下石,硬说那些人跟太子有关系,太子就没法解释了。这时一边的太子也赶紧解释起来,说自己正要调查,那些人全部死了。
这事情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怎么查那是李二的事情,太子或许也有权利去查,但是李恪自己肯定没这个资格。所以他申请去封地,去外面修心养性。
实际上李恪现在不说去封地,过段时间也会被赶到封地去。与其等着被逼着去,还不如自己主动去,这还能在李二面前捞个好印象。
不过李恪自己并不清楚这些,但是李好清楚。李恪被赶到封地去就在这几年,不过地方换了,不是潭州。
两人从宫里出来后,太子拉着李恪的手沉默了一番后长叹。然后神色复杂的离开,这时候承乾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自己的同胞弟弟这个时候千方百计的算计自己,总想着自己的这个位置。而这次的事情还得靠异母的弟弟帮忙解释,这世道!
李恪看着太子的反应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