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为什么,它们全都默不发声,甚至让我们这个本应渺小的,不起眼的小星球里的很多人,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有些相关领域的学者,还依照一些知识,提出多型文明的概念。比如一型文明,它能够控制星球内的全部资源,二型文明则能够控制该恒星系内的全部资源,依次类推。其中,还延伸出一种‘戴森球’的装置,也就是说人为创造一种装置,将星系中心的恒星,与近距离大规模覆盖住,达到50甚至更多,以用来获取更多的能源。但很离奇的是,类似戴森球这样的装置,我们也一次没发现过。”
“那么,这些宇宙的朋友们,它们到底哪去了呢?”
“这就是‘大寂静’,这就是费米悖论!”
“大家在了解费米悖论后,让我们再来看看《三体》。看看它为此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李察切合了原来那一页。
这时,课堂里居然出现了一阵议论声。望见一些同学,露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表情,他突然有种努力没有白费的感觉。
一旁带着眼镜的王老师,顿时咳嗽了两声,让教室重新安静下来。
他饶有趣味地盯着幕布上的投影望。
李察接着道:“黑暗森林法则,对费米悖论的解释,是‘大家故意不发声’。”
“它将宇宙比喻一座幽暗且充满危险的森林,所有的文明都是带枪的独行者,需要时刻警惕他人。他人就是危险,他人就是地狱,他人就是深渊。倘若暴露了自己的痕迹,会立刻迎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为了生存,一定要隐藏自己!”
李察指着幕布上的文字,“这大概是对费米悖论最黑暗的一种解答。”
很快,李察却听到一些零零散散的反驳——“我感觉很扯!”、“这想的也太阴暗!”“喂,你们听人家讲完”,他盈盈一笑。
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接着道::“我们看到这段话,其实是一个结论。书中的人物推导出它,是建立一个个前提之上的,比如‘猜疑链’、‘技术爆炸’,还有对‘宇宙存在极多的文明’、‘宇宙的物质总量是不变’、‘生存是文明的第一法则’、‘光速的不可逆’这些的默认。”
“由这些前提,建立出‘文明间的交流是极度困难的’、‘因物质总量的限制,文明与文明之间存在竞争’‘攻击要比交流简单,成本又低’,又在此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宇宙有一百万个文明,发现一个暴露的目标后,可能九十万个文明不予理会,剩下十万个有九万个会前往探测,最后的一万个猎手,铁定会有一两个做出一个选择——朝那个位置开一枪试试’。”
“总之,这段黑暗森林法则的内容,在书里是有一整套逻辑的。”李察最后总结道。
他又调换了新的一页,“不过,大家得注意一下,这是书里的逻辑与真实,并不是现实的。像大刘他自己写的作品,有时也常常相反,比如在一本书里说‘科学永世,艺术无用’,而换另一本书,却变成‘艺术永生,科学无用’。小说追求的只是自洽,也就是书中默认背景下的真实,和我们现实世界的真实是不一样的。”
这一页新的,写着一行字——“现实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我们最后来介绍一下,科学界对费米悖论各个解释。在这边我提醒一下,费米悖论是没有答案的,恐怕十个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会给出十个答案,一百个会给出一百个答案。这里介绍的,是最有名的几个答案与解释。”
“首先,是存在一种筛选机制,即所谓的大过滤器。”
“它认为即使宇宙无比广大,可能孕育文明的星球非常的多。但这些星球能否孕育生命以及文明,却需要度过一个个关卡,这些关卡就是大过滤器。”
“拿我们地球来举例,生命的诞生,可能得经过这些阶段,如‘如氨基酸等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的诞生’、‘细胞机构的出现’、‘多细胞生命的诞生’、‘大脑等用以思考器官的分化’、‘智慧生命的出现’、‘文明的逐步演化’等等。”
“可能我们度过去的每一关,都是一个大过滤器。”
“如果其他星球遇到的关卡,却闯不过去,或者闯过去的时间非常之长,可能就不会发展出发达的文明。”
“和大过滤器类似的,还有先前介绍时,也提到的一个概念。”
“那就是地球是稀有的。”
“毕竟从我们这种碳基生物的角度来说,地球的生态环境实在太过友好。我们在一个尺寸适中的类地行星,地球运行的轨迹还在存在水的适居带里,有发达的磁场、大气层,还有类似木星这种大体型的兄弟,为我们遮挡陨石的攻击。可能最独特的一点是月亮。作为卫星,它相较地球,有点大的不正常。”
“而宇宙如果自动产生的生命类型,只是与我们相似的碳基生命。那么,无疑我们是极度稀有的,如广泛存在的双星系统,就很难诞生我们这种环境。”
“这两种解读,都在讲一个观点,那就是文明与生命是稀有的。即使宇宙的恒星,比地球的沙粒还多上几百上千倍,但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同样讲述这个观点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
“即地球宇宙里的第一批文明。”
李察再度换了新的一页。
他抬头一望,发现班级里的人都听的比较入迷。
<